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的被害人

德國冤案事件簿

Der Richter und sein Opfer : Wenn die Justiz sich irrt

27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6/08/3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687.6K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9351805
  • 字數: 179,999
紙本書定價:NT$ 380
電子書售價:NT$ 26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德國聯邦最高法院法官估算:德國的刑事判決很可能有四分之一是冤案!

德國是臺灣人心目中的法治先進國,人權意識也比臺灣更高,但即使在這樣的國家,誤判的冤案仍持續發生。德國聯邦最高法院的資深法官甚至推算,德國的刑事判決可能有高達四分之一是誤判!

詳細資訊

這就是比卡夫卡小說更荒謬的現實世界
 
有些人一覺醒來,世界就不一樣了。他們莫名成為嫌犯,卻走不出司法迷宮……
 
銀幕上的警探總是精采破案,然而現實世界卻沒有這麼漂亮精準。負責伸張正義的檢警司法單位經常逸離自己應該嚴守的分寸,司法系統為防止出錯而設下的層層防護機制也總是不斷出現破洞,許多人因此無辜被絞進巨大的司法齒輪當中碾碎,再也無法回復。

德國是臺灣人心目中的法治先進國,人權意識也比臺灣更高,但即使在這樣的國家,誤判的冤案仍持續發生。德國聯邦最高法院的資深法官甚至推算,德國的刑事判決可能有高達四分之一是誤判!

為什麼連德國也有這麼高的冤案比例呢?這本書舉出近幾年許多個不同類型的案子,講述它們匪夷所思的偵辦與審判過程,指出其中出現哪些關鍵錯誤,也訪問了法官與律師,以及受司法單位委託諮詢的外部鑑定人。從這樣的仔細檢視當中,可以看到冤案為何發生,或許也讓我們更加瞭解應該如何改善。

本書作者是德國《明鏡週刊》資深記者,擁有法學博士學位。他長期關心德國的人權法治狀況,這本書就是他對司法失誤問題的回應,也十分值得做為臺灣的參考。

 

作者簡介

湯瑪斯.達恩史戴特 Thomas Darnstädt

記者,法學博士,專研警察法、公民權及國際法,數十年來持續為德國《明鏡週刊》(Der Spiegel)供稿,也曾主編該刊的德國政治版數年。著有《空洞的共識:共和該怎麼重上軌道》《全球警察國家:恐攻焦慮、安全執念,以及自由的終結》《紐倫堡:一九四五年法庭上的危害人類罪》等,目前與家人住在漢堡。

譯者簡介

鄭惠芬
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校訂
朱子元
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公法組碩士
林倍伸
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刑法組碩士
 
監修
薛智仁
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助理教授

媒體推薦

名人推薦

導讀
薛智仁(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助理教授)
 
推薦序
羅秉成(臺灣冤獄平反協會理事長)
吳東牧(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製作人)

一本驚悚的寫實錄,說明了誤判是如何以及為何這麼常見。
──《柏林日報》(Berliner Zeitung
 
作者清晰易懂的一本驚悚的寫實錄,說明了誤判是如何以及為何這麼常見。
──《柏林日報》(Berliner Zeitung
 
作者清晰易懂的筆觸,讓讀者理解,司法機器的濫用與失職的法官如何對我們每一個人造成威脅。
──《訴訟觀察》(Prozessbeobachter
 
本書揭露了德國司法的錯誤及其受害者,在作者的妙筆下,讀者將被一件又一件的案例所震撼。
──《法蘭克福評論報》(Frankfurter Rundschau
 
縱放是警察畢生揮之不去的夢魘。但對被害人與法治國下的司法來說,冤案更是一場重大災難。作者文筆精采之處,就是讓世人瞭解錯誤怎麼來的。
──《每日鏡報》(Der Tagesspiegel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分享書書評

分享書書評列表(1)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892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