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獅文藝》電子精選版!搶鮮看!創刊於民國43年3月,是發行期間最長的一本文學雜誌,也是國內目前唯一的、且願意關注青年文學發展的文學雜誌。本月專題【幼獅文藝迎甲子】以「六十專訪」、「六十專論」、「六十學習」、「六十價值」等四大主題呈現歲月之流。
三月電子精選版 精彩內容總覽:
【特色發言】
思容俏客∣疼痛的聲音 ◎羅思容
阿婆生六個小孩,其中兩個是在勞動時,自己在竹林裡斷臍生下。她最大的痛是其中一個孩子沒有存活下來……
大陳島的海∣可以做一輩子的工作 ◎羅智強
考取碼頭工作卻無工可做的新工人們忍無可忍,決定包圍港務大樓,當時還是威權時代,父親說,當然也會擔心害怕,但只能站出來為自己爭權益……
兩扇金門∣金門味道 ◎陳榮昌
金門地小,島上人際關係綿密,不是親戚就是朋友,不是朋友就是同學,不是同學就是鄰居,一言一行,任何批評的話語,都可能傳播到當事人的耳下……
兩扇金門∣每個金門人的家裡都有一尊風獅爺 ◎林 靈
生命的最末與最初,不過都是回到嬰兒般的狀態而已──食物必須悉悉索索磨成幼幼的泥;回應與撫觸也都還原成了最原始的單音……
群島,少年馬祖∣漫遊 ◎謝昭華
車過鐵板村,手機螢幕就顯示?中國移動?。移動什麼呢?兵馬倥傯的年代不是早就過去了……
【年輕說話】
北京寫字∣舊年快樂 ◎蔣亞妮
在北京天還黑時的凌晨六點半,我知道,臺灣已是大亮的晨光,我於是開始不信任中國的時間,看著天色睡眠……
南京臉書∣回家再啟程 ◎張 潔
「回家」是一趟不容易的旅程:是擁抱、接納自己的過失和失敗;是看見不太完滿的過去,是將痛苦的記憶重演……
【專題:幼獅文藝迎甲子】
「六十專訪」
亞弦︰承朱橋、開新局,滿地文藝 ◎楊 婕
「六十專論」
戒嚴時期的臺灣文學場域觀察──以《幼獅文藝》的文學教育與亞弦的編輯活動為討論對象 ◎赤松美和子
「六十學習」
廖玉蕙︰專職阿嬤的六十心願 ◎廖玉蕙
劉靜娟︰累積 ◎劉靜娟
林水福︰站在還曆這一年,迎接第二人生 ◎林水福
陳育虹︰進入平地的河 ◎陳育虹
方明:遠方的文風 ◎方 明
向陽:幸福來自分享 ◎向 陽
白靈︰學習怎麼吃飯,「水飯分離,果蔬先行」◎白 靈
林文義:回返文字生活 ◎林文義
「六十價值」
一甲子的純淨好水──賀眾牌飲水機 ◎張以昕
SKB,燦爛的一頁——文明鋼筆股份有限公司 ◎潘弘輝
1954創刊,台灣最悠久的文學雜誌 他們都是《幼獅文藝》的作者!
星雲大師︰台灣有上千萬種的雜誌,代表他們各行各業都有專刊,但編排的式樣、風格,多多少少都承受過《幼獅》的影響。
余光中︰文學與音樂實為青年之特權。不過,特權也是天職。追求文藝,追求美,正是《幼獅文藝》的責任。
李瑞騰︰戰後以來,可說很少知名作家沒有在《幼獅文藝》投過稿子。她不只是文藝的競技場,明明白白也是文藝的「集散」地。
隱地︰《幼獅文藝》是所有熱愛文學的人的共同記憶,我們珍惜它的存在。
張曉風︰《幼獅文藝》是有功的,它是一個隱形的文學俱樂部,匯集了一個時代的精萃。
【《幼獅文藝》獲獎紀錄】
◎國立臺灣文學館一○○年、一○一年、一○二年優良文學雜誌補助。
◎新聞局一○○年金鼎獎雜誌類最佳專欄獎(賴鈺婷『臺灣鎮鎮走』)。
◎九十四年、九十七年,入圍金鼎獎最佳美術設計獎。◎八十六年度雜誌金鼎獎。
◎文建會八十七、八十八、八十九、九十年度優良文學雜誌;九十六年~九十九年獲優良文學雜誌補助。
◎新聞局八十三年、八十四年推薦優良雜誌獎;八十四年第十三次推薦優良中、小學生課外讀物。
◎教育部八十四、八十五年度優良期刊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