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其楣
台灣劇作家、導演、研究者。
汪其楣對「人」懷著深厚的興趣,她喜歡觀察人的方方面面,無論是人的面貌、人的關係,或是人在做抉擇的時候,內心和外表的種種表現,都是她關心的對象,這些從「人」身上學到的東西成為一種推動的力量,促使她不斷去創作,不斷去把觀察到的「人」融入戲中。
汪其楣長年耕耘於台灣劇場,除了創作劇本之外,她也教戲、導戲,並且動手整理台灣劇場歷年來出現過的戲劇。她編了一套25本的「戲劇交流道-劇本系列廿五種」。希望讓台灣年輕一代的創作者看到,在過去,劇場的前輩們已經做過這些戲了。除此之外,她也擔任許多戲曲演出的策劃、製作人、藝術顧問與指導,致力於各類傳統戲曲的推廣、欣賞與研習。
汪其楣一直認為:台灣人應該演自己的戲,儘量用自己人的作品。基於這樣的理念,幾十年來,她在大學教戲劇,也不斷的創作劇本和導演戲劇,從來不曾離開過這個崗位。她以專研現代戲劇、古典戲劇、導演、編劇、中西戲劇及劇場見長,曾經獲得過多次獎項,包括國家文藝獎的戲劇導演獎、吳三連戲劇文學獎等。重要著作有《人間孤兒》、《天堂旅館》、《海洋心情》、《大地之子》等多部。
《月半女子月半》
資深劇場導演汪其楣在《月半女子月半》透過「重量級」演員在台上演繹生活上的酸甜苦辣。
《月半女子月半》是汪其楣自組曇戲弄劇團的第二部作品,汪其楣的概念是:「為什麼胖子不能演女主角?別想只有瘦好看、有氣質」她希望藉由戲劇傳達這個族群人們的生活面貌。「讓她們站上舞台做女主角,讓她們演自己想演的戲,說出自己想說的心事」。
這部作品先有結構,主題是「胖女人的食衣住行育樂」,即興發展是構築劇本的過程,演員們的生活日記是全戲發展的參考,參與演出的演員吳季娟、曾玉琴、馮乃文都是專業戲劇科系出身。
《招君內傳》
王昭君,為漢朝犧牲自己的青春,遠嫁邊疆的奇女子。不過他的內心到底怎麼想的,歷史從無記載,也沒有人深刻探究。汪其楣導演在2004年女節推出此劇,以王昭君的故事為本,重新探索女性幽微的心理。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