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流傳最廣的詩選集。近三百年歷史的唐朝(618年-907年)是詩歌發展最美好的時代,無論是聲韻或語言皆美,詩體的發展程度也隨初、盛、中、晚唐四個時期各有不同的韻致。在這些詩歌裡我們見證唐朝的繁華與衰落,宮殿裡的雄偉,當時人們的生活景象,以及烽火連綿下的民不聊生,這些都在詩歌裡面。
《唐詩三百首》是依照文體排序,全文拆分七冊,本書為第二冊七言絕句。
魯賓遜.克魯索決定他不想順從父母的意思當律師,他跟伊希米爾(《白鯨記》的敘事者)一樣,喜歡航海。1651年8月,他從赫爾的女王港出航,船顛艙簸,還遇到暴風而全毀,但克魯索還是想航海。這次,船被塞拉海盜劫持,克魯索成了摩爾人的奴隸。 兩年後,他跟隨一名男孩逃跑;葡萄牙航船的船長在西非海岸救了他...
中國流傳最廣的詩選集。近三百年歷史的唐朝(618年-907年)是詩歌發展最美好的時代,無論是聲韻或語言皆美,詩體的發展程度也隨初、盛、中、晚唐四個時期各有不同的韻致。在這些詩歌裡我們見證唐朝的繁華與衰落,宮殿裡的雄偉,當時人們的生活景象,以及烽火連綿下的民不聊生,這些都在詩歌裡面。 《唐詩三...
《唐詩三百首》是依照文體排序,全文拆分七冊,本書為第二冊七言絕句。
唐詩繼承古體詩(《詩經》、《楚辭》、《漢賦》、《樂府》)的體裁外,也發展出近體詩的體裁,如絕句(四句)與律詩(八句)。在押韻與平仄上的要求也更為嚴格。詩體在此時臻化至高,唐詩的發展進程也隨朝代分為初、盛、中、晚四個階段。
孫洙(1711年-1778年),字臨西,一字芩西,別號蘅塘退士,清朝江蘇無錫人。編《唐詩三百首》一書。孫洙認為《千家詩》選詩不精,與妻徐蘭英共同編選唐詩。他以沈德潛《唐詩別裁》和王士禎的《古詩選》、《唐賢三昧集》、《唐人萬首絕句選》為主,編成《唐詩三百首》。孫洙另著有:《蘅塘漫稿》、《排悶錄》、《異聞錄》。
目錄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