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周年精選復刻】
「青春是一場從未落幕的獨角戲。」──郭強生
校園文學經典,三十年後重磅再現!
青春不曾幻滅,是我們自以為懂得了這個世界
總是誠實面對生命的郭強生,
在十八歲那年提筆,為自己與那個時代,留下了如此無雜質的成長書寫。
這樣的一個男孩,如何面對壓抑與寂寞?如何去愛?
又如何預知了屬於他的文學人生?
槍響前,他必須找到拯救被告的方法。 一艘遠洋漁船,承載著一樁滅門命案的祕密; 為了找出真相、伸張正義,賭上的可能是整個國家的命運
◎電子書附錄作者親自朗讀〈有伴〉 《甜蜜與卑微》如同一部文學紀錄片,洗染鄉愁的慈悲,銘刻你我的成長史。 從小說家個人文學路上的啟程、流轉與歸返中,窺見同代人四十年來的轉折與追尋。
2015年曼布克獎決選小說 四個男人30年的友誼 × 一部「從回憶中存活」的冒險史詩 四個大學好友,畢業後來到紐約闖蕩, 在這個花花世界各擅勝場,也嘗盡了傷痛與歡愉……
公視時代生活劇《茶金》小說 直擊一九五○年代臺灣茶葉商戰內幕 *最晦暗的局勢,最輝煌的榮耀──臺灣茶金歲月的故事 *史上最惡通膨時期的臺灣商戰秘辛,勾勒「四萬換一塊」時代背景下的營生之道。 *重現一九五○年代臺灣最大茶廠,人情與物業的風華絕代。
《濁流三部曲》是台灣大河小說的源頭,作者細膩的描繪自身的經歷與時代鉅變下的風景,其中也有纏綿的愛情,形成視野寬闊的巨著。是書寫民族苦難的史詩,更可以讓許多新一代的讀者回顧父祖輩那段充滿心酸、屈辱、迷惘,卻又隱約摸索企盼未來的時代。 《濁流三部曲》的出現,不僅一舉打破了日治以來台灣小說創作的侷促...
★長篇小說《斷代》前身,性別的啟蒙,初戀的迷惘,成長的跌撞,一九八○年代的我們……
純真的最後一哩路上,誰曾經勇敢承諾?
★純摯筆法留下專屬於上世紀的浪漫瘀傷。羞澀軟殼下,某種蠢動正不斷破隙而出,對照今日遍地開花的情感論述,本書是無可忽視的世代迴聲。
王德威、凌性傑 專文作序
王盛弘、林俊穎、侯文詠、孫梓評、馬翊航、張曼娟、張維中、陳栢青、盛浩偉、駱以軍、聶永真──深情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序)
「大專聯考果真成為人生寄託的終點;校園中的眉目傳情像煞地老天荒的前奏;一頓飯局,一位新老師的亮相都是生命中的傳奇。郭強生顯然好生體驗了青春期將盡的一刻,寫下或誇張、或感傷、或荒唐的點點滴滴。」──王德威
「每一個世代的年輕讀者可以在《作伴》裡瞥見自己的心情,從別人的故事裡察覺青春的難題。所謂成長,大概相當接近劫後餘生的概念。過得去的與過不去的,從來也就只有自己知道。」──凌性傑
◎內容簡介
青春不曾幻滅,是我們自以為懂得了這個世界
總是誠實面對生命的郭強生,
在十八歲那年提筆,為自己與那個時代,留下了如此無雜質的成長書寫。
這樣的一個男孩,如何面對壓抑與寂寞?如何去愛?
又如何預知了屬於他的文學人生?
「對愛的諸般面貌,不論是同性戀或異性戀,
都只能用生命去驗證,沒有簡單的公式。」──郭強生
被菸絲纏繞的氤氳時光,黑板上日日削減的倒數日期。
小小的喜歡、小小的嫉妒與傷心,
混入教室蒸騰的汗與制服縐褶裡,成了他們每一吋呼吸。
各種心緒不斷放大、再放大,
鼓脹於情感對峙間,刺破於聯考與時代禁忌下……
若是一抹嘆息一滴淚就是整個世界了,
那麼自高中升上大學、從羞赧走向世故的他們,
畢了業、失了戀,
接下來還有哪兒可去呢?
「如果這本書還有什麼可以感動我自己的,那就是書裡呈現出的那種熱烈的生活,真心全意地在看世界,以及愛自己周圍的人。」補習街外的等待、租屋處的自作多情、高三下如赤子般的絮語,在作者真誠又夾帶一絲迷茫的書寫下款款延展開來。點根菸是心情的一部份,無關品德教養,每一個青春轉折都真實得令人心痛;心痛但也過癮,那些瑰奇纖敏、或婉轉或澎派的紙上內心戲,當我們成長後再次回眸;是那麼無可替代,卻也不可能複製重來了……
◎精選摘文
「我要記住我十七歲這最後一滴眼淚,我跟自己說。我會永遠記住這一刻,幾萬人在吶喊與悚叫聲中,懷著期待緊張,共同等候八七與八八交會的一瞬,這種複雜而奇妙的感覺……再見了,一九八七,再見了!」〈傷心時不要跳舞〉
「明明他每天還背著書包來學校,裡面裝的全是高中的書,連課桌椅都還是原來的那一張。再過十天,十天吧──他一咬唇,我還不算畢業,再等十天吧!他一直是這樣想,沒有痛苦,只有涼涼的孤單。」〈高三之外〉
「他忽然很想哼那首〈再見女郎〉,可是發現自己不知道歌詞,而且似乎自己也還不夠那個資格──實在稱不上一個愛情故事啊,可是卻已經有了個隆重的結局……到底別人的初戀是如何起頭的呢?」〈最後一次初戀〉
作者簡介
郭強生
2018年 〈罪人〉獲九歌年度小說獎
2017年 《我將前往的遠方》獲金石堂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獎
2016年 《何不認真來悲傷》獲開卷年度好書獎、金鼎獎、台灣文學金典獎
2015年 《斷代》入圍台北書展大獎
2013年 《惑鄉之人》獲金鼎獎
2010年 《夜行之子》入圍台北書展大獎
.....
1991年 《給我一顆星星》獲文建會劇本創作首獎
1990年 《非關男女》獲時報文學戲劇首獎
.....
1986年 《作伴》出版,進入文壇
十六歲便在聯合副刊發表第一篇小說,從沒想到能夠一路寫到今天。
台大畢業後,在美國紐約大學NYU取得戲劇博士學位,回台任教創立台灣第一間文學創作研究所。
如今的他是學者,教授,作家,劇場編導,還是多次入圍金鐘獎的廣播人。
天真又認真的牡羊座,沒有臉書,非常低調,只想好好生活與寫作。
對於處女作重新問世,他的反應只有:真的已經三十年了嗎?
相關著作:《作伴(青春經典,三十周年精選復刻版)》《斷代》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