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罪論
0 篇書評

冤罪論

關於冤罪的一百種可能

教養としての冤罪論

18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5/11/18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1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2729205
  • 字數: 112,007
紙本書定價:NT$ 360
電子書售價:NT$ 260
電子書特價:NT$ 221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為什麼凶案變冤案?

DNA證據的界限、自白的真偽與效力、目擊證言的虛實、
外部人犯案與內部人犯案、情況證據的堆疊、另案逮捕的陷阱……


有罪與無罪微妙的分界點

本書主要分析戰後日本的重要冤罪案件;分析的重點不在於冤罪的結果,而在於案件如何變成冤罪的過程。同時希望透過案件分析冤罪的特徵與形成機制,以便建立起更具有一般性的「冤罪性」,讓人們「以日常感覺就能掌握到冤罪」。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60

     連續2年網路書店年度百大暢銷書! ★司法界「最強學霸、機智律師」兼「Youtube斜槓法律專家」   ★影片直白幽默、犀利貼切、深懂年輕世代的語言,被廣大網友肯定為「YouTube最好笑、絕不會看膩的法律頻道」   ★一則告訴你「不繳國民年金會不會怎麼樣?」的影片被大量轉發,至今已突破56萬...

  • 電子書: NT$ 280

    當國家權力透過法律、法庭和法治的語言不斷膨脹,猶如霍布斯所描述的「利維坦」時; 作為微小個體的我們,有什麼樣的空間和資源去抵抗威權的野心?

  • 電子書: NT$ 400

    「科學」證據都可信嗎? 為什麼沒有實證基礎的垃圾科學能夠進入法院,參與半數以上的冤案? 咬痕、毛髮顯微鏡比對、纖維比對、工具痕跡、縱火調查、測謊、鞋印、血跡噴濺…… 審判中讓人堅信不移的「科學」證據,可能終結犯罪,卻也可能摧毀無辜者一生

  • 出版日期:2023-12-01
    電子書: NT$ 231

    「在這本書中,我寫的是人, 是他們的失敗、他們的罪責和他們的偉大。」 ──馮.席拉赫 //風靡全球,暢銷100萬冊// //德國改編影視作品最多的小說家,每次重讀都有新思索的經典// ★ 馮.席拉赫親筆簽名,燙金書封 ★ 11個完全真實,如電影般的親身案例, 讓德國最會說故...

  • 電子書: NT$ 294

    你以為的恐龍法官真的這麼恐龍嗎? 或許是我們不夠瞭解法律 又或者是不夠瞭解法官的判決根據 這本圖文書將用詼諧的方式 帶你了解法官怎麼想 從日常生活到在法庭之上 法官的智慧和幽默,以及法律與生活的交織, 讓你不只邊看邊笑 更能同時重新認識法官以及更了解法院。 這是一場法治的冒險之旅,...

  • 電子書: NT$ 336

    人類與生俱來的限制,如何阻礙司法實現真正的正義? 完整討論受害者、嫌疑人、法官、檢察官、證人、專家、群眾…… 刑事判決中各個行動者的視角如何受限,藉助最新科學研究成果,直探人性誤區,提出解決之道! ──繁體中文版銷售逾萬冊,暢銷紀念新版──

  • 特價 電子書: NT$ 238

    最人性、最浪漫、最暢銷的法律書 全新增訂版 臺灣大學名譽教授 黃榮堅 獨到的法學人生經驗 如果你沒機會上過他的課 跟著本書體驗一趟沉浸式的法律思考

  • 電子書: NT$ 266

    人權不是特權。人權到底是什麼? 一本適合所有人閱讀的人生教科書 納稅者權利法跟我有什麼關係?家長有權利對「同志教育」說不嗎?歌手不能唱自己的歌?紅燈何時亮,幾時可尋芳?…… 最實用的人權讀本,30條基本人權的探索與思辨,幫助我們真正理解人權的意涵,成為一個更進步的世界公民。

  • 電子書: NT$ 410

    暢銷數十年!德國法律系人手一本 法學大師為所有人寫的法律入門書! 本書是烏維‧魏瑟有關德國法學史的重要著作,在書中,他以歷史材料、學說理論、歷史事件、實際案例、法制沿革、人物特寫等各種面向,介紹從古代、中世紀、十九到二十世紀關於民法、刑法、公法等領域的法律知識與制度,並帶領讀者追問法為何物及...

  • 電子書: NT$ 300

    “連續二年「年度百大」”暢銷法普書「你知道的太多了」,法普類TOP1! 讀者敲碗2年、人生真實保命應用守則續集、 暗黑手法超強破解版 比第一本更猛! 與惡同行 你如果沒有比他「強」 就只能比他「黑」! 關於惡人惡法的各種陷阱, 你還真的什麼都不知道! 我不是教你以惡止惡 ...

  • 電子書: NT$ 473

    化繁為簡 精選美國重大司法案件  拼湊出一部當代人類最迫近「正義」的成文憲法 理解美利堅核心價值 就從理解憲政演進開始 國民法官時代必備!認識美國法律史的第一本書

  • 電子書: NT$ 245

    預立遺囑是自己的人生回憶整理、 自己的身後安排、 更是未來給生者的一封體貼的情書。 每年台灣死亡的人中,有預立遺囑的不到5%, 當人生落幕時,留下一片空白── 後事怎麼辦?財產怎麼分配?有沒有想說而未說的話? 為了更從容、更安心地離開, 為了更妥善、更仔細的分配財產, 為了省去留...

  • 電子書: NT$ 195

    *小說改編電影《罪人的控訴》5.29即將在各大電影院上映! 吳念真導演說:「等待馮.席拉赫的新書就像等待一個節日、一個女人。」 《罪行》《罪咎》後,更過癮、更動人的法律本質辯證 撼動德國,以「柯里尼案」揭露惡法之罪!使部長下令,全面檢視司法沉痾! 如果侵蝕正義的敵人,正是我們賴以...

  • 電子書: NT$ 0

    自序 今日看新聞學法律,乃繼新聞疑義專欄後,另一就新聞事件所為之法律分析,其内容涵蓋憲法(含大法官會議解釋)、國際公約、民事、行政、刑事、訴訟法等,非常豐富,值得大家下載參酌。

  • 電子書: NT$ 232

    繼多位中國内地行動派女權博主遭遇封號與網暴后,豆瓣社區的女權群組也接連遭到封禁。近年來逐漸受到熱議的女權話題再次引起了輿論關注。 一直以來,中國女性面臨著怎樣的性別困境?數年前遭到噤聲的行動派們,在實踐中如何推進女權運動?如今網絡平臺上的女權聲浪與傳統觀念的對抗,在有哪些張力和撕裂?爲什麽中國女性...

  • 電子書: NT$ 294

    把名字改成鮭魚可以後悔嗎? 製作Deepfake不雅影片,觸犯了哪些罪行? 法律連子宮都要管,會不會太毋通? 台灣至今竟然還存在著酷刑?   看懂新聞爭議,透視人情義理 提升議題解析度,讓法律不只歸法律!    

  • 電子書: NT$ 224

    只是看一下伴侶的手機, 或隨口對人罵句「白癡」…… 這樣也有事? 法律不保障讓權益睡著的人! 幽默筆調+八點檔般的劇情+簡明專業法律解說, 雷丘律師不但讓你長知識,就連腦洞也一起大開!

  • 詳細資訊

    「神奈川・鶴見的金融業夫婦強盜殺害案」:第一發現者是犯人嗎?
    「德島收音機商殺害事件」:外部人犯案還是內部人犯案?
    「帝銀事件」:毒物謎團與情況證據堆疊?
    「足利事件」:錯誤的DNA鑑定?
    「靜岡・小島主婦強盜殺害事件」:自白與祕密揭露?

    本書主要分析戰後日本的重要冤罪案件;分析的重點不在於冤罪的結果,而在於案件如何變成冤罪的過程。同時希望透過案件分析冤罪的特徵與形成機制,以便建立起更具有一般性的「冤罪性」,讓人們「以日常感覺就能掌握到冤罪」。

    因應日本引進人民參與審判的裁判員制度,公民將擔任刑事司法之審判者,本書作者設定讀者為有可能擔任裁判員的一般公民,說明應如何避免誤判冤判。本書網羅日本二次大戰後的冤罪案件,並分析其特徵與形成冤罪的機制。

    冤罪現象代表司法審判製造出了絕對的不正義!

    為什麼一個案件在所謂公正的審判過程中會變成冤罪?

    本書要把冤罪的各種特徵以及產生冤罪的種種機制,以意象的方式加以呈現。只要有這些一般性的印象,在公民面臨實際案件的時候,應該就可以大概了解,什麼地方會有什麼樣的「冤罪性」,應該可以在感覺到、抓到「冤罪性」這個審判中的動態。

    冤罪常常是在法律學者或人權團體持續數十年的批判活動後才得以平反,以日本戰後冤罪被平反的殺人案為例,從被告被逮捕起到再審無罪止,平均年數為三十一‧一年。現在我們必須要跳過這個彷彿無止境的等待。換句話說,必須要把二十年後、甚至三十年後才會被釐清的情況轉變成「現在式」。

    到目前為止,法律學者與人權團體在冤罪批判中所做的,都是鉅細靡遺的、資料量龐大的研究活動,而本書試著要簡化這些研究結果。透過思考的整理抽出冤罪的一般特徵及發生機制,以之為媒介,最終建立作為審判中的一種動態而存在的「冤罪性」。
     

    作者簡介

    森炎

    一九五九年出生,畢業於東京大學法學部,曾任東京地方法院、大阪地方法院法官,現為執業律師,自二○○七年起出版多本對於日本司法制度之書籍,《教養としての冤罪論》為其二○一四年出版之著作。

    譯者簡介

    李茂生(監譯)

    台大法律學院教授

    謝煜偉(全書校訂;終章、後記)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助理教授,台灣冤獄平反協會監事,台灣大學法學碩士、日本京都大學法學博士,專長為刑法與刑事學,多年來關注死刑量刑、冤案救援與公務員職務犯罪等議題,著有日文著作《抽象的危険犯論の新展開》(東京弘文堂出版,2012)。

    洪維德(全書校訂;序章、第一章)

    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刑事法組)、日本一橋大學法學博士(刑事法專攻),台北律師公會刑事法委員會委員,現為律師。

    劉家丞(第二章)

    畢業於台灣大學法律學系、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刑事法組)。受到全世界最邪惡的刑法教授影響,開始用不同的眼光看這個世界,也開始被周圍的人覺得是個怪胎。目前在立法院委員辦公室打工,妄想成為下一個邪惡的刑法教授。

    孫斌(第三章、第八章)

    台灣大學藥學研究所碩士、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碩士,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執行委員,二○一○年九月至二○一一年二月日本同志社大學特別聽講(交換學生),長期關注冤案救援、司法改革及人權議題,譯有《法庭辯護技術》[第2版](新學林出版)一書第四章至第七章,現為律師。

    白禮維(第四章)

    畢業於台灣大學法律學系、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刑事法組),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執行委員,現為律師。

    洪士軒(第五章)

    台灣大學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碩士,專攻於刑法及刑事政策,二○一○年日本早稻田大學法務研究科特別聽講(交換學生),現為律師。

    趙政揚(第六章)

    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刑事法組),二○一○年日本北海道大學法學研究科特別聽講(交換學生),現為律師。

    郭亭妤(第七章)

    東吳大學法律系在學中,日文系雙主修。

    顏榕(第九章)

    畢業於台北大學司法學系,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刑事法組),譯有〈日本的裁判員制度――最大判平成二十三年十一月十六日〉(蔡芸琦合譯,《軍法專刊》第五十九卷第五期)。

    林廷翰(第十章)

    畢業於政治大學外交、法律雙學士,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班學生(主修刑事法學)。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分享書書評

    分享書書評列表(1)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405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