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盡揭露近六十年來致力研究軍事技術的祕密單位——國防高等研究計畫署
此機構專門設計無法想像的武器,從叢林、太空到網路都是可能的戰場!
陳述美國國防部轄下「高研署」的成功與失敗,其卓越的創新,狂野的設計,並為它蓋棺論定。此機構專門設計無法想像的武器;我們可以看到鑽研國防的科學家為了應對核末日威脅,因而構思出電腦網路,繼而造成網際網路興起;雖然成功研發出偵察衛星、匿蹤飛機、精準武器,但也曾有過設計太空殺手攔截網、排乾五大湖以建立摧毀粒子束導彈的瘋狂構想。
高研署在越戰期間開發了落葉劑與世界上第一批武裝無人機,九一一之後靠資料探勘研究引發全美對監控的爭論;在阿富汗與伊拉克戰場上失利,但是在自動駕駛汽車上嚐到了勝利滋味。
作者採訪了一百多位曾參與過高研署計畫的五角大廈官員與科學家,他們之中有很多人是第一次公開談論與該機構的合作。作者詳讀過全美各地檔案室裡無數的解密記錄、根據《資訊自由法》取得的文件,以及消息來源所提供的獨家資料。這段絕無僅有的歷史是科學、科技與政治衝撞的華麗舞台,令人目不轉睛。
▍作者簡介
莎朗.魏因貝格
網路新聞刊物《攔截》(The Intercept)的國防編輯,著有《假想的武器:周遊五角大廈的科學黑世界》(Imaginary Weapons: A Journey Through the Pentagon’s Scientific Underworld)。從二〇一五到二〇一六年在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院(Radcliff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at Harvard University)擔任研究員。曾獲得多處機構和計畫的研究獎助,包括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麻省理工學院奈特科學新聞學計畫(Knight Science Journalism program)、約翰.霍普金斯高等國際研究學院國際新聞學程(International Reporting Program at Johns Hopkins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以及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梅迪爾新聞學院(Medill School of Journalism)。撰寫軍事科學和技術論述,文章登載在《自然》(Nature)、《發現》(Discover)、《頁岩》(Slate)、《連線》(Wired)、《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和BBC等刊物。
譯者簡介
蔡承志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碩士,全職科普類書譯者。一九九四年起業餘投入翻譯,一九九九年轉任全職迄今,二○一四年榮獲第七屆「吳大猷科普著作獎」翻譯類金籤獎。累計作品出版者八十餘本,包括:《成癮的大腦》、《NASA
9大太空任務》、《星際效應》、《詩性的宇宙》、《好奇號帶你上火星》、《現代醫學專有名詞》、《躲在我腦中的陌生人》、《你的大腦是什麼顏色?》、《法醫,屍體,解剖室:犯罪搜查216問》、《邊做夢邊冒險:睡眠的科學真相》、《讓大腦變年輕》、《星際效應》、《好奇號帶你上火星》、《無中生有的宇宙》、《時空旅行的夢想家:史蒂芬.霍金》、《給未來總統的物理課》、《一本就通:宇宙史》、《無限大的祕密》、《如何幫地球量體重》、《約翰.惠勒自傳》和《穿梭超時空》等。
【好評推薦】
這些匿名科學家是戰爭巫師,不是穿防彈衣對抗未來的戰鬥,而是穿著實驗室外套,將昆蟲變成遙控生化機器,設計無人戰艦。莎朗.魏因貝格把政府最機密的實驗室國防高研署放在電子顯微鏡下,發現一個遠遠超乎人想像的世界。 ——詹姆斯.班佛(James Bamford),暢銷書作者,著有The Shadow Factory: The Ultra-Secret NSA, from 9/11 to the Eavesdropping on America
從今天的互聯網到未來的機器人,國防高研署不僅塑造了戰爭技術,還塑造了我們的日常生活。莎朗.魏因貝格簡單且翔實地述說這個機構不公開的歷史,並且重塑你看待越戰到反恐戰爭等事件的看法。 ——彼得.沃倫.辛格(P.W. Singer),著有Ghost Fleet、Wired for War
破解許多與國防高研署有關的祕密。尤其靈巧地追蹤出匿蹤飛機如何從早期為了發現與追蹤叢林裡的越共戰士到今天,成為現代戰爭基礎的一部分。 ——今日美國
有開創性……用一個機構的視角對戰爭的歷史瞥入一眼。 ——新科學人
從幕後觀看防禦政策和非凡技術能力的匯合……探索愚蠢的計畫,明智的想法,描述那些思考跳脫框架、為國服務、創造力無限的的改革者。 ——書單
解釋具有批判性且並非嘲弄……這是對美國軍事技術歷史的深入研究。 ——外交政策雜誌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