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生態如此奧義複雜,他就是有本事轉化成清新雋永的選修課。
消化了生硬的科學知識,加諸細膩的觀察體驗,透過溫情流暢的文字,記錄探討台灣的二十多種動物,包括倍受矚目的石虎、白鶴、黑面琵鷺等,以及尋常的麻雀、蝸牛……
自然是劉克襄永遠樂在其中的選修課。
只有上帝才能讓草莓變得更完美,但上帝也沒有這麼做,因為草莓已經很完美了。 1851年春,梭羅以表格列出每一季要觀察的植物和自然現象,他閱讀植物學家的著作,師法自然觀察技術,展開他長期的記錄,梭羅曾說:「我的天職就是不斷在大自然中發現上帝的存在。」1859年秋,梭羅提筆開始寫《野果》,然而臨終前...
獻給這個世代的探詢之書 Podcast《世代登出》共同主持人.高可芯.首部散文集 “當我焦慮於我什麼都不是, 卻也著迷於我什麼都可能是。” 可芯以誠實的書寫,對急於探索一切可能性、卻也迷失方向的自己,發出永無止盡的叩問。她著迷於年輕生命擁有的尚未定型,卻也焦慮著已經和最好的時光擦身而...
「人生」帶給他傷痕;「山」卻給了他力量 從山林起源、登山危機,寫一本與山的相處之道。 那些他吃過的虧、學會的經驗、和台灣山岳的迷人傳說與歷史故事。 從淺到深,分享給每一位登山初心者。
真正的散步者像蜿蜒的河流, 尋找著通往大海的捷徑。 找到做為人的生命平衡點 環境運動中最重要的經典之作 發行160年紀念全新中譯本 梭羅翻閱最多的精彩講稿文章
「我知道什麼是始終如一。我知道我就是要走中醫這條路,並且堅持下去。我不相信天上掉下來的,我一直很努力,我也只相信努力。」
誠品、博客來、金石堂心理勵志類暢銷作家.阿飛 最新作品 甘於平凡,也是一種強大 想要慢下來時,就緩步前行; 想要遠離人群,就一個人生活; 人生需要留白,不必非得填滿, 只要真切地喜歡現在的自己,什麼樣的日子都不算虛度。
「一個人孤獨老去我不怕, 我害怕,到老都不知道怎麼面對孤獨。」──威廉 五十篇作為時光寶藏的散文, 書寫著一人生活的悠然自在、心沉意定。 獨挑大梁的獨角戲,結局一定很幸福。
一聲鳴叫,一片落葉,總是比咫尺旁人的形色更能觸動劉克襄的五感雷達。
他一直在自然的路上耕耘、學習。
一九九二年書寫〈最後的黑面舞者〉,引發大眾對稀有鳥類黑面琵鷺的認識與關心。現今再寫黑面琵鷺,不見激越的詰問,爬梳重點落在保育有成的欣慰、經營管理的難題。此般轉變正是這本書的寫照。
他消化了生硬的科學知識,加諸細膩的觀察體驗,透過溫情流暢的文字,記錄探討台灣的二十多種動物,包括倍受矚目的石虎、白鶴、黑面琵鷺等,以及尋常的麻雀、蝸牛……
自然是劉克襄永遠樂在其中的選修課。
全書內容清新雋永,感性又理性。除了個別的動物生態,也探索了六大主題:稀有種的保育考驗、拓展到都市棲息的鳥類、共生共榮的難題、動物行為的觀察、人類造成的動物危機、鄉野變遷下的動物命運。
每篇文末更貼心小寫動物的基本資料和焦點議題,同時留神提點近年新興的相關公民科學網站。即便是門外漢,也可以為自然生態貢獻知識力量。
作者簡介
劉克襄
生態系自然人。日行性,習於晨間慢跑。棲息於台北或台中,喜出沒於山徑、鄉鎮、菜市場。勇於嚐百草,知覺敏銳。擅長在城市感受自然端倪,在日常發掘溫情興致。寫作不輟,熱衷繪圖。現職中央通訊社董事長,窗口鳥友為麻雀、斑鳩和八哥。
追蹤網頁:www.facebook.com/avian007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