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貌岸然集》共三十四篇,包括電話亭、廁所、升學家,及官場文化等主題。
《大愚若智集》共三十四篇,收柏楊對其時亞洲影展、墜機賠償事件、東京世運、銀行,以及賀年卡的想法和意見,其中亞洲影展和墜機賠償事件所論一大主題在於「西崽」。
《堡壘集》共五十二篇。本書主要論述男女婚姻的種種現象與問題。「社會是一個戰場,家庭則是一個堡壘」,「愛情的本質是自私的,也是不合乎邏輯的,同時也是虛榮的焉。」故有「座右鏡」及「摘麥穗」之妙喻。
《道貌岸然集》共三十四篇,包括電話亭、廁所、升學家,及官場文化等主題。
承繼以往,柏楊又陳述了若干官場文化的特質。「影鐘學」,指部屬跟隨上司唱和,不辨是非,「『影鐘學』──也可從俗之名曰『聽話學』,博大淵深,與『一臉忠貞學』有互相發明之處,融會貫通之後,可無敵於官場也。」又有「奇響學」,指拍人馬屁,或「自己的馬屁被人拍」;「顏陳症」、「朝琴路」等現象,亦有異曲同工之妙。而當官員惡形惡狀,小百姓又該如何因應?柏楊發明了一種「毛坑學」,當官崽道貌岸然,訓誨不已時,「你應對該官崽或該聖崽仔細打量一番,想像其拉屎時所擺出來的種種奇妙姿勢,……。」
抨擊官場文化最烈的〈「的」和「家」〉一文指出:「中國知識份子的唯一出路是做官,除了做官,沒有別的方法可以使自己安富尊榮,於是遂成為一種惡性循環,做官的目的為了發財,而發財的目的又是為了做官,一個知識份子一旦做不上官,就四大皆空,……。」「……但非官的行業,其賤如故,於是除『官』之外無人才,從事非官以外的行業,頂了不起,只能成為『的』,而不能成為『家』。」精闢的分析直指世人對於「做官」的迷思,與書名「道貌岸然」所指稱聖崽官崽的假道學,解除了人們思考的魔障。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