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本書定價:NT$ 472
電子書售價:NT$ 352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原創先鋒——粵曲人的流行曲調創作》可說是黃志華對《早期香港粵語流行曲(1950-1974)》的修訂版,重點放在「粵曲人的流行曲調創作」這個課題上。兩書相隔十多年,隨着不少史料「出土」,讓很多史實得以在本書中作更清晰的敘說。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4.6
電子書: NT$
315
【台日同步出版,坂本龍一最後親校作品】
創作,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世界級的音樂家.人生的精彩終章
從《音樂使人自由》到《我還能再看到幾次滿月?》,以文字為樂器書寫留給後世的決定性自傳。
4.5
出版日期:2023-07-28
電子書: NT$
336
一個不會任何樂器,也不懂得使用錄音控台的人,
卻能贏得八座葛萊美獎,被歐美音樂界的巨星視為「傳奇」。
我不懂音樂,但我很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
────《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作者 里克・魯賓
4.6
電子書: NT$
266
國際知名音樂家坂本龍一第一部正式自傳。
親身敘述前半生,不斷迴盪在生命中的音樂。
全書選錄自歷時2年又2個月的長篇專訪。
小時候,我就感到非常納悶,人怎麼會知道自己「將來要做什麼」。——坂本龍一
5
電子書: NT$
336
蕾瑟藉由按時序逐一帶入的十五首四重奏建構了精彩的敘事,帶著讀者走過形塑了生活在20世紀的蕭士塔高維契,其獨特而指標性的人生諸多個人、政治和職業事件。藉由串起與作曲家的朋友、家人及同事的訪談,以及和演奏過這些四重奏的當代音樂家的對話,蕾瑟為蕭士塔高維契身為人及身為音樂家提供了新的視角。
5
電子書: NT$
330
巴赫。卡薩爾斯。橫跨三個世紀,一場音樂史詩的探索之旅
《經濟學人》:讀完這本書,你將從此對大提琴另眼相看!
張正傑、焦元溥、劉岠渭等大師級老師強力推薦。
5
電子書: NT$
299
葛萊美獎得主、Wilco樂團主唱傑夫・特維迪傾囊相授,創作者都受用的40年創作心法、文字練習及旋律建議,揭開創作的神秘面紗,帶領讀者寫出屬於自己的一首歌。
4.5
電子書: NT$
350
1930年代,臺灣的唱片工業開始成長,唱片公司也紛紛成立,透過各地的「小賣店」,展示了各類型唱片;之後又配合著電影、無線電臺的發展,讓歌曲傳播出去。我們所熟知的歌曲〈望春風〉、〈雨夜花〉、〈心酸酸〉、〈青春嶺〉……就這樣被傳唱下來。
本書作者是臺灣挖掘留聲機唱片的先驅。多年來,他從唱片收藏家跨足到...
4.7
出版日期:2011-07-15
電子書: NT$
248
黃霑是香港著名作曲家、填詞人,作品逾千首。他的詞作題材廣泛,情愛、武俠、家國皆得心應手,情感濃烈、坦率奔放;使用文言、白話、方言夾雜的「三及第」文體,風格鮮明。縱橫廣告界多年,黃霑深諳一語中的的重要,寫下大量易記易唱、一聽難忘的歌詞,對推動粵語音樂文化貢獻極大。
出版日期:0007-11-15
電子書: NT$
248
本書分為八章,以盧國沾的人生經歷與盧詞誕生前的歷史背景為引子,詳述盧氏的創作歷程、填詞理論及所用技法,並創新地以《人間詞話》與盧詞的「賦情」筆法對照;書中列舉大量詞作,輔以詳盡點評,並引錄文化人及詞人的相關評論以供參照,全面而有系統地分析盧國沾作品的內容、特色及成就,肯定他對流行歌詞與香港樂壇的重大...
出版日期:2011-07-15
電子書: NT$
248
本書分為六大主題,全面研究鄭國江寫初戀情懷、愛情、勵志、兒歌、自然、哲理的作品的不同面貌。各個主題以詞作為單位,精選三十首膾炙人口或具研究價值的鄭詞,深度分析它們的社會背景、內容、寓意、修辭技巧等。作者參考大量文化理論和古典詩詞,分析歌詞以外也不時提出一些疑問與解答,為讀者提供新的思考角度。
4
電子書: NT$
385
完整教程╳實戰技巧╳豐富範例
只要調整和弦,就可以讓樂曲增添情感、閃閃發亮!
4.5
電子書: NT$
315
★ 坂本龍一長達十年的深刻思想紀錄,絕無僅有的珍貴集結。
★ 256則訪談全收錄,毫無保留、全面剖析教授的音樂世界。
★ 深入坂本龍一的哲思,討論範圍極廣,緊扣時代脈搏。
★ 「反傳記」書寫體,呈現坂本龍一最真實、直接的話語&思緒。
★ 繁中版沿用坂本龍一御用設計師中島英樹原版書衣,極具收藏...
電子書: NT$
576
從數百次失敗,如何成功走出一條暢銷、受獎無數的音樂路?
殘酷舞台上,「贏了增加信心,輸了也要變成經驗」——島崎貴光
4.5
電子書: NT$
336
●第一本電影配樂解密書●
帶你深入導聆賞析,那些年我們最愛的難忘旋律
4.3
電子書: NT$
419
跟隨村上春樹的喜好 享受古典樂收藏的美好
本書收錄100篇、486枚唱片關於曲目、演奏家、版本、封面設計
親自挑選收藏唱片 完整介紹
「老唱片棲宿著只有黑膠唱片才有的氛圍。
這氛圍有如充滿鄉土氣息的溫泉,從深處逐漸療癒我的心。」
「人生啊,到頭來不過就是聚積著沒什麼意義的偏見。」
5
電子書: NT$
350
★這是寫給愛樂者的大腦科學,也是寫給認真聆樂者的音樂心理學+實用社會學
★從聽見到覺察,重新認識音樂的內涵
★音樂猶如一帖良藥,
可以凝聚人心
可以振作精神
可以紓解壓力
更可以治癒我們內心深處的靈魂
4.8
特價
電子書: NT$
325
超過40萬訂閱人氣YouTuber
收錄歷年來在YouTube頻道「NiceChord 好和弦」
最受歡迎的80道音樂主題
不管你是做音樂的人,還是聽音樂的人──
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然後把台灣的音樂變得更好吧!
4.7
電子書: NT$
358
焦元溥繼《聽見蕭邦》後,睽違四年新作──《樂之本事》!張懸設計統籌!
愛和音樂是最美的同義詞
穿越古典樂的迷思高牆
你將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主題曲
5
電子書: NT$
350
Amazon長青暢銷的全方位音樂指南
愛樂朋友圈口耳相傳的床頭讀本
你覺得自己喜歡音樂,但總是不得其門而入嗎?
你小時候學過鋼琴、小提琴打擊樂器,但始終搞不清音樂噪音有什麼不同嗎?
你喜歡唱歌,很大聲而且五音不全,該怎麼把握旋律、節奏與音準呢……
就讓這本出自物理博士的作品,導你航...
5
電子書: NT$
208
愛音樂的您,想寫一首自己的歌,卻無從入手?那您可以從以下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此書旨在提供流行音樂作曲所需的基礎理論知識,包括全套流行音樂創作之理論精髓。
其重點概念以點列、中英對照的形式陳述,清晰及深入淺出的內容務求讓讀者更易於理解及閱讀。
4.7
電子書: NT$
435
★金鼎獎作者洪芳怡繼《曲盤開出一蕊花》後又一重磅作品
★以歌曲為本位,全方位導聆上百首戰後經典臺語流行歌
★以深夜廣播節目概念精心企畫,讀字聞聲,欲罷不能
★金蝶獎設計師黃子欽操刀設計前導音樂概念專輯,驚豔呈現
4.6
電子書: NT$
224
寫過紐約,走過世界,陳德政這次將書寫的座標安置回孕育他的島嶼,回望了那個啟蒙他的時代,也回溯了一代人共同的成長經驗。他在記憶的迷宮裡穿行,重訪一個個重要的生命現場——也許是一場神祕的集會,一卷失蹤多年的卡帶,一位殞落的英雄或是一名早逝的歌手,也許是一個從此失去聯絡的朋友。
這是一本寫...
電子書: NT$
910
一句經典對白,
足以撼動觀眾的心靈,化剎那為永恆。
在無數好萊塢電影導演眼中,
對白就是凝聚情緒和駕馭劇情的一切。
詳細資訊
《原創先鋒——粵曲人的流行曲調創作》可說是黃志華對《早期香港粵語流行曲(1950-1974)》的修訂版,重點放在「粵曲人的流行曲調創作」這個課題上。兩書相隔十多年,隨着不少史料「出土」,讓很多史實得以在本書中作更清晰的敘說。
本書分為兩部分。在「上篇:歷史脈絡」中,作者全面探討三十至七十年代香港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演變,從三十年代出現的新體歌與電影歌曲、四十年代的國粵語歌曲的分野、五十年代正式登場的粵語時代曲、六十年代粵語歌地位的低落,談到七十年代粵語歌的振興;在「下篇:作品研究」中,作者分析流行曲常用的「AABA」與「通體」曲式,探討判斷歌曲是否屬於流行曲的準則;又分析當年音樂創作者使用的技法與作品風格,肯定他們的創新與嘗試精神。書末附有大量歌譜及增補資料,極具參考價值。
目錄列表
目錄- 封面頁
- 書名頁
- 版權頁
- 作者簡介
- 自序
- 緒言
- 上篇 歷史脈絡
- 第一章 三十年代的新體歌與電影歌曲
- 1.1 陳剪娜與何理梨
- 1.2 另一新月唱片新曲類歌手黃壽年
- 1.3 「粵曲人」與西化
- 1.4 電影歌曲《兒安眠》、《凱旋歌》和《抗日歌》
- 1.5 音樂社與電台播音的熱潮
- 第二章 四十年代的電影歌曲及其他
- 2.1 國語粵語階級分野隱然可見
- 2.2 《胡不歸》與《紅豆曲》
- 2.3 幻景新歌與精神音樂
- 2.4 向歌曲借勢的戰後首部香港粵語片《郎歸晚》
- 2.5 粵語周璇小燕飛
- 2.6 白燕、張活游也要唱粵曲風味的電影插曲
- 2.7 《蝴蝶夫人》兩插曲
- 2.8 自撰小曲的風氣
- 第三章 五十年代:粵語時代曲正式登場
- 3.1 被小覷的歌曲,儼如棄兒
- 3.2 首批粵語時代曲唱片
- 3.3 既唱粵語時代曲又唱國語時代曲的白英
- 3.4 「粵語時代曲」不乏原創作品
- 3.5 星馬歌手初襲港
- 3.6 傳俗不傳雅
- 3.7 五十年代的粵語流行金曲及相關現象
- 3.8 從粵語電影歌曲角度看
- 第四章 六十年代:粵語歌地位雪上加霜
- 4.1 當國語時代曲人寫地位低的粵語電影歌
- 4.2 不設粵語流行曲組的星島業餘歌唱大賽
- 4.3 和聲唱片對粵語歌原創的堅持
- 4.4 粵語廣告歌曲
- 4.5 商台念慈菴晚會與廣播劇歌曲
- 4.6 到六十年代中期仍流行的《情侶山歌》
- 4.7 披頭四、英文band潮與鄧寄塵、呂紅
- 4.8 叛逆者人亦叛逆之:上官流雲《一心想玉人》
- 4.9 六十年代的粵語流行金曲及相關現象
- 4.10 粵語電影歌曲諸現象
- 4.11 姚蘇蓉vs.鄭錦昌
- 第五章 七十年代:粵語歌振興復稱雄
- 5.1 到戲院看歌藝團的日子
- 5.2 振興前夜風起雲湧
- 5.3 《七十二家房客》與粵語歌發展
- 5.4 歌曲版本眾多現象的背後
- 5.5 振興的里程碑:《啼笑因緣》與《鬼馬雙星》
- 5.6 顧嘉煇稱雄之路
- 5.7 粵語歌振興第三波:溫拿《大家樂》
- 5.8 七十年代中期英語勢力仍強大
- 5.9 麗的與佳視的電視劇歌曲
- 5.10 林子祥的「屈就」事件
- 5.11 七十年代後期的粵語電影歌曲
- 5.12 東洋風、民謠風與台灣校園民歌風
- 5.13 「粵曲人」的殘餘影響
- 下篇 作品研究
- 第六章 符合AABA曲式的五、六十年代原創粵語歌
- 6.1 八位「粵曲人」曾用AABA,但一般仍偏愛通體曲式
- 6.2 「粵曲人」的實驗與西化嘗試
- 第七章 曾轉化成粵語流行曲的一批原創小曲
- 7.1 十一首據詞譜曲精品,首首曾成流行曲
- 7.2 原創小曲能跨界成流行曲的因素(1):文化及曲詞上的因素
- 7.3 原創小曲能跨界成流行曲的因素(2):旋律因素
- 7.4 乙反調小曲流行化的實踐
- 7.5 外一篇:《情侶山歌》
- 第八章 六、七十年代「粵曲人」的影視歌創作
- 8.1 六十年代「粵曲人」電影歌曲創作概述
- 8.2 潘焯作品及其他武俠片歌曲
- 8.3 現代背景與女殺手系列歌曲
- 8.4 「粵曲人」在七十年代寫的電視歌
- 第九章 受「粵曲人」影響的「非粵曲人」歌曲創作
- 9.1 國語時代曲人的先詞後曲作品
- 9.2 于粦的先詞後曲作品
- 9.3 冼華與顧嘉煇的先詞後曲作品
- 9.4 許冠傑、黃霑和陳健義的先詞後曲作品
- 9.5 黎小田的先詞後曲作品
- 第十章 結語
- 10.1 減法論與粵語歌三、四十年代的「不發展」期
- 10.2 在殖民教育與西方流行文化夾擊下的六、七十年代
- 10.3 流行曲界應多試先詞後曲創作模式
- 10.4 簡短的總結
- 附錄
- 附錄1 粵語時代曲唱片出版日期考
- 附錄2 採用AABA曲式創作的五、六十年代原創粵語歌曲調集
- 附錄3 曾轉化成粵語流行曲的一批原創小曲
- 附錄4.1 六十年代粵語片原創歌曲選
- 附錄4.2 「粵曲人」於七十年代寫的電視歌
- 附錄5 「非粵曲人」的先詞後曲作品
- 附錄6 粵語流行曲發展年表(1930-1979)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