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的木刻插圖是在明萬曆年間正式登場的,當時三大刻印流派之一的建安派,因投注較多心力於《水滸》的木刻插圖,建立了獨具一格的插圖風格——上圖下文。此種圖文並茂方式,古樸易懂,深受市井小民喜愛,不僅成為建安版的特色,也帶動《水滸》插圖的風氣。其中最富盛名的就是明末清初畫家陳洪綬所繪製的《水滸葉子》。
一部西方經書如何被引用、誤讀,最後據為己用? 一場宣教行動如何觸動滿漢族群問題、華洋民族意識? 信仰如何成為狂熱,終於燃燒中國大半江山? 史景遷敘事史學登峰造極之作 魔幻手法鉤勒出波瀾壯闊史詩 恪守史料,布局奇絕,敘事精妙,文筆流暢 ──漢學巨擘史景遷作品 經典重現──
明朝(1368-1644)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傳12世,歷經16帝,享國276年。(中國歷史皇帝系列12) 本書的編寫,以史實為主,其材料基本來自正史,也兼採別史、稗史的記載;以政事為主,兼涉軼聞、生活,具有史料性、知識性、可讀性。從中可見歷代皇帝們的朝廷政務、後...
連羅貫中都不知道的三國史! 超越傳統史學格局,融合電玩動漫戲劇時事鄉民哏, 上萬粉絲狂敲鍵盤催促,終於等到──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超高人氣專欄《三國蜘蛛網》首度結集!
「一樣的紫禁城,不一樣的風景。」 「宮中小人物雖然面目模糊,但也有他們的歡喜悲愁。」 書中的小人物呈現著與皇族貴人不一樣的生命故事,不一樣的歷史潛流; 從他們的人生際遇和生活甘苦,或許正閃爍出你我人生中的一些吉光片羽。 宮廷裡小人物的故事,是種特別的敘事,不同於固式版本的歷史記憶, ...
「懷才不遇,汨羅投江」屈原飽受憂鬱症之苦 「看花非花,觀霧非霧」白居易兩眼昏花竟是飛蚊症作怪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千軍難敵消化性潰瘍 歷代君主、將相、名儒,在病痛之前也不得不伏首! 本書從醫學角度剖析史料記載 推敲名人的病因、病史,並辨證傳聞的謬誤 讓那些沉睡了千百年的靈魂 有機會躍然紙上...
魏晉南北朝,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大分裂時代, 這是一個價值重整與制度重建的時代, 也是文化大碰撞與民族大融合的時代。 當時的人們,不論帝王或世族以及知識分子, 總在步履蹣跚中摸索著未來可行的道路。 葉言都將帶領讀者,當個穿越時空的旅人, 俯瞰那個令人驚心、驚異又驚豔的時代。
《水滸傳》的木刻插圖是在明萬曆年間正式登場的,當時三大刻印流派之一的建安派,因投注較多心力於《水滸》的木刻插圖,建立了獨具一格的插圖風格——上圖下文。此種圖文並茂方式,古樸易懂,深受市井小民喜愛,不僅成為建安版的特色,也帶動《水滸》插圖的風氣。其中最富盛名的就是明末清初畫家陳洪綬所繪製的《水滸葉子》。
所謂「葉子」,乃是一種博戲或行酒令用的紙牌。天啟五年(1625),陳洪綬以四個月的時間繪出《水滸葉子》,供友人周孔嘉市售,以解燃眉之急。沒想到竟成市井小民的最愛。《水滸葉子》廣為流傳後,崇禎六年(1633)及崇禎十四年(1641),分別由新安派木刻名手黃君倩和黃一中鐫成木刻版畫。
《水滸葉子》雖僅繪出四十位人物,離梁山泊一百零八條好漢相去甚遠,但陳洪綬所選四十人,是根據宋代畫家李嵩所繪的《宋江三十六人像》以及《大宋宣和遺事》中的三十六將姓名,酌予增減,剔除性格與事蹟的重複。本書即依循陳洪綬的舖排,將具有代表性的眾家《水滸》人物,依序請出與讀者見面。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