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是想你,媽媽:101個失去童年的孩子(諾貝爾文學獎作品)

31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6/09/06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9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2623046
  • 字數: 154,069
紙本書定價:NT$ 450
電子書售價:NT$ 315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2015諾貝爾文學獎系列作

★百年第一人╳記者╳文獻文學獲獎

★作品授權52個國家,翻譯成47種語言

★俄文版直譯,由吳佳靜老師(政大斯拉夫語系)審訂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特價 電子書: NT$ 265

    槍響前,他必須找到拯救被告的方法。 一艘遠洋漁船,承載著一樁滅門命案的祕密; 為了找出真相、伸張正義,賭上的可能是整個國家的命運

  • 特價 電子書: NT$ 234

    陳家空廢,連篇鬼話。 我們終究都活不出永靖這個小地方。 永靖對我來說,是個鬼地方, 我一輩子都想逃離。                                                        

  • 電子書: NT$ 299

    Readmoo × 聯經出版 × 聯合文學雜誌   台灣首次 Eonly 出版多向文本小說試驗計劃! 在錫爾帕夏車站訂一張車票,您將享受前所未有的小說閱讀樂趣。 《歡迎光臨錫爾帕夏車站:2021多向文本小說協作計畫》是邀請20位小說家參與的集體創作,以期共同完成一部4萬字的小說,並以「E-only...

  • 電子書: NT$ 280

    Readmoo獨家增訂版,特別收錄作者 2023 年訪台簽名問候卡。 已購買本書的讀者,請於書櫃中點選同步,即可更新。 艱難時刻的光亮之書 一間便利店,接通了我們的幸福人生 ★韓國年度最受歡迎小說,銷售破70萬冊 ★Yes24年度之書,韓國各大書店排行榜總冠軍,口碑直追《歡迎光臨夢...

  • 電子書: NT$ 196

    有關默默守護的全新短篇小說;舉重若輕,暖暖環抱的祕密故事 十個互涉的短篇小說,九個孩子的成長故事, 都與天橋和天橋上的魔術師,或某個魔幻時刻有關……。 「當我問到他們記不記得天橋上的魔術師的時候,有些人完全忘記了,還問:『天橋上真有一個魔術師嗎?』當然也有些人記得,這讓我鬆了一口氣。那...

  • 特價 電子書: NT$ 259

    柏林在哪裡我不知道, 員林的風雨我更想忘掉── 員林最後一個老處女來了, 她帶著泡麵、筆記本,和那一晚的風雨來柏林了。 *買就送《樓上的好人》電子桌布一組(含手機版、mooInk版)。購買完成後,即可下載電子桌布。

  • 特價 電子書: NT$ 246

    ★金典獎年度百萬大獎、金鼎獎得主陳思宏又一力作 ★繼回歸《鬼地方》後的自我放逐,在佛羅里達發酵一場酸臭青春

  • 出版日期:2017-10-31
    電子書: NT$ 644

    2015年曼布克獎決選小說 四個男人30年的友誼 × 一部「從回憶中存活」的冒險史詩 四個大學好友,畢業後來到紐約闖蕩, 在這個花花世界各擅勝場,也嘗盡了傷痛與歡愉……  

  • 詳細資訊

    全世界的幸福都抵不上無辜孩子的一滴淚水。

    ◎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系列作,為時代的苦難與勇氣發聲

    2015是二戰終戰70周年,2015年ISIS持續恐攻,2015年難民潮中海灘的小男孩引起全球關注,2014年俄羅斯與烏克蘭爆發危機,普丁的強人政治再次受到注目。這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亞歷塞維奇別具意義。她花費三、四年書寫,記錄超過500人的對談,收錄101篇故事。從戰爭時年僅2到15歲的孩童回憶,拼寫出一個世代的聲音,一幅不同的人性圖像。

    「當時像我們這樣的人很多,大家都在尋找自己的父母,即便父母已經死了,他們仍會繼續尋找……」

    ◎不要把我媽媽埋進坑裡。她會醒來……

    對他們來說,死亡,不是從課本上學會的,而是用他們純真的雙眼。

    二戰期間在蘇聯有100萬兒童死亡。假使透過這101個孩子的眼睛,我們是否可以看到戰爭的真相?不再是勝利與榮耀,而是瘋狂與荒謬。

    ◎我是沒有童年的人,代替童年的,是戰爭

    這裡沒有英雄、沒有名人,每個都是平凡人物,但他們的真實經歷卻比小說更驚人。即便孩子們不必上火線作戰,但在戰火中成長,在行刑者與受害者之間長大,看著俄羅斯軍人與德軍交替出現,見過無數屍體,有個孩子說他以為戰爭中只有男人會死亡,原來女人也會死。有的孩子說,戰爭在他們的想像中是一生最有意思的大事,是最大的冒險,當真正的戰爭發生在眼前,人們卻都傻了,變成了啞巴,只能瞪著恐懼的眼睛。他們的童年在戰爭裡學會挨餓、也學會祈禱,最終成了沒有童年的人。

    ◎透過戰爭我們看見人性

    書寫的內容誇越1917年到今日,如同啟示錄般的文學,用多種聲音拼貼出時代全景,精確描寫人性與社會。不只是記錄事件和事實,也是記錄人類情感的歷史。我們因此了解在事件中,人們如何思考、理解、記憶,他們相信與否,他們面對哪些希望與恐懼。亞歷塞維奇說:假如我們不去記錄,在數十年後我們會很快地忘卻,或是拒絕面對。或許我們從來不明白何謂戰爭的真實,那不是英雄主義、家國光榮,或用戰爭換取和平所能掩蓋的,唯有透過如此貼近真實的文字,才能讓我們體悟戰爭的殘酷。今日在世界各地仍舊不時發生戰爭與恐攻,處於和平地帶的我們,唯有直視這些苦難,才能面對與理解,或許才能再次喚醒人性的良知,與了解生處和平地區的我們何等幸運。

    作者簡介

    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 Святлана Аляксандраўна Алексіевіч

    1948年生,記者出身。父親是白俄羅斯人,母親是烏克蘭人。201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因為作品在國內被禁,電話被竊聽,被禁止參加任何公開活動,因此她2000年離開家鄉,受國際避難城市聯盟協助流亡歐洲其他國家。

    其作品以新文體寫成,此為諾貝爾文學獎從未出現過的體裁。這樣的寫作技巧,來自俄國口述傳統。讓世人得以看見映射眾多情感的世界,透過拼貼許多聲音,使作品介於報導文學與散文之間,是一種記錄真相的文獻文學。

    她每部作品都花費數年書寫,訪問數百人,對象跨越數個世代,從1917年到今天。可說是關於蘇維埃靈魂的長篇史詩。其描繪的人性拼圖和提出的問題,使其作品不僅是關乎蘇聯而是甚至於全體人類。

    除了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與1999年赫爾得獎,其作品獲獎無數,《戰爭中沒有女人的臉孔:二戰中女性的聲音》獲得2011波蘭安格魯斯中歐文學獎、2011波蘭理查德‧卡布辛斯基獎報導文學類。《車諾比的悲鳴》獲得2005全美書評人協會獎、1996瑞典筆會圖霍爾斯基獎。《二手時間:最後的蘇維埃》獲得2013法國文學界四大獎──法國梅迪奇獎散文類、2013德國藝文界最高榮譽──德國書商和平獎。

    媒體推薦

    王文靜/商周集團執行長

    王聰威/小說家

    王薇君/中華民國兒童權益促進協會理事長

    冬陽/小說書評人

    吳玉山/中研院院士、中研院政治所特聘研究員

    吳維寧/以色列自由作家

    何飛鵬/城邦出版集團 首席執行長

    李彥龍/中山女高歷史教師

    東年/小說家

    南方朔/文化評論人

    郝譽翔/台北教育大學語創系教授、作家

    陳仁姮/俄羅斯聖彼得堡大學歷史學博士、交通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陳文茜/文茜的世界周報主持人

    陳宜倩/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婦女新知基金會監事

    陳明莉/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

    陳昭珍/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教授兼教務長

    陳祺勳/個人意見部落格格主

    陳樂融/作家、主持人

    陳穎青/資深出版人

    郭強生/作家、教授

    張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

    張翠容/香港新聞工作者

    張鐵志/文化與政治評論作家

    莊德仁/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博士,建國中學歷史教師

    馮喬蘭/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游美惠/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黃益中/熱血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葉大華/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秘書長

    詹宏志/作家、網路家庭董事長

    蔡詩萍/台北之音台長、POP Radio節目主持人

    蔡英文/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蔡康永/主持人、作家

    歐茵西/台灣大學外文系退休教授、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系兼任教授

    劉心華/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系教授

    蕭道中/輔仁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賴盈銓/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薛化元/政治大學台史所教授

    蘇淑燕/淡江大學俄文系系主任

    【好評再三】

    「亞歷塞維奇的作品,一再向我們展示報告文學的力量,一種久違了的文體價值。《我還是想念你,媽媽》雖寫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但戰爭至今沒有停止過,最大受害者依然是孩子,他們微弱的聲音最終能夠透過作者的文字功力,變得響亮,令發動戰爭者無法迴避,同時也讓烽火兒童的面貌得以被看見,而且真實得使我們感到羞愧。」

    ——張翠容/香港新聞工作者

    「我第一次知道白俄羅斯記者作家亞歷塞維奇,乃因她得了二○一五年諾貝爾文學獎。那年,我很快找到她唯一的在台中譯本著作《車諾比的悲鳴》,訪談文字,鏤刻了車諾比核災此恨綿綿的後遺症。我被感動了,記者可以做的事,真的很多。

    終於她的四本記者眼光下的「文獻文學」作品,可以一次呈現於台灣讀者的面前了,我對台灣出版界的誠意,尤其感謝。所有的文字敘述,都有『經驗層次』與『剪裁選擇』的交錯,既是紀實也是創作。亞歷塞維奇讓世人看到了記者的良心,看到了寫作的能量,她在媒體日漸商業化、庸俗化的年代,點起一盞溫暖的燈!」

    ——蔡詩萍/台北之音台長、POP Radio節目主持人

    「她的書具有危險的力量,記錄著二十世紀的暴力、愚蠢與殘酷,讓讀者毫無冷場。」

    ——德國國家廣播電台

    「亞歷塞維奇為歷史中的灰色地帶舉起一盞明燈。」

    ——瑞典赫爾辛伯格日報

    「那有如複調音樂般的作品,為當代世人的苦難與勇氣樹立了一座紀念碑。」

    ——二〇一五諾貝爾文學獎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274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