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的進步使人理解自由的可貴,思想的重要!
沒有《緬甸歲月》,不會出現《一九八四》和《動物農莊》
要真正讀懂《一九八四》與《動物農莊》,必須先讀《緬甸歲月》
台灣首度完整翻譯出版,全面呈現才子小說家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文學成就!
馬克吐溫:「我不見得多了解自己的書,但我懂吉卜林的作品……對我來說,它們永不顯得蒼白,而是多采多姿,永遠鮮活。」 喬治•歐威爾:「我十三歲的時候崇拜吉卜林,十七歲時討厭他,二十歲喜歡他,二十五歲鄙視他,如今則再度佩服他。」
Readmoo獨家增訂版,特別收錄作者 2023 年訪台簽名問候卡。 已購買本書的讀者,請於書櫃中點選同步,即可更新。 艱難時刻的光亮之書 一間便利店,接通了我們的幸福人生 ★韓國年度最受歡迎小說,銷售破70萬冊 ★Yes24年度之書,韓國各大書店排行榜總冠軍,口碑直追《歡迎光臨夢...
★ 吳曉樂獻聲朗讀後記〈曾經這世界有她〉 ★ 出道十年,重探初心!小說家吳曉樂以「彷彿考了四次臺大」之力寫就的重磅之作! ★ 回歸教學現場的犀利觀察,細緻重塑新世代教育的學習困局、師生互動與同儕關係。 ★ 世代怎麼複製?親子如何相殺?十年後的現在,是否依然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榮登美國《紐約時報》、法國《世界報》、日本《每日新聞》書評,來自鬼地方的小說家最新長篇。 ★鑽入深秋!告別「夏日三部曲」,陳思宏超越自我,挑戰小說技藝/記憶,任文字在眼裡造風雨。 ★一場出走法國的行旅,於回憶裡拼湊自我,在羈絆中尋覓自由,不只是柏林,巴黎也要叛逆。 ★致敬所有的女孩和LGBTQIA...
法律可以修改一百萬遍。 但是被害人只有一次程序,一次人生,一次復原的可能。 我喜歡看她們寫我的名字。 一次、兩次、三次,像訂正考卷一樣。 沒寫好,就不准穿上衣服…… ★比《八尺門的辯護人》更精彩,律師/導演/作家唐福睿,最新長篇小說 ★以法律背景、紮實田調為基,真實探討權勢性侵/性騷背後運作的性...
※ 電子書特別收錄:韓國直送,金浩然作家給台灣讀者的感謝信 ※ 在挫折中不放棄努力的人們, 今天仍為了不失去生活的動力而閃閃發光── 《不便利的便利店》作者金浩然成名代表作 笑著讀下去,不知不覺就不再感到孤單 \ 榮獲世界文學獎優秀獎 // // YES24書店小說榜盤據77...
槍響前,他必須找到拯救被告的方法。 一艘遠洋漁船,承載著一樁滅門命案的祕密; 為了找出真相、伸張正義,賭上的可能是整個國家的命運
如何演好人見人愛的皇家基友?第一守則:別被抓包! ★真人改編電影Amazon Prime Video獨家開播! ★有笑有淚、又辣又甜,最基情四射的全球熱銷話題大作! ★好讀網年度人氣大賞、三十萬讀者五星盛讚,五大書評年度最佳小說!
★《一九八四》、《動物農莊》作者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首部自傳體小說 全新中譯本
★名列《時代雜誌》「1945年後最偉大的五十位英國作家之一」
歐威爾曾作為大英帝國的警察,在殖民地緬甸生活了五年,這段生活經歷不僅成為他創作《緬甸歲月》的素材,還幫助塑造了他的文學視野。他刻畫殖民地的墮落與反思,種族歧視和身分認同,也發揮優美的文筆生動描摹熱帶風光,小至衣著,大至鄉間景色,還有衝突不止的愛恨交織,為緬甸留下了無可抹滅的歷史紀錄,鮮活擘畫了人們不該遺忘的時代。
英國木材商弗洛里不到二十歲即在緬甸工作,一開始他與其他殖民地英國人一樣,飲酒、作樂,找女人玩樂;偶爾到當時的首都仰光一趟,買些英國來的新小說,去安德遜餐廳享用包覆在冰中跨越八千英里而來的牛排與牛油,既有殖民主一般的權威,亦舒適寬鬆。那時,他還太年輕,不清楚接下來的生活會如何,無法預見接下來幾年面對孤單、無聊、腐敗的生活……
維拉斯瓦米醫師是緬甸當地人,他惹上地方官,又因為自己的黑皮膚,案情更加嚴重。他央求好友弗洛里幫他一把:只要弗洛里幫助他進入都是白人的英國俱樂部,他的地位就可獲得保護,沒人敢找他麻煩了。
弗洛里與其他英國人不同,他反感其他白人那種高高在上的態度,喜歡與當地人交朋友,還有個緬甸情婦,然而,他最痛楚的地方也在於此:他不敢直接表露自己的態度,無法在俱樂部坦言自己的主張,但他的內心深處實在見不慣這些「白人老爺」的嘴臉。
然而,維拉斯瓦米醫師對英國相當崇拜,即使被英國人痛罵千百回也無法讓他動搖。他仍以正面的態度,認為自己這樣一個印度人,屬於較劣等墮落的種族,而英國人帶來了法律、秩序與「不列顛治世」──弗洛里反駁他:「不列顛窒息,醫師,不列顛窒息才是適當的名稱。不管怎麼說,誰得到了治世的好處?只有債主和律師而已。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我們當然會維持印度的和平,但這些法治最後帶來了什麼?只有更多的銀行和監獄而已。」
弗洛里煽動的想法往往讓維拉斯瓦米醫師相當震驚,但也讓他感到相當痛快,因為這麼虔誠的信徒居然會聽到相反的禱文。為什麼弗洛里如此與眾不同,或許,這一切與他臉上的疤痕有關。弗洛里深知,與別人不同,不代表就是低人一等。
當一切悶窒無處可解時,來自巴黎的伊莉莎白吸引了弗洛里,他終於得以逃出在緬甸的寂寞生活,不再理會殖民地的做作謊言,卻沒想到,更大的悲劇正要開始了……
作者/譯者簡介
作者: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
1903-1950,本名Eric Arthur Blair,英國知名小說家、記者,寫作小說與文論,關心社會正義,反對極權,作品主要關懷下層、受控制的人們。
1903年生於印度,父親任職於當時英國殖民政府機構。1905年隨母親返回英國。1917年考進伊頓公學,1921年畢業後,由於家裡無法供給他念大學,故考取公職,到緬甸擔任殖民警察。在那裡學會說流利的緬語,並對帝國殖民主義產生反思。這段經歷也促使他寫下了《緬甸歲月》。辭去警察職務後,他做過許多不同工作,1936年底他參加西班牙內戰,此後在知名媒體寫作大量報導與評論,包括BBS Eastern Service、Observer等。2014年,在其印度出生地莫蒂哈里(Motihari),成立了首座「歐威爾博物館」。
生前共有九部作品,1945年出版的《動物農莊》與1949年出版的《一九八四》,這兩部最著名的作品奠定其大師地位,成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小說家之一,《時代》雜誌將他列為「1945年後最偉大的50位英國作家之一」。1950年病逝於倫敦。
譯者:游懿萱
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班,曾任輔仁大學兼任講師,現任實踐大學兼任講師。著有《英中筆譯》系列、《翻譯講堂》,譯有《鎂的奇蹟》、《無黏液飲食療癒法》、《人頭朝上》等書。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