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身
0 篇書評

雙身

29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0/07/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594.5K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570836400
  • 字數: 112,776
紙本書定價:NT$ 280
電子書定價:NT$ 280
電子書售價:NT$ 182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忘了村上春樹 忘了卡爾維諾 忘了卡夫卡 忘了艾可 
這是董啟章的「雙身」時代 !


半世紀以來的香港文學奇才 各項文學大獎 好書獎得主 
《雙身》開創雙性寫作、雌雄同體、性別越界的寫作巔峰、最震撼的主題,
華文文學必讀經典之作,影響未來的重要長篇小說 ,
網路搜尋點擊率最高的熱門話題小說!

詳細資訊

忘了村上春樹 忘了卡爾維諾 忘了卡夫卡 忘了艾可 
這是董啟章的「雙身」時代 

半世紀以來的香港文學奇才 各項文學大獎 好書獎得主 
《雙身》開創雙性寫作、雌雄同體、性別越界的寫作巔峰、最震撼的主題 
華文文學必讀經典之作,影響未來的重要長篇小說 
網路搜尋點擊率最高的熱門話題小說
 

第十七屆聯合報文學獎長篇小說特別獎:開創雙性寫作、雌雄同體、性別越界的寫作巔峰、最震撼的主題 

如果他和你,妳和她,但是妳,所以我 
故事就從這一天說起…… 
如果一個男人有一天早上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一個女人,那將會發生怎樣的事情? 
香港男子林山原,某天在日本起床後發現自己擁有女性的身體,卻失去記憶,他焦慮地想明白自己變成女身的真正原因。一路尋來,曲折細膩的情節,神祕而吸引人……於是「他」追尋到關鍵所在地,即貓眼咖啡店與一名神祕女子池淵真知子,回溯自身關於性別與愛欲的往事。 
於是,一場關於性別、身分、認同、血緣的故事,開始說起……

作者簡介

董啟章

1967年生於香港。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碩士,現專事寫作及兼職教學。1997年獲第一屆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獎新秀獎,1994年以〈安卓珍尼〉獲第八屆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中篇小說首獎,同時以〈少年神農〉獲第八屆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短篇小說推薦獎,1995年以《雙身》獲聯合報文學獎長篇小說特別獎。2005年《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出版後,榮獲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十大好書中文創作類、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誠品好讀雜誌年度之最∕最佳封面設計、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文學類。2006年《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入選香港電台、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十本好書20周年──我最喜愛的十本好書」其他推薦好書,以及第一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決審團獎。2008年再以《時間繁史.啞瓷之光》獲第二屆紅樓夢獎決審團獎。2009年獲頒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發展獎2007/2008年度最佳藝術家獎(文學藝術)。

媒體推薦

這是「女性主義」、「同性愛」成為流行論述的當前,以同一個身體中生理性別與心理性別,即肉體的性別與認同的性別的剝離、矛盾為題材的小說。小說的「動作」,是一個男形而女身的「林山原」,焦慮地急於尋找在日本東京某地的「貓眼咖啡店」,以便在那兒找到一個「池源真知子」,來解明何以自己變成男形女身的原委,因為這林山原的敘述者,失去了邂逅池源時的一段記憶。在這追尋、挫折、返回香港的過程中,「林山原」與「阿徹」、「秀美」、「妹妹」和分別叫做「湯」和「康」的男男女女發生繁複的關係,呈現一個性別的形與質混亂倒錯的愛欲和苦惱的喘息。 

不同的生理性別與心理性別寓於一個肉體,一個人身上就「住著」兩個人了。一個是生理學上的存在,另一個是心理學上的存在。兩者寓於一體,就形成了對立,互相界定,互相矛盾又互為條件的關係。生理和心理的存在,自然也成為第一人稱與第二人稱的關係,即第一人稱與第二人稱之間一分為二,又合二為一的獨特的關係。 

小說敘述觀點的建立,是營造小說世界時確立敘述角度、視角的重要前提,其目的,在建設一個可信、可理解、可推想的世界與秩序,因此,小說敘述的人稱,一般只允許使用一個人稱:全知觀點的第三人稱,限制在所設定敘述者年齡、背景等諸條件的第一人稱,和第一人稱的變種即第二人稱。 

但是在《雙身》這篇小說,作者適應了性別認同倒錯者獨特的人稱倒錯,一口氣在這篇小說中使用了三種人稱,使讀者頻頻跟著改變視角──也跟著改變性別認同,相當有效地一窺生理性別與心理性別又矛盾又統一,既緊張對立又渾乎一體的世界。 

但這敘述人稱的複雜化,固然乍見熱鬧非凡,但也絕不是通篇順暢合理。例如同時出現兩個身分不同的第一人稱;指謂不明的第一人稱;作為直接以第一人稱出現與作者設定為敘述者的第一人稱間的矛盾……這些人稱、觀點上的「交通事故」,時而嚴重破壞作者刻意營造的小說世界裡的秩序。 

不可否認,作者在個別的段落,表現了對於身體、官能、愛欲獨特的敏感與表現力,雖豔而不淫,卻也難掩頹廢。性別倒錯之世界,乍看是愛欲的焦慮與喘息,但也不乏觸及靈魂深部的苦難(suffering)和約伯式的被棄置者為救贖而掙扎的獨白。只寫前者不免猥小,能寫後者,其成功者可以通大文學之心靈矣。 
──陳映真(知名小說家)

得獎資訊

1995年第十七屆聯合報文學獎長篇小說特別獎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分享書書評

分享書書評列表(4)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297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