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爭議不斷、精采生動,是一位特別有資格評論科技如何與文化互動的作者傑容.藍尼爾對個人最深切的捍衛。
傑容.藍尼爾(Jaron Lanier)是自1980年代開始活躍的矽谷願景家,也是最早預測全球資訊網會為商業和文化帶來變革的先鋒之一。網路問世超過二十年後的今日,他寫了他的第一本書。不管網路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是好是壞,他都在書裡提出發人深省的觀點。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行為經濟學之父,理查‧塞勒半自傳性代表作! 「塞勒博士是『行為經濟學』先驅,將心理學的研究應用於經濟學的決策分析中。他的實證研究和理論洞見,加速行為經濟學的擴展,亦為經濟研究和政策方面帶來深遠影響。」 ──2017年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 「塞勒博士研究人...
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LikeCoin發起人高重建、NFT平台Fansi執行長陳泰谷、區塊勢創辦人許明恩、Matters創辦人張潔平 專業推薦! 區塊鏈在玩什麼?V神是誰?本書首度揭開以太坊創始內幕 《彭博》前資深金融科技記者Camila Russo深度調查,就像讀《大賣空》般精采!
《金融時報》年度最佳商業書|《經濟學人》年度最佳新書 《紐約時報》暢銷書|亞馬遜書店國際與國家安全、國際經濟學、經濟史分類榜TOP1 全球唯一 繁體中文版獨家作者序,解析晶片法案後的美中台局勢發展 「如果有哪本書能讓所有人了解矽時代,並認知到這個時代的刺激與重要程度毫不亞於原子能時代,就是這本書了...
釣愚是全球自由市場的現象,這本書是為每個人所寫的,包括對經濟學有興趣的青少年、各年齡層的讀者群、政策制定者、經濟學教授,以及所有想要擴展人性視野的人。 ★ 2016年公理商業圖書獎經濟學金書獎 ★ 2015年英國《獨立報》最佳經濟學書 ★ 2015年 LinkedIn 最佳商業書 ★ 2...
200萬人已經掌握的科技趨勢,你還不快追上!? ◎全球熱銷200萬冊 ◎《連線》(Wired)雜誌創辦人、30年來影響最廣的科技趨勢思想家KK最新力作 ◎資深譯者嚴麗娟完整權威中文全譯本 ◎盧希鵬(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特聘教授)專業審定、導讀 Google、Apple、Facebook……為什...
「你看待世界的方式,會限制你的視野。 科技帶來的真正機會,是擴展了人類的能力。」-Tim O’Reilly 未來,你的優勢在哪裡? 軟體科技革命教父歐萊禮顛覆你對世界的想像, 公開他如何理解與預測創新潮流的方法 給所有在AI時代力爭上游的人一套全新能力。 掌握開創誘人價值的行動法則,就是你的新機會...
一個地盤不夠就來兩個,毒梟也搞連鎖加盟? 線上販毒比線下交易更有品質保障,顧客評價機制還能優化客服? 重量級媒體「經濟學人」商業線記者湯姆・溫萊特奉命深入拉丁美洲,採訪報導全球最奇特又野蠻的販毒產業。他愈是探討毒品背後的故事,愈是發現——販毒集團和組織嚴謹的跨國企業差不了多少! ...
Amazon.com商業理財分類 Top1 全球「50大商業思想家」、數位經濟之父 最新力作 《富比士》、《時代》、《華爾街日報》、金融界、科技界、創投界 一致口碑推薦 未來十年全球最值得關注的科技趨勢 改變世界與經濟舊有秩序的新力量──區塊鏈 如果…… ◆你是躍躍欲試的創...
不改變,就等死! 一流人才聚在一起,為什麼變成二流團隊?甚至只能展現三流績效? 一定有一種工作方式,能讓團隊的表現不打折,甚至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有的!這種團隊運作方式就叫Scrum! Scrum:不只從A到A+,還要快速拿到A+! 「Scrum」一詞源於橄欖球賽的「爭球」,...
傑容.藍尼爾(Jaron Lanier)是自1980年代開始活躍的矽谷願景家,也是最早預測全球資訊網會為商業和文化帶來變革的先鋒之一。網路問世超過二十年後的今日,他寫了他的第一本書。不管網路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是好是壞,他都在書裡提出發人深省的觀點。
網路目前的設計和功能已是如此為人熟悉,以致於我們有時候很容易就忘記它們脫胎自數十年前的程式規畫決策。網路早期的設計者決定的關鍵選擇(如匿名身分),造成重大而通常是無心的影響。此外,這些設計很快進入「鎖定」狀態,成為網路架構的永久元素。
藍尼爾探討由思慮不周的數位設計衍生而來的科技和文化問題,並提出警告:我們的金融市場以及諸如維基百科、Facebook和Twitter等網站,正在提升網路暴民和電腦運算法的分量,並淡化個人智識和判斷的地位。
藍尼爾也指出:
◎ 1960年代的反政府偏執心態如何影響了網路世界的設計,造成網路言論裡的霸凌和瑣碎化。
◎ 檔案分享如何扼殺藝術家中產階級。
◎ 「癡迷」於科技的執念,如何成為重量級科技人的動機。
◎ 人本主義科技為什麼有其必要。
本書爭議不斷、精采生動,是一位特別有資格評論科技如何與文化互動的作者對個人最深切的捍衛。
作者簡介
傑容.藍尼爾Jaron Lanier
傑容.藍尼爾(Jaron Lanier)是計算機科學家、作曲家、視覺藝術家和作家。他目前擔任微軟的平民學者以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創業與科技中心的駐校學者。
藍尼爾被稱為虛擬實境技術之父,虛擬實境這個名詞也是他所創。1980年代晚期,他領導團隊,開發出最早運用頭戴式顯示器、同時適用於區域及廣域網路的多人虛擬世界;最早的「化身」(使用者在這類系統裡的呈像,也就是所謂的「阿凡達」)也在他們的成就之列。在視覺程式語言研究機構(VPL Research, Inc.)時,他和同事發展出最早的虛擬實境應用系統,應用於外科手術模擬、汽車內裝原型構成、電視節目製作視覺佈景和其他林林總總的領域。他領導的團隊,為沉浸式虛擬實境應用軟體開發出最早廣為運用的軟體平台架構。2009年,他獲機電暨電子工程機構(Institute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頒發終身事業獎(Lifetime Career Award),以褒揚他對這個領域的貢獻。
藍尼爾於2006年獲頒紐澤西科技研究院的榮譽博士學位,他是2001年卡內基梅隆大學華生獎(Watson Award)得主,也是2005年尖端運算獎(Edge of Computation Award)的冠軍參賽者。
譯者簡介
周宜芳
讀過幾年書,識得一些字,現為自由譯者、全職媽媽,分身於書房與廚房,在創造裡領受無窮樂趣。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