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豬
0 篇書評

拱豬

第七屆「BenQ華文世界電影小說獎」得獎作品集

  • 出版日期: 2017/08/08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1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571370644
  • 字數: 231,250
紙本書定價:NT$ 380
電子書售價:NT$ 26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看見當代電影文學新浪潮!
──第七屆「BenQ華文世界電影小說獎」作品集
搜尋生命經驗與社會接地氣,反思寫出獨到的觀點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特價 電子書: NT$ 265

    槍響前,他必須找到拯救被告的方法。 一艘遠洋漁船,承載著一樁滅門命案的祕密; 為了找出真相、伸張正義,賭上的可能是整個國家的命運

  • 電子書: NT$ 250

    遭到國家背叛比遭到他人背叛更難承受,埋藏近60年的委屈與辛酸,這份傷痛該如何平復? 每年冬天,百分之九十的知更鳥會往南移棲,只有少數冒著風險留下來。如果遇上溫和的冬天,這些選擇留下來的知更鳥就可以先選好理想的築巢地點。如果牠們賭錯了,就得在寒冬中賠上性命。這個風險成敗參半,就看牠們願不願意賭一...

  • 電子書: NT$ 196

    有關默默守護的全新短篇小說;舉重若輕,暖暖環抱的祕密故事 十個互涉的短篇小說,九個孩子的成長故事, 都與天橋和天橋上的魔術師,或某個魔幻時刻有關……。 「當我問到他們記不記得天橋上的魔術師的時候,有些人完全忘記了,還問:『天橋上真有一個魔術師嗎?』當然也有些人記得,這讓我鬆了一口氣。那...

  • 電子書: NT$ 270

    這是一個關於記憶與思念、人與自然相依共生的故事── 關於短篇小說〈複眼人〉── 一個從年輕時便對蝴蝶深深癡迷的昆蟲學者,三十歲那年租船到海上追尋玉帶鳳蝶遷徙,在不同於恐懼、興奮或激動的情緒中,體驗到某種脆弱的震撼。之後,隨著駕船老者的離世,追蹤玉帶鳳蝶的念頭也消沉了下來。而在此時,一個「紫蝶...

  • 出版日期:2017-10-31
    電子書: NT$ 644

    2015年曼布克獎決選小說 四個男人30年的友誼 × 一部「從回憶中存活」的冒險史詩 四個大學好友,畢業後來到紐約闖蕩, 在這個花花世界各擅勝場,也嘗盡了傷痛與歡愉……  

  • 特價 電子書: NT$ 265

    總幹事黃國華 近未來醒世巨作 這是我們的進行式! 每天苦熬日夜顛倒,只是想有個家 心中想望的避風港,卻是政商的藏寶海灣

  • 特價 電子書: NT$ 234

    陳家空廢,連篇鬼話。 我們終究都活不出永靖這個小地方。 永靖對我來說,是個鬼地方, 我一輩子都想逃離。                                                        

  • 電子書: NT$ 266

    我要看清楚那頭大象為什麼要一直坐在那兒, 這可能是我這輩子最大的困惑。 電影《大象席地而坐》改編原著 獲第55屆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改編劇本兩大獎,並入圍金馬獎新導演等六項大獎

  • 電子書: NT$ 294

    7個關於「失去」的中短篇故事 7種人生的拋物線 「失去」不只有一種: 缺失、遺失、迷失、喪失、錯失、 散失、奪失、丟失、流失…… 它有如一種墜落,有大有小、有輕有重, 但落地之後,我們還是那個完整的自己嗎? ◎收錄李箱文學獎、金裕貞文學獎、吳永壽文學獎 得獎作 ◎收錄2021...

  • 詳細資訊

    楊翠:《拱豬》節奏感好,語言文字鮮活。特別喜歡對於母親和女兒兩個不同世界的描寫,世代價值觀明顯。有關追星的組織、邏輯語詞精到,細節掌握細膩,鮮活度非常好,題材細節掌握佳,非常到位。

    楊澤:《尼細亞之哭》以虛擬一個不存在的國度、創造新的語詞,談環境跟文明變遷議題,在後段再把議題帶往另一個方向,寫出與當代對照思考。此種設計在楊澤看來與第一屆首獎《翅鬼》類似。可見,當寫作者對於考古題有深入研究時,便有機會反應出正面影響的互文性。

    投稿作品商業性的敏銳度提升,作品文字具有一定水準  

    李志薔:「現在寫出來的類型,反應出現代年輕一輩符合跟在意的類型。」題材切入點大部分都不錯,作品亦有表達出好的概念。《繩端的海豚》是常見的霸凌題材,以羅生門的方式合理處理師生之間的黑暗之心。

    郝譽翔:《三生》對於三生解釋浪漫,有新的詮釋法,氛圍迷人;《79號公車》文學性高,讀起來很愉悅,是個好作品,但確實拍成電影很困難。

    電影小說持續堅持的軌跡,自成新興獨特類型

    鄭秉泓:在電影小說獎的投稿作品中,可窺見到寫作者在文學創作之外的參賽策略的觀察。

    小野:一種電影小說類型、甚至文本,仿佛已經慢慢成形了,相較於過去寫實文藝或精緻文學作品比較少,反而突顯了可拍性,也許這種小說叫做有電影感的小說、可拍性小說。

    【內容收錄】

    首獎/拱豬/郭爽
    貳獎/繩端的海豚/趙心馳
    參獎/尼細亞之哭/陳詠崴
    佳作/三生/溫文錦
    佳作/79號公車/郭月洲

    【故事大綱】

    首獎《拱豬》

    內陸西南省小城,破敗的工廠區。賣滷肉的下崗女工丁小莉,逼前夫伍愛國湊出給女兒讀大學用的錢。靠擺棋牌攤打「拱豬」騙錢的伍愛國,決定鋌而走險,去外省販水果賺快錢。就在他準備出發前,發現原打算做路費用的本錢,被小額貸款莊家賴賬。而辛苦攢了兩萬塊錢的丁小莉,進城時遇見了「金光黨」,被騙又被綁,最後丟掉了錢。兩人的生活陷入前所未有的絕境,與衰敗的廠區一起,馬上就要沉沒。而兩人糾葛多年的情慾關係,在嚴酷生活的逼迫前,就要變質成「槽中無食豬拱豬」的悲劇。如熱鍋上的螞蟻般備受煎熬的兩人,並不知道,他們為了這筆錢讓人生一步步走向極端的險境時,女兒伍珊卻打算悄悄離開這個家。在小城的另一頭,一場盛大的狂歡即將舉行,上千個孩子將在那裡聚集,見證與父母輩完全不同的組織歸屬與歷史誕生。在大人們看不見也看不懂的世界裡,伍珊跟那上千個「戰友」一起,經歷了數位時代的集體迷狂、金錢騙局與理想破滅。父母與孩子各自揣著自己的秘密與不堪,卻又糾葛於親情本能的愛與犧牲,不知道最劇烈的風暴即將來臨。從來是乖孩子的伍珊,這時突然帶了一個陌生人回家……

    貳獎《繩端的海豚》

    期末考後人去樓空的校園裡,一具疑似他殺的上吊屍體,引出五名具有嫌疑的留校師生。 

    是他殺?還是自殺? 

    兩名刑警抽絲剝繭,發現其死因與存在於班上的霸凌問題脫離不了關係。而留在校園的五名嫌犯,各自有著表裡不一的問題。然而,有人有動機卻沒機會,有人有機會卻沒動機。

    参獎《尼細亞之哭》

    這是個關於珈的故事。這是個關於尼細亞的故事。

    高齡九十的珈嬤從一場迷亂的夢中醒來,夢裡是她遙遠的、童年的查雅小鎮,陽光穿打樹林溫煦曼妙的光,和那早已斷了消息的兒時玩伴,爾罕。今日的珈嬤是部長之妻,日日守著偌大硬冷的美術館大廳,和那座占據整座空間的裝置藝術〈尼細亞之哭〉。〈尼細亞之哭〉從神的視角,以龐大的人造水箱詮釋著一場暴雨淹沒了整座島國的陸地,只遺留下一座山島、六座人造都市。隱隱喻著尼細亞顛沛的命運。

    回憶同步自珈嬤的傳記展開,一個平凡的女孩,自小鎮到花酒迷亂的都市,從天地萬物的啟蒙到時代的夾縫之間,面臨人事黑暗與複雜,強韌不懈的求生意志。珈經歷過傷害的恐懼、氣候的變遷,旁觀政治的輪轉遞嬗、城市中的貧與富、真實與謊言;她從聲色場所到華美的宅邸、豐饒薈萃卻空虛的人造市,有過幾段不同的愛情、友誼,溫暖與寂寞。她始終虔誠,隨著時代漂移的一生,讓她在生命的末尾,開始巡禮忖想,這一切她尋找的是什麼。

    佳作《三生》

    嘉慶年間,小說主人公「我」由於家道中落父母雙亡,遂投靠舅舅悟悲法師,出家為僧,法號「淳宇」。某日,一位清朗不俗的男子來寺報恩,悟悲法師收其為徒,法號「淳澈」。新來的師兄舉手投足甚異,引起小淳宇的好奇,在與淳澈交往過程中,淳宇逐漸發現了新師兄的秘密。領悟到師兄並非人類,並未打消淳宇的好感,他在淳澈的引領下一步一步探索前世白狐與師父悟悲的緣塵糾葛……與此同時,同寺的師兄們對淳澈愈加排擠,師父也在此時身染寒疾,意識到此事與自己有關,淳澈不得已黯然離寺。 

    幾年後,悟悲法師圓寂,由大師兄掌寺。侍奉師父多年的淳宇決定離開這個是非之地,一路上,淳宇歷經各種奇人異事,在斷橋邊與淳澈相逢。淳澈再度講起他與悟悲法師前世的故事。當年身為白狐的他,在兵荒馬亂之時於雪地救下將軍尚在繈褓中的女兒,多年之後白狐與長成女童的幼娘相遇成為忘年交,遊走在人類與狐狸世界的幼娘痛感人間的是是非非,遂出家為尼,並與白狐約定三生三世互為師徒。瞭解到師父與白狐的故事,淳宇追隨淳澈踏上尋找師父的旅程。

    佳作《79號公車》

    他們在一場嘈雜的聚會上第一次遇見,都喝醉了。他端著酒杯徑直走向她,他說他平時很沉默,而今天大概是對她講了一年的話,然後吻了她。在酒後結束後,她非常醉,朦朧中看著他坐上了79號公車走了。第二天,她問了聚會上她認識的所有人,但是沒有人認識他。從那以後,她開始了尋找,等待79號公車上他的出現。她不是純情少女,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有點混的女孩,但是這個青澀的男生的吻,不知道為什麼讓她難以忘記,讓她覺得非找到他不可。 

    在尋找的這一主線中,穿插了兩條複線。一個是她跟她的男朋友A的線,一個是她爸爸的線。A是那種男人,那種混凝土一樣的男人。他總是悲壯地想像自己是一個懷著屬於上個時代的熱忱的行李袋,被莫名拋到了這個時代,然後被貼上「無用」的標籤,嘩啦一下倒進時代的垃圾箱。而她的爸爸,是一個想用自己的哲學拯救世界的哲學教授。不像A一樣覺得自己是個被丟進時代垃圾場的垃圾,他覺得這個時代是個垃圾場,而自己與少數人一道,是負責清理這個垃圾場的偉大清潔工。所以本篇也會講述這兩個男人不同的幻滅,講述這些人的生命如何慢慢地交織在一起,講述時代的緩慢改變對他們造成的巨大但不易覺察的影響。

    作者簡介

    首獎《拱豬》郭爽

    郭爽,女,1984年出生於貴州。畢業於廈門大學中文系。曾任職於南方都市報。出版故事集《親愛的米亞》(2013)。小說、随筆見於《作家》、《山花》、《上海文學》等刊物。2015年獲德國羅伯特•博世基金會「無界行者」創作獎學金,赴德寫作。現居廣州。

    貳獎《繩端的海豚》趙心馳

    趙心馳,女,1982年生,桃園人,宜蘭大學園藝系畢業,喜歡文字、喜歡電影、喜歡貓。畢生將「能躺著就不坐著,能坐著就別站著」奉為真理,入圍過105年優良劇本獎,目前尚在文字界努力耕耘中。

    參獎《尼細亞之哭》陳詠崴

    陳詠崴,男,1994年生,高雄人,政大企管系畢,174T社會役在勤中。曾獲教育部文藝獎、蘭陽文學獎、桃城文學獎等若干,社論散見網路媒體。挑食之人,一天能夠喝掉三杯飲料,運動量不足,還沒有做好生涯規劃。

    佳作《三生》溫文錦

    溫文錦,女,1982年生於廣東梅州,現居廣州,從事編劇工作。2004年開始寫詩,2014年開始小說創作,作品散見於《今天》、《天南》、《青年文學》等文學刊物。著有詩集《當菩薩還是少女時》。作品《西貢往事》獲第五屆「BenQ華文世界電影小說獎」貳獎。

    佳作《79號公車》郭月洲

    郭月洲,女,1995年生,北京人,現在就讀於東海大學哲學系。從16歲起開始寫詩,目前寫了一百多首詩。從很早的時候起就喜歡讀小說,尤其喜歡黑塞和莒哈絲。最想做的事就是寫一部滿意的小說。
     

    媒體推薦


    【聯合推薦】

    小野(作家/編劇)
    宇文正(作家)
    何致和(小說家)
    吳鈞堯(作家)
    李志薔(導演)
    李維菁(小說家)
    言叔夏(作家)
    周芬伶(作家)
    林靖傑(導演)
    耿一偉(台北藝術節藝術總監)
    袁瓊瓊(作家/編劇)
    郝譽翔(作家)
    陳雪(小說家)
    黃崇凱(作家)
    楊翠(作家)
    楊澤(詩人)
    劉梓潔(作家/編劇)
    蔡國榮(義守大學副教授/中華編劇協會理事長)
    鄭秉泓(影評人)
    鄭芬芬(導演)
    黎煥雄(詩人/導演)
    駱以軍(小說家)
    魏德聖(導演)

    名人推薦

    《拱豬》

    少女的青春成長,往往總是帶著傷懷,帶著文藝氣息,甚至偶爾帶著無病呻吟或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似是而非的疼痛感,可是那些疼痛感很少經得起考驗。《拱豬》中的少女,活在內陸偏遠的小城,面對現實和網路的世界,她的成長有了撕裂、也有了期待,一如預想的,期待落空,回到現實,可是無論青春多麼傷人,成長多麼疼痛,我們仍看到母女之間粗魯下的真情,仍看到少女對未來的想望,讓我們忍不住想疼惜這個少女,想呵護這個家庭。『拱豬』一文,幽默、荒誕、隱喻、情懷兼而有之,對人物觀察入微、刻劃細膩,語言文字的運用不因地域的關係而產生隔閡感,建構了足夠的想像空間,擺脫都市文學中貧富兩極化的蒼白面貌,帶領我們認識了網路到達不了的人心。──鄭芬芬(作家)

    《繩端的海豚》

    看似一般的學校霸凌故事,卻用了出乎意料之外的情節和觀點,巧妙的把台灣社會目前的現況全都呈現了出來:流浪老師的心酸、卑微和討好,最後竟然在學生自殺現場動了手腳。沒有人性、冷血卻又令人同情。世故的孩子世界更直指台灣的教育現場和社會階級。是非常適合當下的拍片劇本,希望有人看中之後立刻拍攝。──小野(作家/編劇)

    《尼細亞之哭》

    寫困在澇中的虛構國家尼細亞,為他們造文字與神話,如一隱喻,藉烏有之邦投射現實,奇幻中有真實感,因而多了一些深度與文學性,投射而出臺灣或現代文明的困境,企圖遠大,主題宏偉,場景的搭設具體真實,作者的文字與想像力卓越。──周芬伶(作家)

    《三生》

    這篇小說美如絹畫,寫山中僧寺裡三個人物間,纏繞三世的因緣故事,用筆古典含蓄,人物間對話時,那壓抑隱藏在僧侶空寂話語後的莫名情意,惘惘威脅,懸掛之念,彷彿光陰的流動。寫到亂世中人狐幻化的場景,也是美如聊齋;寫到死亡、緣法、流離之哀、人世如幻夢,皆有其回饋進這三世傳奇的感悟。山中景色描寫,讓人想到川端的<山之音>。──駱以軍(作家)

    《79號公車》

    作者捕捉現代人意識的吉光片羽有非常敏銳的能力,纖毫之間皆可創發出獨到的觀看,透過精準的文字,同時賦予意識與文字雙重的鮮活意象,不時閃現令人讚嘆的佳句。但通篇缺乏較為主要的戲劇動作,角色的描述,以及意識流的議論,成為通篇的主體,令人擔心改編成一部電影的潛力。當然,假若撇開我們對一般劇情片的主流認知,更大膽而解放地看待「敘事」這件事,這篇小說也很有潛力改編成一部有意思的前衛實驗電影。不管是分章節,或意識流的拼貼,再把小說中非常有感的佳句變成旁白來運用,不是沒有機會拍出法國新浪潮時代那些音畫破碎分離卻直扣現代人心靈的大膽前衛電影。又或者保守一點,也不是沒有機會拍出類似王家衛電影的風韻。──林靖傑(導演)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9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