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經濟學人》、《金融時報》、《彭博新聞》一致好評
「席勒身為預見金融浮濫的權威分析者,
當他開口為金融辯護時,我們都應該側耳細聽。」
──馬丁·沃夫
寫給政策制定者,寫給金融工作者,更寫給即將踏入金融圈的眾多學子。席勒期待他們在專業上重拾自信和使命,在職涯裡發現定位和期許,讓金融創新成為實現美好社會藍圖的力量和契機。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行為經濟學之父,理查‧塞勒半自傳性代表作! 「塞勒博士是『行為經濟學』先驅,將心理學的研究應用於經濟學的決策分析中。他的實證研究和理論洞見,加速行為經濟學的擴展,亦為經濟研究和政策方面帶來深遠影響。」 ──2017年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 「塞勒博士研究人...
《金融時報》年度最佳商業書|《經濟學人》年度最佳新書 《紐約時報》暢銷書|亞馬遜書店國際與國家安全、國際經濟學、經濟史分類榜TOP1 全球唯一 繁體中文版獨家作者序,解析晶片法案後的美中台局勢發展 「如果有哪本書能讓所有人了解矽時代,並認知到這個時代的刺激與重要程度毫不亞於原子能時代,就是這本書了...
釣愚是全球自由市場的現象,這本書是為每個人所寫的,包括對經濟學有興趣的青少年、各年齡層的讀者群、政策制定者、經濟學教授,以及所有想要擴展人性視野的人。 ★ 2016年公理商業圖書獎經濟學金書獎 ★ 2015年英國《獨立報》最佳經濟學書 ★ 2015年 LinkedIn 最佳商業書 ★ 2...
Amazon.com商業理財分類 Top1 全球「50大商業思想家」、數位經濟之父 最新力作 《富比士》、《時代》、《華爾街日報》、金融界、科技界、創投界 一致口碑推薦 未來十年全球最值得關注的科技趨勢 改變世界與經濟舊有秩序的新力量──區塊鏈 如果…… ◆你是躍躍欲試的創...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行為金融學創始人、凱斯-席勒指數共創者 羅伯‧席勒迄今最重要的著作 開啟經濟學新領域,在訊息瘋傳、充滿不確定的時代,必懂的經濟新勢力!
新舊力量的切換互補,正是找到動員定位,創造有效擴散的關鍵 ★ 比爾‧蓋茲、理查‧布蘭森、歐普拉 一致好評 ★《金融時報》+ 麥肯錫年度最佳商業選書、「世界經濟論壇」年度選書 ★《紐約時報》書評:本書是看見新世界的最佳窗口!
▍誠品書店當月選書 ▍城邦讀書花園當月選書 ▍亞馬遜非文學類當月選書 ▍亞馬遜 2017 年年度最佳商管書 ▍《財星》雜誌當月最佳商業書籍 ▍《紐約時報》暢銷書 ▍《經濟學人》《紐約郵報》《圖書館期刊》等多家媒體推薦 ★大數據下的真實人性! ★結合《精準預測》的大量資訊分析、《異數》的敘事風格,以...
「你看待世界的方式,會限制你的視野。 科技帶來的真正機會,是擴展了人類的能力。」-Tim O’Reilly 未來,你的優勢在哪裡? 軟體科技革命教父歐萊禮顛覆你對世界的想像, 公開他如何理解與預測創新潮流的方法 給所有在AI時代力爭上游的人一套全新能力。 掌握開創誘人價值的行動法則,就是你的新機會...
《財星》(Fortune)雜誌選為「有史以來最聰明的書」(Smartest Books of All Time) 《金融時報》年度最佳商業書 《黑天鵝效應》作者塔雷伯成名之作 《隨機騙局》(更新二版) 與《黑天鵝效應》《反脆弱》並稱 解決風險與隨機問題的《不確定》三部曲 也是最淺顯易...
「席勒身為預見金融浮濫的權威分析者,
當他開口為金融辯護時,我們都應該側耳細聽。」
──馬丁·沃夫
諾貝爾獎經濟學家席勒曾兩次高瞻遠矚,預見網路泡沫和房貸泡沫的危機。而這次,他再一次展現睿智深遠的眼光,當世人仍在金融風暴的餘波裡驚懼未平,忙著為金融裹小腳時,他已在為社會對金融矯枉過正的退縮態度感到憂心。於是,他再次挺身直言,為金融正名辨義。
金融做為一門科學、一種行業和經濟創新的來源,它在社會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它如何幫助人們推動美好社會的目標?它如何能促進自由、繁榮、平等和經濟安全?我們如何能夠使金融民主化,使它進一步造福全人類?席勒認為,金融並不是社會的寄生蟲,相反地,創新開明的金融體系是文明進步社會絕不可少的基礎設施。席勒主張,與其消極限制,不如積極管理,推動金融走向公平、效率和創新。
這本書,寫給政策制定者,寫給金融工作者,更寫給即將踏入金融圈的眾多學子。席勒期待他們在專業上重拾自信和使命,在職涯裡發現定位和期許,讓金融創新成為實現美好社會藍圖的力量和契機。
作者簡介
羅伯·****席勒Robert J. Shiller
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專長為財務經濟學與行為財務學。著有《葛林史班的非理性繁榮》(Irrational Exuberance)和《次貸解方》(The Subprime Solution);前者準確預言網路公司泡沫化,後者準確預言次貸風暴。與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艾克洛夫(Geroge Akerlof)合著有《動物本能》(The Animal Spirit,天下文化出版)。現於耶魯大學任經濟學教授。
譯者簡介
林麗冠
台大中文系畢業,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碩士,譯有《誰說人是理性的》、《雪球:巴菲特傳》、《漫步華爾街》(以上合譯)、《玩具盒裡的創新》、《白地策略》、《丟掉50樣東西,找回100分人生》、《獲利的魔鬼,就躲在細節裡》(榮獲2012年金書獎)等書。
本書目錄
推薦序 有「德」才能走向金融民主化金融創新之路/吳惠林
推薦序 金融的善惡雙重性格/沈中華
平裝版序
自序
前言 金融、管理和目標
第一部 各司其職
第1章 執行長
第2章 投資經理人
第3章 銀行家
第4章 投資銀行家
第5章 抵抽貸款機構和證券化機構
第6章 交易員和做市商
第7章 保險業者
第8章 市場設計者和金融工程師
第9章 衍生金融商品供應商
第10章 律師和理財顧問
第11章 遊說團體
第12章 監管人員
第13章 會計師和稽核員
第14章 教育者
第15章 公共財融資者
第16章 穩定經濟政策制定者
第17章 信託機構和非營利組織管理者
第18章 慈善家
第二部 失落的美好許諾
第19章 金融、數學和美感
第20章 金融家、藝術家與理想主義者
第21章 冒險的衝動本能
第22章 守常與守舊
第23章 債務和槓桿
第24章 金融黑暗面的負面誘因
第25章 金融投機的重要性
第26章 投機泡沫及社會成本
第27章 不平等與不公義
第28章 慈善事業的挑戰
第29章 資本所有權的分散
第30章 昔今歷史裡的幻覺
結語 金融、權力與人性價值
各章注釋
參考書目
台大財務金融系教授 沈中華
台大財務金融系教授 李存修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吳惠林
政大財務管理系教授 周行一
共同推薦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