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文學大師大衛.格羅斯曼的青少年文學代表作
◎本書獲1996年義大利蒙德羅文學獎(Premio Mondello)、1997年義大利格林尚內卡渥(Premio Grinzane Cavour)文學獎的最佳外文小說獎
◎改編電影獲2013年歐洲電影獎之青少年觀眾票選最佳導演獎、2013年加拿大蒙特婁國際兒童影展之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柯倩華(兒童文學評論家)導讀
「友誼在於去認識的意願,而非被認識的渴望。」 一部台裔美國人的成長故事,一則獻給逝去好友的真誠告白 「一部優雅而深情的成年記述。」 ──2023年普立茲獎評審委員會評語 徐華按時間線性書寫,娓娓道出自己成長與尋找歸屬的過程。台灣移民第二代的他,一九七七年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後隨父...
金融鉅子J.P.摩根最狂熱的藝術追求 貧窮女孩最魔幻的紐約上流社會大冒險 兩人的相遇, 竟造就一間媲美大英博物館的私人圖書館! ★《紐約時報》暢銷書 ★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年度選書 ★《華盛頓郵報》年度最佳圖書 ★《早安美國》讀書俱樂部選書 ★《今...
在秘魯,一名漁夫從海上消失。 法國頂級餐廳「三個胖子」的廚房裡,鮮美的龍蝦用牠黑色的眼睛盯住大廚,然後,自己爆炸了。 海的世界裡,似乎有了什麼聯盟。策略。有計畫和智慧。但,究竟是什麼樣的計畫?又是「什麼」導演了這一切?
【全球獨家收錄書迷敲碗已久主角凱西爾精選中篇〈迷霧之子:祕史〉!】 奇幻界最高榮耀雨果獎得主,全球千萬冊暢銷大師 邪惡奇幻天才作家布蘭登.山德森 口碑爆棚暢銷作《執法鎔金》又一續章, 重溫「迷霧之子」系列經典故事! 傳說中的聖物降臨之際,奏起的竟是陣陣不祥的樂音……
1922年,紅色政權席捲蘇聯。 一位帝俄時期的青年貴族, 被迫在莫斯科一家豪華飯店度過餘生。 他以紳士風度對抗遭囚禁的命運,用品味緬懷過往的美好, 在劇變的時代,成為最不自由也最幸運的人。
人生就像一段有目的地的漂流 ——想去某個地方,卻往往不得不去另一個地方 歐巴馬2021年度最愛小說 比爾.蓋茲2022年夏季書單 銷售破1,000,000冊,賣出30國語言版權
面對生活的殘酷,我為孩子們寫書;
在送孩子到黑夜中漂泊之前,
希望這是獻給他們的文學之吻。
——大衛.格羅斯曼
少年諾諾即將滿十三歲,參加成年禮。他獨自搭火車從耶路撒冷到海法時,在座位上發現一封寫給他的信。信上說,只要諾諾願意,可以發掘父親所準備的冒險活動,也可以百無聊賴地一路坐到海法。
「站起來,有著一顆獅子心的諾諾!勇往直前和命運邂逅吧!請移步到第三個包廂的三號座位,然後將你的目光轉向乘客們的臉龐,審視他們。當你選定了人群中誰是你的奇遇同伴,就過去跟他對暗號……」
諾諾藉由一段火車冒險之旅,脫離生活軌道,運用平時習得的知識,解決途中遇到的各種難題。過程中,他體驗與人交心,也曾經被欺騙;更讓他明白,親人對他的愛,是讓他接受挑戰的勇氣來源。
大衛.格羅斯曼以溫柔的筆觸寫下《鋸齒形的孩子》,讓諾諾在成年禮前夕,承蒙親人愛的呵護與引導,去體驗「生命中的黑暗面」。這趟旅程不僅是冒險,也是祝福,更是一份重大而意義深遠的禮物。
本書獲1996年義大利蒙德羅文學獎(Premio Mondello)、1997年義大利格林尚內卡渥(Premio Grinzane Cavour)文學獎的最佳外文小說獎;改編電影獲2013歐洲電影獎之青少年觀眾票選最佳導演獎、2013蒙特婁國際兒童影展之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作者簡介
大衛.格羅斯曼(David Grossman)
以色列當代著名作家、政治文化評論家,1954年生於耶路撒冷,著作含括小說、非小說與青少年文學等文類,並已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
格羅斯曼的觀察敏銳,筆鋒犀利,作品裡對以色列文化有深刻描寫,並常探討激烈的以巴衝突對立,如紀實小說《黃風》(The Yellow Wind, 1987)實地採訪以色列占領區的巴勒斯坦人生活,反省武力占領對以巴關係的傷害,其針砭國是的另類視角震撼當時的以色列社會。
2006年,以色列與黎巴嫩爆發軍事衝突,格羅斯曼公開向政府請願,希望能盡快與黎巴嫩達成停火協議。不料就在兩天後,格羅斯曼當時正在軍中服役、年僅二十歲的兒子烏里(Uri)被反坦克飛彈擊中而身亡。喪子之痛促使他更深入探討以巴衝突,寫下小說代表作《直到大地盡頭》。
格羅斯曼在小說《一匹馬走進酒吧》中,藉由兩個小時的單人喜劇表演,揭露個人命運與國家如何相互影響的傷痛往事。格羅斯曼運用高超的寫作技巧,層次分明地將單人喜劇演員與台下觀眾的互動、當下處境與回憶交織成一部令人讚嘆的小說,獲得2017年曼布克國際文學獎。
格羅斯曼筆耕不輟,長年致力於以巴和平運動,他的成就獲得許多獎項肯定,包括包括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德國布克斯特胡德青少年圖書獎、羅馬和平與人道主義行動獎、Premio Ischia國際新聞報導獎、以色列EMET藝術科學與文化獎,以及君特.格拉斯基金會所頒發的信天翁文學獎。
譯者簡介
林婧
北京外國語大學亞非學院希伯來語教師。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猶太學專業碩士,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專業博士就讀中。語言方面,通曉英語、希伯來語和阿拉伯語。學術研究主要方向為猶太語言史、以色列語言政策、以色列文學,以及中世紀猶太哲學。曾發表多篇以色列語言政策、以色列文學相關論文。翻譯作品包括:阿格農(Samuel Agnon)短篇小說《沙山》(2019),大衛.格羅斯曼長篇小說《鋸齒形的孩子》(2015),艾棘.米索(Agi Mishol)詩集《在樹與非樹之間》(2015)等。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