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
馬可波羅說:「生靈的烏托邦,不是一個即將來臨的地方;如果真有一個烏托邦,它已經在這兒存在了,那是我們每天生活期間的烏托邦,是我們聚在一起而形成的烏托邦。有兩種方法可以逃離,不再受苦痛折磨。對大多數而言,第一種方法比較容易:接受烏托邦,成為它的一部份,直到你再也看不到它。第二種方法比較危險,而且需要時時戒慎憂慮:在烏托邦裡頭,尋找並學習辨認什麼人,以及什麼東西不是烏托邦,然後,讓它們繼續存活,給它們空間。」
《幼獅文藝》電子精選版!搶鮮看! 「青年關懷第一品牌」,劃分「社會關懷」、「生活空間」、「多元文學」三大方向;另秉持文學初衷,擴大文學涵義,特列「類型文學」徵稿。
我們蹣跚步履,終於走到了這裡,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之所在。回頭看,這一路是多麼漫長,這一路,有人背棄了初衷賣了靈魂,有人頂不住路難回頭離開,有人傻子般低頭走著,不管頭上的汗水臉上的淚,只是走著,然後到了這片彷彿若有光的地方。
很美啊!我說。我們這群天真的左派、無知的詩人與沒有實力的革命家,終於可以煮酒烹食高歌狂舞,我說。那等到酒盡餚殘之後,是不是該把我們這一路的故事說一說?那些遇見的人、聽見的歌、凝望的風景;那些喝過的酒、 嚥下的淚、摔碎的夢想,我想將它們好好地記下來,鑄成文字傳予沒能親歷此地的友人聽,關於烏托邦的故事。
然後呢?然後我們要去另一個地方。
一個更遼闊的世界。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