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八個不同的角度來介紹西歐古典音樂,背後邏輯或許可視為分類歸納一線性推演的思考模式,從結構性的概念,來認識理解所謂的「古典音樂」。或許,以此方式閱讀這本書會是一個開始,而不是結束。
【台日同步出版,坂本龍一最後親校作品】 創作,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世界級的音樂家.人生的精彩終章 從《音樂使人自由》到《我還能再看到幾次滿月?》,以文字為樂器書寫留給後世的決定性自傳。
一個不會任何樂器,也不懂得使用錄音控台的人, 卻能贏得八座葛萊美獎,被歐美音樂界的巨星視為「傳奇」。 我不懂音樂,但我很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 ────《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作者 里克・魯賓
遙想音樂的古典年代,經典名曲的深邃與悠揚,彷彿穿透紙頁而來…… 楊照介紹了自己喜愛的五○首經典曲目,包括晶瑩清響的鋼琴獨奏曲、深沉雋永的大提琴曲、層次豐盈的小提琴協奏曲、浪漫精采的鋼琴協奏曲,以及氣勢澎湃的交響曲。他透過長年累積的音樂深度,書寫樂曲創作故事、時代背景和樂段精華,讓人得以感受樂聲...
國際知名音樂家坂本龍一第一部正式自傳。 親身敘述前半生,不斷迴盪在生命中的音樂。 全書選錄自歷時2年又2個月的長篇專訪。 小時候,我就感到非常納悶,人怎麼會知道自己「將來要做什麼」。——坂本龍一
蕾瑟藉由按時序逐一帶入的十五首四重奏建構了精彩的敘事,帶著讀者走過形塑了生活在20世紀的蕭士塔高維契,其獨特而指標性的人生諸多個人、政治和職業事件。藉由串起與作曲家的朋友、家人及同事的訪談,以及和演奏過這些四重奏的當代音樂家的對話,蕾瑟為蕭士塔高維契身為人及身為音樂家提供了新的視角。
巴赫。卡薩爾斯。橫跨三個世紀,一場音樂史詩的探索之旅 《經濟學人》:讀完這本書,你將從此對大提琴另眼相看! 張正傑、焦元溥、劉岠渭等大師級老師強力推薦。
★ 坂本龍一長達十年的深刻思想紀錄,絕無僅有的珍貴集結。 ★ 256則訪談全收錄,毫無保留、全面剖析教授的音樂世界。 ★ 深入坂本龍一的哲思,討論範圍極廣,緊扣時代脈搏。 ★ 「反傳記」書寫體,呈現坂本龍一最真實、直接的話語&思緒。 ★ 繁中版沿用坂本龍一御用設計師中島英樹原版書衣,極具收藏...
從數百次失敗,如何成功走出一條暢銷、受獎無數的音樂路? 殘酷舞台上,「贏了增加信心,輸了也要變成經驗」——島崎貴光
跟隨村上春樹的喜好 享受古典樂收藏的美好 本書收錄100篇、486枚唱片關於曲目、演奏家、版本、封面設計 親自挑選收藏唱片 完整介紹 「老唱片棲宿著只有黑膠唱片才有的氛圍。 這氛圍有如充滿鄉土氣息的溫泉,從深處逐漸療癒我的心。」 「人生啊,到頭來不過就是聚積著沒什麼意義的偏見。」
★這是寫給愛樂者的大腦科學,也是寫給認真聆樂者的音樂心理學+實用社會學 ★從聽見到覺察,重新認識音樂的內涵 ★音樂猶如一帖良藥, 可以凝聚人心 可以振作精神 可以紓解壓力 更可以治癒我們內心深處的靈魂
超過40萬訂閱人氣YouTuber 收錄歷年來在YouTube頻道「NiceChord 好和弦」 最受歡迎的80道音樂主題 不管你是做音樂的人,還是聽音樂的人── 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然後把台灣的音樂變得更好吧!
焦元溥繼《聽見蕭邦》後,睽違四年新作──《樂之本事》!張懸設計統籌! 愛和音樂是最美的同義詞 穿越古典樂的迷思高牆 你將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主題曲
Amazon長青暢銷的全方位音樂指南 愛樂朋友圈口耳相傳的床頭讀本 你覺得自己喜歡音樂,但總是不得其門而入嗎? 你小時候學過鋼琴、小提琴打擊樂器,但始終搞不清音樂噪音有什麼不同嗎? 你喜歡唱歌,很大聲而且五音不全,該怎麼把握旋律、節奏與音準呢…… 就讓這本出自物理博士的作品,導你航...
★金鼎獎作者洪芳怡繼《曲盤開出一蕊花》後又一重磅作品 ★以歌曲為本位,全方位導聆上百首戰後經典臺語流行歌 ★以深夜廣播節目概念精心企畫,讀字聞聲,欲罷不能 ★金蝶獎設計師黃子欽操刀設計前導音樂概念專輯,驚豔呈現
這是一本大人、小孩、青少年都適合閱讀的古典音樂入門書。雖然以介紹古典音樂的人事物為主,但這些音樂的人事物更像是一種媒介。藉由這些音樂的人事物,「音樂大夫」彭廣林提出一些對生命、生活的看法,透過閱讀這些看法的文字敘述,播下音樂的種子。
作者簡介
彭廣林
小提琴家、音樂教育工作者,自小接受完整的音樂教育。從光仁音樂班、國立藝專音樂科,到美國紐約曼尼斯音樂學院、紐約市立大學研究所,與古典音樂一路走來近五十年,別人都在變,只有他不變。
他25歲到美國尋找「什麼是音樂」, 從學士一路尋到博士。他天生有反骨──以「反敗為勝」為一生的志業,要化不可能為可能。
現任東吳大學音樂系專任教授,同時也是「台北四重奏」一員,每年巡迴台灣各地演出,推廣古典音樂。自1995年11月開始在台北愛樂電台主持「什麼是音樂」,深獲好評,樂迷稱他為「音樂大夫」。
他的人生格言是:「You will never know if you don’t try; If you don’t try you will never know!」面對人生抉擇時,他總是選擇「質」的一邊;他認為蘇格拉底所言甚是:「 I can’t change you, but I can make you think!」所以,他開始寫書。
目錄
序 培養詮釋自我生命的能力
第一篇 音樂觀念探索
什麼是好聽的聲音?
聲音有顏色嗎?
法拉利與BMW
急驚風與慢郎中
練琴好累喔!
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第二篇 音樂歷史小故事
古典音樂的發源地
阿彌陀佛與阿們
古典音樂與歐洲貴族
啟蒙運動與法國大革命
十九世紀歐洲的家庭娛樂
第三篇 音樂小常識
調音器與節拍器
好貴的樂器!
為什麼聽音樂要有規矩?
獨奏與重奏
說故事聽音樂
第四篇 認識樂器家族
鋼琴與它的祖先們
小提琴家族
木管的大家族
雄壯威武的銅管家族
敲敲打打的樂器家族
第五篇 認識樂團組合
古典音樂的代言者──交響樂團
戶外親善大使──管樂團
弓弦舞動──弦樂團
古典組合的代表──弦樂四重奏
快樂二人行──各式各樣二重奏
第六篇 認識音樂家
紅髮修士韋瓦第
從台灣頭走到台灣尾的巴哈
高貴的音樂僕人──海頓
你可以慢一點──莫札特
不要生氣,貝多芬!
第七篇 認識演奏家
永遠站在最高峰的海飛茲
備受歡迎的魯賓斯坦
二十世紀宗師卡爾薩斯
他最厲害──帕格尼尼
他最浪漫──拉赫曼尼諾夫
第八篇 認識古典名曲
青青草原的〈快樂頌〉
倒垃圾囉!〈少女的祈禱〉
大學慶典的〈遊子吟〉
念故鄉的〈新世界〉
〈我的名字叫咪咪〉
選書緣起
你喜歡聽音樂,覺得古典音樂「有氣質」、「有水準」,但是「很難懂」、「遙不可及」?小提琴家、音樂教育工作者彭廣林告訴你:
為了聽一場夢想中的音樂會,「音樂之父」巴哈可以請假一個月,從台灣頭走到台灣尾;
根據文獻記載,莫札特當紅時,演出一場音樂會的酬勞,大概可購買五至六台賓士汽車,而他一天要演出三場!
法拉利引擎裝配完成以後,是以小鎚子輕敲引擎汽缸,再根據敲出來的音高,決定是否達到製造標準。
看完這40堂彭廣林獨具個人特色的音樂課,你會發現,你以為很有「氣質」、很難親近的古典音樂,其實很有趣!
作者序
培養詮釋自我生命的能力
兩千五百多年前,古希臘與中國不約而同的提出音樂在教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因為,懂得欣賞音樂,代表對幾何所呈現的和諧之美的理解,代表一個人真正的鑑賞能力。
時至今日,古代的教育理念與做法,顯得格外的發人省思。其實,每個人的一生大約八十年左右,如果站在全球六十億人口的角度來看,我們每個人的一生是如此渺小而微不足道。這是統計量化的角度,很真實但很難讓人接受。正因為如此,我們必須賦予自己存在的正向意義,而這正是我認為教育最重要的一個功能──培養一個人詮釋自我生命的能力。讓每個人在接受教育後都能述說自己的故事;一群人在一起說故事,就是在創造歷史!
同樣都是建構在幾何數理的基礎上,美的事物、和諧的聲音,是數字從質化的角度來看生命的一種科學,也是一種語言,現在統稱「藝術與音樂」,它培養人們用理性的思維做感性的表達。
在一個質量兼具的教育環境,必然比一個只重量化結果的學習環境,更能培養出對人類社會做出積極正面貢獻的人才。雖然學習是終身的事情,但成長進入青春期卻是每個人啟蒙的關鍵時期。這正是本書寫作的主要對象。也正因為如此,在書中所使用的文字,已脫離童言童語的口氣,直接已成人的語彙來表達。
在這本書中,從八個不同的角度來介紹西歐古典音樂,背後邏輯或許可視為分類歸納一線性推演的思考模式,從結構性的概念,來認識理解所謂的「古典音樂」。或許,以此方式閱讀這本書會是一個開始,而不是結束。
最後,要給《未來少年》按個讚!在這一塊已被遺忘的出版市場,本著閱讀知識的理念,不惜成本、努力耕耘,讓人看見台灣出版業的競爭力。也要感謝專業認真的毓珍,在她一路的督促下,本書得以誕生!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