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實主義跨向浪漫主義,探求愛的極致
丹麥文學宗師耶勒魯普戀愛經典代表作
風將會摧毀這座鏡子之城,將它從人類的記憶抹去, 所有的一切從一開始到永遠都不會再出現一次, 因為遭詛咒百年孤寂的家族在世界上不會有再來一次的機會…… 諾貝爾文學獎大師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 出版50週年,首度正式授權繁體中文版,全新翻譯!
「友誼在於去認識的意願,而非被認識的渴望。」 一部台裔美國人的成長故事,一則獻給逝去好友的真誠告白 「一部優雅而深情的成年記述。」 ──2023年普立茲獎評審委員會評語 徐華按時間線性書寫,娓娓道出自己成長與尋找歸屬的過程。台灣移民第二代的他,一九七七年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後隨父...
金融鉅子J.P.摩根最狂熱的藝術追求 貧窮女孩最魔幻的紐約上流社會大冒險 兩人的相遇, 竟造就一間媲美大英博物館的私人圖書館! ★《紐約時報》暢銷書 ★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年度選書 ★《華盛頓郵報》年度最佳圖書 ★《早安美國》讀書俱樂部選書 ★《今...
在秘魯,一名漁夫從海上消失。 法國頂級餐廳「三個胖子」的廚房裡,鮮美的龍蝦用牠黑色的眼睛盯住大廚,然後,自己爆炸了。 海的世界裡,似乎有了什麼聯盟。策略。有計畫和智慧。但,究竟是什麼樣的計畫?又是「什麼」導演了這一切?
【全球獨家收錄書迷敲碗已久主角凱西爾精選中篇〈迷霧之子:祕史〉!】 奇幻界最高榮耀雨果獎得主,全球千萬冊暢銷大師 邪惡奇幻天才作家布蘭登.山德森 口碑爆棚暢銷作《執法鎔金》又一續章, 重溫「迷霧之子」系列經典故事! 傳說中的聖物降臨之際,奏起的竟是陣陣不祥的樂音……
《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在台熱銷超越十萬冊 作者睽違七年,再推巔峰鉅作! 橫跨荷蘭、費城、大溪地,敘述了愛、冒險與探索, 愛瑪一生的傳奇,再一次愛與出走的感動旅程 ★李欣頻:「她的書一定要大力推薦!」 ★歐普拉雜誌評為「此生必讀!」 ★華爾街日報評為「二十年寫作生涯最具野心之作!」 ★美國前國務...
《坎特伯雷特故事集》顧名思義是一部短篇小說集,故事敘說有二十九名朝聖者聚集在倫敦的一家旅店,預估前往坎特伯雷。在這趟旅途中,為了排遣無聊,每個人各講兩個故事消遣時間,若是誰的故事講得最好,就可以免費吃一餐飯。這些朝聖者,有騎士、僧侶、侍從、商人、匠人、紡織匠、醫生、地主、農夫、海員、家庭主婦等,代表...
「故事之王」冠冕上最耀眼的寶石! 讀者一致公認史蒂芬.金最棒的作品! 絕版4年,《四季奇譚》全新譯本終於問世! 收錄《刺激1995》、《站在我這邊》、《誰在跟我玩遊戲?》電影原著小說!
法國小說家福樓拜(1821~1880)認為,世界上沒有兩粒相同的沙子,作家必須細密觀察,用心描寫,而創作者不該在作品裡表露自己的觀點,這些創作觀和風格影響後來的小說家十分深遠。《波法利夫人》對虛偽的社會面貌看似未加批判,但客觀、冷靜而精確的描寫,表現出來的悲劇氣氛和控訴力量反而更強。
1922年,紅色政權席捲蘇聯。 一位帝俄時期的青年貴族, 被迫在莫斯科一家豪華飯店度過餘生。 他以紳士風度對抗遭囚禁的命運,用品味緬懷過往的美好, 在劇變的時代,成為最不自由也最幸運的人。
人生就像一段有目的地的漂流 ——想去某個地方,卻往往不得不去另一個地方 歐巴馬2021年度最愛小說 比爾.蓋茲2022年夏季書單 銷售破1,000,000冊,賣出30國語言版權
書籍簡介:
在德國理工學院留學的丹麥青年芬格爾趁暑假期間,到鄉下度假,原以為會是個平靜的鄉野假期,沒想到芬格爾在這裡邂逅了一位年輕的家庭教師明娜,他被明娜深深吸引,兩人不久便墜入愛河。
豈知明娜還有位舊情人,正好是芬格爾的丹麥同鄉──畫家斯蒂芬森,他曾是明娜家的房客,彼此有著兩年多的情誼,但自斯蒂芬森返回丹麥後,他和明娜僅保持著不互相約束的筆友關係。
誠實的明娜坦白地透過信件和斯蒂芬森報告了她與芬格爾的婚約後,遠在丹麥的斯蒂芬森也想挽回明娜的心,故事的高潮於焉展開……
本書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耶勒魯普的代表作之一,並被視為是具自傳色彩的作品。書中採第一人稱敘事,耶魯勒普藉男主角芬格爾之口,透露了他曾旅居德國時的回憶、觀察,及對愛情、人性的內省。故事架構雖貌似通俗愛情小說,實則傳達對愛與命運間難以掌控的悲劇情調。
作者簡介:
卡爾.耶勒魯普(Karl Adolph Gjellerup, 1857-1919)
卡爾.耶勒魯普出生於丹麥的一個路德派牧師家庭,父親於他三歲時去世後,他由母親的堂兄新教牧師菲比格撫養長大。中學畢業後,耶勒魯普在大學主修神學,並取哥本哈根大學神學碩士學位。
取得碩士學位之後,他便陸續有作品發表,創作體裁多元,除了小說之外,還有詩作及戲劇作品。他於一八八四年因詩作《泰米瑞斯》(Tamyris)及劇本《勃呂希爾德》(Brynhild),使他獲得國家的終身俸,解除了經濟上的問題,從此專心寫作。
其作品受自然主義及俄國現實主義影響,也有浪漫主義的情調,擅長剖析人性的細膩面,及鋪陳理想與情感間的衝突,晚年的作品受東方佛教思維影響,漸趨神祕,關注人類精神層面的解脫。
其代表作有《明娜》、《磨坊》(The Mill)等書。並於一九一七年與另一位丹麥作家亨利克.蓬托皮丹(Henrik Pontoppidan)共同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