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尤豐喜和阿山前後二代,見證台灣電影史的潮起潮落,作者楊麗玲運用紀實、寫實、魔幻的小說手法,加上神鬼靈異、大量史料,包含歌仔戲的起源、台語片的風光,到新電影的崛起,道盡台灣電影的興衰。
這本書是寫給不看戲的人看的,章詒和著墨在於人,而非藝。 這些藝人久歷世故,多少帶著一點勢力,但他們又都能在衣食勞碌之中,存留一份真情。這也是最可貴的地方。 ◎淋漓描寫梨園往事的暢銷文學經典,2007年遭中國當局查禁 ◎2006年中國十大人氣、社科圖書榜第四名 ◎余英時 封面題字/艾未...
愛比死難 鎮魂歌為時間的旅人而作 我欲凝視事物,但一無所見…… 在最後旅程中 他試著窺探時間和記憶 以便進入生命中 一再向他告別的肉體與靈魂,並一一見證 愛的豐饒,詭譎,及其荒涼……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一個簡單的問題;一個容易隨著歲月迫近人的問題。 偉大的啟示從沒有來到。倒是有每日小小的奇蹟、闡釋,黑暗中火柴突然地劃亮;這兒就有一個。
在遊行的花車上,天空出現疑似戲神田都元帥的模樣,「戲神……,你們看啦,戲神——」十一、二歲的阿山脫口而出,這場遊行是戲院老闆尤豐喜要為台灣第一部正宗台語片《薛平貴與王寶釧》在宜蘭羅東上映做宣傳。尤豐喜原是職製藥廠的外務員,派駐到花蓮,交遊廣闊,個性海派,招贅入歌仔戲班,帶著戲班巡迴北台灣,火車上巧遇在宜蘭工作的郭月鳳,一見傾心,還把戲院事業從花蓮拓展到宜蘭羅東。
五○年代台語片風光,尤豐喜除了在自己戲院播映,也投資拍攝。年紀漸長的阿山總是在尤豐喜跟前跟後打雜幹活,還要大家叫他「細漢阿布拉」。除了送片,還擅自出鬼點子宣傳電影,讓票房由黑翻紅,甚至連「戲神」在暗中推波助瀾,藉著阿山幫助尤豐喜,化解危機,讓戲院更上層樓。時代改變,觀眾的口味也變了,台語片風光不在,尤豐喜在電影上賺得多也賠得多,到底戲是金,還是土?
看尤豐喜和阿山前後二代,見證台灣電影史的潮起潮落,作者楊麗玲運用紀實、寫實、魔幻的小說手法,加上神鬼靈異、大量史料,包含歌仔戲的起源、台語片的風光,到新電影的崛起,道盡台灣電影的興衰。
本書特色
★ 楊麗玲以宜蘭羅東戲劇之神尤豐喜傳奇的一生為主軸,書寫台灣五零年代電影發展史。
★ 改編成電視劇《阿不拉的三個女人》將在四月十七日於民視播出。
作者簡介
楊麗玲
曾任電影及廣告企劃、報社記者、副刊編輯,現專事寫作、遊藝現代水墨、油畫。曾獲耕莘文學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中央日報文學獎、台灣文學獎、觀光文學獎、國軍文藝金像獎、公視百萬劇本推薦獎、國家文藝基金會小說創作補助、長篇小說專案補助等 。並出版有《失血玫瑰》、《愛情的寬度》、《分手的第一千零一個理由》、《愛染》、《愛情無需偉大》、《變色龍》、《發現一個迷人的世界》、《台北生活好樣的》、《翻滾吧!阿信》、《艋舺戀花恰恰恰》、《山居.鹿小村》……等三十餘部作品。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