靜人活物
0 篇書評

靜人活物

4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3/06/28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4.0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570841992
  • 字數: 72,454
紙本書定價:NT$ 240
電子書定價:NT$ 240
電子書售價:NT$ 15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分裂的人、異化的物 
身體囈語、冷酷奇境、究極詭異、殘酷成長 

香港各大文學獎得主、城市文化冶遊者 
──潘國靈最新中短篇小說集,重新定義「寓言」 
用文字細味城市之盛衰、存在之幽微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94

    ※奇幻大師勒瑰恩的追本溯源之旅,堪稱第0號作品 《風的十二方位》由勒瑰恩自選17個短篇,收錄自我點評與花絮、起源與軼事。故事設定從中古世紀延伸至遙遠未來;有偶然拾起的靈感,也有未來長篇的起源。  

  • 出版日期:2017-10-31
    電子書: NT$ 644

    2015年曼布克獎決選小說 四個男人30年的友誼 × 一部「從回憶中存活」的冒險史詩 四個大學好友,畢業後來到紐約闖蕩, 在這個花花世界各擅勝場,也嘗盡了傷痛與歡愉……  

  • 電子書: NT$ 315

    懸疑奇詭、哲學奇想、時代思索。 繼《地圖集》、《愛妻》後,再度突破寫作格局。 將哲學、科學及文學融於一爐──董啟章挑戰時代的最新力作!

  • 電子書: NT$ 255

    人活時代浪濤裡,洶湧江潮不曾為誰息 明知癡心有代價  也要把心交出去 當一個黑幫堂口大哥愛上港英情報員   1930年代末,一場一觸即發的中日英戰局 牽連黑幫洪門港英政府國共兩黨的時代大戲 傳頌百年的一段香港江湖傳奇 兩個男人 黑白兩道 東方與西方 龍頭成鳳...

  • 電子書: NT$ 336

    甘耀明突破《殺鬼》的溫柔之作 ◎ 2015年,最值得期待的作家與小說! ◎ 六年級作家中最重要、最受矚目,每次推出新作,總能引起注目的中生代作家。 ◎ 兩屆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獎得主甘耀明最新小說。 「走了多久?」 「一個太陽,一個月亮,一條河,六個山。」 這是動人的愛情故事,她為他蓋一間學校...

  • 電子書: NT$ 228

    香港書獎、香港藝術發展局「年度最佳藝術家獎」得主 潘國靈N年醞釀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我不僅關注書寫狀態,也關注文學在這世界的命運!」 王良和、李歐梵、洛楓、凌逾、張歷君、陳智德、葛亮、 董啟章、廖偉棠、鄧小樺、駱以軍、謝曉虹、聶華苓 ── 台港海外文壇名家一致推薦!

  • 電子書: NT$ 238

    本書收錄四篇小說,成篇最早的〈淫婦不是一天造成的〉,是應《金瓶梅同人誌》的邀稿寫成,是一篇以蘭陵笑笑生《金瓶梅》人物為底的新小說。小說裡的潘金蓮與白玉蓮,都是原來《金瓶梅》中就有的人物。〈四十三層樓〉則是應「字母會」的企畫寫成,〈性意思史〉既是12篇文本也是一個作品,原是刊在《聯合文學》的專欄。〈風...

  • 電子書: NT$ 315

    「每個人都可能會摸到爛牌, 把手上的爛牌打好,是我們一生唯一能做的事情。」--馬家輝   四年前席捲影視文化圈的香港三部曲《龍頭鳳尾》續集登場。 鴛鴦六七四,表面上是賭桌牌九局裡的四張牌,兩張六與一張七一張四, 這本是毫無贏面的一手爛牌,就像江湖男女的人生。 馬家輝以爛牌為喻,寫灣仔江湖...

  • 電子書: NT$ 247

    從科幻小說墜入女女/男男/酷兒書寫深淵 人機合體的毛細孔全部張開 後人類主義也汗流浹背 後後眾神世界豎起情慾天堂 同性戀異性戀雙性戀多性戀早已鬆綁 21世紀愛情預言一一成真

  • 電子書: NT$ 224

    如果一九四九年,國民黨贏得內戰,現在的中國將會如何? 如果國共內戰歷史改寫,「中華民國」在大陸,台灣絕不是今日的模樣? 華語世界最敢於批判中國現象的小說家──陳冠中最新話題小說, 顛覆中國歷史的想像,挑戰兩岸三地最敏感、最大膽的國共歷史反轉。 這是一部烏有歷史寫就的政治寓言。 一九七八年,國民...

  • 特價 電子書: NT$ 234

    陳家空廢,連篇鬼話。 我們終究都活不出永靖這個小地方。 永靖對我來說,是個鬼地方, 我一輩子都想逃離。                                                        

  • 詳細資訊

    潘國靈的小說,充滿寓言筆觸,多有意境的情緒光波,對尋常世界做成騷動。他觀察香港,他觀察香港,穿越邊界,犀利地寫出都市的景觀、意象與心性,以身體、疾病、城市為主題框架,構築出充滿肉身皺褶、疾病囈語、邊緣人物、都會寓言、情緒缺口的文字堡壘。 

    《靜人活物》收入潘國靈十篇短篇小說,一篇中篇小說,每篇獨立生成,小說手法多變、各有所寓,卻又合奏出一個主題結構。例如人物大多是靜默的,透過石頭來交付身世或作權力拔河的母子仨(石頭的隱喻)、噤聲不語聽著妻子從脖子說到額頭,將面孔不同部分印刻到生命不同場景的男子(〈面孔的皺褶〉)、對著一個俄羅斯套娃在掰開娃體也在解剖自身的思念者(〈俄羅斯套娃〉)、與櫥窗人偶作互動以至於重疊的流浪藝人(〈不動人偶〉)、密封於一室一城同時又撤離(不遂)的NADA/NANA(〈密封,缺口〉)、一人分演編輯/作者二身的娜達/幽靈者(〈「死魂靈」出版社〉)、對著文具自言自語的塗寫者(〈文具自語〉)、神迷於早期默片本身也不愛說話的少女編劇(〈悲喜劇場〉),以至於一人就是一個「分身重象」的「我─我」(〈分裂的人〉)。 

    潘國靈的中短篇小說集《靜人活物》,表現出對人性、存在及城市面相的敏感度和透視力,以靜默而又騷動、沉溺而又疏離、荒誕而又詩化的眼光書寫生命。 

    作者簡介

    潘國靈

      小說作家、文化評論人,兼任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系、新聞及傳播學院講師。

      著有小說集《靜人活物》、《親密距離》、《失落園》、《病忘書》、《傷城記》、城市論集《第三個紐約》、《城市學2》、《城市學》、散文╱詩集《無有紀年》、《靈魂獨舞》、《愛琉璃》等。短篇小說〈失落園〉英譯本由美國Heroes & Criminals Press出版,作品近年亦陸續於兩岸三地發表和出版。

      曾獲青年文學獎小說高級組冠軍、中文文學創作獎、香港文學雙年獎小說推薦獎等。二○○六年獲亞洲文化協會頒發「利希慎基金獎助金」,翌年赴美交流及遊學。曾參加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並赴伊雲斯頓西北大學參加該校首屆「國際寫作日」,前往芝加哥蕭邦劇院與當地作家交流。二○○九年,香港公共圖書館香港文學資料室曾為其舉辦文學展覽「莫『失』莫『病』:文學遊子潘國靈」。二○一○年為香港書展推介作家之一。二○一一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年度最佳藝術家獎(文學藝術)」。

    媒體推薦

    潘國靈小說中的寓言色彩,是獨一無二的。他的「寓言」技巧其實就是一種反思:不僅是對於個人經驗的反省,也是對於我們所存在的這個現代情境(有人說是「困境」,所謂Modern Predicament)的一種「後設評論」。 
    ──李歐梵(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冼為堅中國文化講座教授) 

    潘國靈以《病忘書》、《失落園》崛起於香港文壇,他身兼小說家和文化評論家的身分,創作時既充滿哲思,更不乏想像力,出入於常人並沒有涉及的領域,筆下荒誕,內在卻在在指向現實人間風雲,令讀者深思並且有所感悟。 
    ──陶然(小說家,《香港文學》總編輯) 

    潘國靈用他的方法本質地再現了容顏與情愛相生相剋又相戀相悖的弔詭的生存氛圍,那是一種由激情到平淡的緩慢的、日復一日無邊寂寞的生活,既沒有刻骨的抱怨,當然也没有無邊的奢望。在不急不躁、不慍不火卻機智過人的講述中,真的人生就這樣復活了。 
    ──鍾曉毅(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所長) 

    給一個支點,潘國靈小說就能撬動世界。哪怕就是石頭、皺紋、套娃、不動人偶、蛋糕商場、電梯大堂這些微乎其微的支點,他也能由此創造出一套套的故事來,絕不重樣。 
    ──凌逾(廣州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物象、身體、寫作者的分裂和存在方式,潘國靈新作瀰漫幽微物語,並沉澱著一個作家對寫作本身的自省反思。詩化哀絕,在尋常中寫出詭異。 
    ──羅展鳳(電影音樂研究者、香港公開大學創意寫作與電影藝術課程講師) 

    潘國靈的小說雖然多為獨立中短篇小說,但其十餘年不斷地「短跑」其實相當於「長跑」,他所有小說從內部已構成一個連貫緊密的書寫系統。 
    ──鄧文娟(華南師範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研究生) 

    結構嚴密,感情埋藏克制而深遠,就如俄羅斯套娃。好小說。 
    ──廖偉棠(詩人、《明周》「日月文學」前特約主編) 

    潘國靈短篇小說〈密封,缺口〉中的「我」,在最日常真實的現代城巿景觀中,發現了異色魔幻。與其說這是身體上的游移飄蕩,毋寧說這是敘事眼光的調整,開列人與城巿之間的審美距離之戲劇化路徑。與其說現代空間的某種歷史偶然超逾常理,毋寧說這是人的結果,破碎如人與空間的關係、人與人的最後感通。回程並非歸路,破碎也是克制;在創作裡來回,好比從未出發,不曾離開文字城堡,缺口就是寫作。 
    ──黃靜(《字花》主編) 

    我們不妨說,「七一大遊行」正好以一種輕鬆的嘉年華形式,達成了一個沉重的政治任務。正是從這一有關輕和重的悖論組合那裡,潘國靈獲得了一種擺脫西西的政治局限性的寫作形式。 
    ──張歷君(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助理教授)

    得獎資訊

    曾獲青年文學獎小說高級組冠軍、中文文學創作獎、香港文學雙年獎小說推薦獎等。二○○六年獲亞洲文化協會頒發「利希慎基金獎助金」,翌年赴美交流及遊學。曾參加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並赴伊雲斯頓西北大學參加該校首屆「國際寫作日」,前往芝加哥蕭邦劇院與當地作家交流。二○○九年,香港公共圖書館香港文學資料室曾為其舉辦文學展覽「莫『失』莫『病』:文學遊子潘國靈」。二○一○年為香港書展推介作家之一。二○一一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年度最佳藝術家獎(文學藝術)」。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76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