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真相如此遙不可及,
失去妳們,人生該如何繼續下去?
就算要再傷一千遍的心,我還是希望有個答案
為何回家的路要經過三十年?為什麼事隔這麼久她才打破沉默?而這些年來她又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最重要的,當初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當所有塵封的傷痛、謊言和祕密,因為女子的出現而再度開啟,這場延宕了多年的折磨,是否終能劃下句點?
精平裝銷售超過三十萬冊
紐約時報、邦諾書店、獨立書商協會、出版者週刊、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今日美國報、北加州獨立書商協會暢銷排行榜。
Amazon.com 2007年度銷售Best100
獲選紐約時報精選好書,書評家 Janet Maslin 個人十大選書。
獲選時人雜誌年度十大好書。
榮獲2007年鵝毛筆大獎(Quill Award)「偵探、推理、懸疑類」,擊敗麥可?康納利。
榮獲2007 史全德雜誌評論家獎(Strand Critic Award)「最佳小說」大獎。
三十年前,貝塞尼家15歲的珊妮和12歲的妹妹海瑟,在城裡的購物中心消失無蹤。警方竭盡所能調查仍毫無頭緒,也始終未尋獲屍體。這樁離奇的失蹤案,讓一個家庭從此分崩離析,也讓所有當事者從此活在歉咎與哀痛中。
而今,在一場公路車禍裡肇事逃逸、徬徨失措的女子,卻自稱是貝塞尼家失蹤多年的妹妹海瑟。沒有絲毫證據可以支持她的說法,但她卻對往事歷歷如繪,甚至知道一般人不可能得知的細節。
為何回家的路要經過三十年?為什麼事隔這麼久她才打破沉默?而這些年來她又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最重要的,當初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當所有塵封的傷痛、謊言和祕密,因為女子的出現而再度開啟,這場延宕了多年的折磨,是否終能劃下句點?
蘿拉.李普曼是一位以犯罪推理類型見長、得獎不斷的小說家,在這本書中,她在一開場就利用一個身分神祕的女子帶出昔日的離奇失蹤案,之後拋出一個接一個的謎團,以及角色互相衝突的人物情節,讓讀者一開卷閱讀就無法停止。然而,就在讀者誤以為是在閱讀一部精采的推理小說時,別有企圖的作者已經悄悄地帶領我們走向各種歧路,去追索人生的種種荒謬、巧合、宿命、信任、背叛、脆弱與懊悔等複雜難解的習題,其中寫實的心理描述,讓故事有了豐富的情感層次和高度,因此當書中的謎團終於撥雲見日,驚嘆於作者佈局高妙之餘,心中的沉重卻也久久不散。
作者簡介
蘿拉.李普曼
生於1959年,曾在《巴爾的摩太陽報》擔任記者達十二年之久,後轉而嘗試小說的創作。1997年出道至今,發表了十部「黛絲探案」系列,三部獨立作品,不但獲得愛倫坡、安東尼、夏姆斯、阿嘉莎等推理大獎,此外在羅曼史、主流文學圈均獲得肯定,包括浪漫時代女性偵探成就獎、馬里蘭作家獎、首屆巴爾的摩市文學獎等殊榮。目前定居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
《貝塞尼家的姊妹》是她第三部獨立作品,甫上市即攻佔全美暢銷排行榜,包括紐約時報、邦諾書店、獨立書商協會、出版者週刊和華盛頓郵報等,並獲得2007年鵝毛筆獎「偵探、懸疑、驚悚類」大獎,以及2007史全德評審獎「年度最佳小說」大獎。
譯者簡介
李靜宜
政大外交系畢業,外交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美國史丹福大學訪問學者。
曾任職外交部與出版社。
譯有《追風箏的孩子》、《燦爛千陽》、《奇想之年》、《直覺》、《理察費曼》、《古典音樂一○一》、《完美的間諜》等書。
榮獲2007年鵝毛筆大獎(Quill Award)「偵探、推理、懸疑類」,擊敗麥可?康納利。
榮獲2007 史全德雜誌評論家獎(Strand Critic Award)「最佳小說」大獎。
提名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鄧肯.羅利匕首獎(Duncan Lawrie Dagger)。
提名安東尼獎年度最佳長篇小說(Best Novel)。
提名麥卡維提獎年度最佳長篇小說(Best Novel)。
提名致命快感雜誌之巴瑞獎年度最佳長篇小說(Best Novel)。
提名 Mystery Ink 之警察獎(Gumshoe Award)。
提名 Spinetingler 大獎。
售出英國、德國、法國、荷蘭、義大利、日本、台灣等十四國版權。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