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台式創意
《國寶級白目》集結馮光遠2005年起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三少四壯」專欄的51篇經典文章,而第51篇文章所創作的角色「國寶級白目」並沿用至今,成為國人最熟悉他的一個稱號。
馮光遠:美式幽默
《白目自白》精選馮光遠近年的得意之作。這些作品或時論或創作,都可見其美式幽默的風格跟功力。馮光遠最得美式幽默的精髓在於,即使是挖苦、批判一個政治人物或公共議題,他也總能理直氣壯地創造出笑點,為無奈的大眾找到宣洩的出口。
作者簡介
馮光遠
1953年9月23日生於台北。天秤座。O型。父母親來自上海。
1977年畢業於輔仁大學圖書館學系,退伍後赴美國康乃狄克州就讀費爾菲爾德大學(Fairfield University)大眾傳播研究所。期間深受脫口秀節目《週末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諧諷風格(parody)的影響。
畢業後結識李安、舒國治等人,開始了攝影、編劇等創作(與李安共同編劇的《喜宴》於1993年奪得包括柏林影展「金熊獎」在內的多項大獎,且為該年全球投資報酬率最高的電影)。1983年進入余紀忠創辦的《美洲中國時報》擔任編譯,開始其新聞工作。後來又轉任《中國時報》紐約新聞中心,直至1992年返台定居。
1989年仍在紐約期間,與同事李巨源搭檔,在中國時報推出「給我報報」專欄,以「偽新聞」的形式嘲諷時事。當時台灣解嚴不久,社會上各種衝撞體制的運動十分激烈,但「給我報報」則以華人地區首見的諧諷文體,極盡顛覆、惡搞、挑戰禁忌(尤其是政治與性)之能事,讓民眾在爆笑同時,看懂威權當中的假道學,所形成的「報報體」創作語言也逐漸擴散到台灣其他領域。
「給我報報」二十餘年來,從兩人兩支筆到由馮光遠主導的龐大有機團隊,從平面媒體專欄到電視電影電子報、到出版《家庭性辭典》等二十餘種書、到成立「睜眼社」舞台劇團,開創力驚人。馮光遠並曾化身徐玖經這號虛構人物,在電視節目上主播新聞,還拍攝參選總統的「偽」紀錄片《為人民服務》,自編自導自演。
其從最初的「搞笑優先」,到近年因國內政治言論尺度的不增反減而積極參與公共事務,也由於對公眾人物的嘲諷、批判,而遭遇逾十件官司(其中與前文建會主委盛治仁的訴訟,即以觸犯「公然侮辱罪」,於2014年8月被判拘役二十天定讞);並於結束長達半年的「憲法133實踐聯盟」倡議工作後,以無黨籍身分投入2014年的台北市長選舉。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