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整合」來重新詮釋管理的意義,並發展出管理矩陣的架構,以圖像化方式協助讀者有效吸納、靈活運用,並有系統地累積各種管理理論的觀點以及實務上的做法。
本書的管理矩陣分析能大幅深化我們對管理現象的觀察與詮釋,並使參與分析者擁有共同的架構與溝通語言,大幅提高思想交流的效率。
混沌失序成新常態,什麼是勝出的新路徑? 搶先掌握未來十年的競爭法則 訂閱經濟最成功典範,十年內擴及190國、訂戶直追兩億 執行長首次公開,在混亂邊緣致勝的經營哲學
沒有任何一本書可以代替貝佐斯本人的親自撰述 剖析亞馬遜制勝的策略邏輯 以及他如何洞察未來的趨勢與機會
真正經驗豐富、工作成熟的好主管,都是「二刀流」主管! 企業經營常會面臨兩難抉擇:要關注大事,還是重視細節?決策要明快果決,還是審慎思考?要眾議,還是獨斷?用人要信任,還是懷疑?要親力親為,還是放手授權?團隊要內升內訓,還是挖角外求?工作上要強調管理,還是經營?類似的考驗不勝枚舉,主管常要在兩者擇一...
比爾.蓋茲:「想更上一層樓的管理者,必讀的一本書。」 1999 年,傳奇創投家約翰.杜爾拜訪Google。當時這間公司成立不到一年,沒有實際的事業發展計劃,但是他們抱負遠大,想的是年營收百億美元的未來。杜爾被佩吉和布林兩位創辦人說服了,押下19年創投職涯最大的賭注,挹資近1,200萬美元,條件...
含金量最高,可系統化解構商學院核心知識, 一本讓你全方位理解商業行為的書!
在科技界,他是「矽谷之父」;在管理方面,他被譽為「OKR之父」! 寫給任何層級經理人的管理指南 經典重現!
——唯有真心利他、才能真正回饋自己—— 斜槓企業家、《商業周刊》專欄作家黃冠華 從企業經營到人生哲理,給你不一樣的思考解方
柯林斯生涯研究無數企業,他發現卓越典範雖然罕見,卻絕非新鮮事,歷來每個世代都有領導人引領企業長期成功,而其中許多致勝關鍵不僅經得起時間考驗、更是現今企業面對快速變動的市場,迫切需要的指引。 在變化加劇的時代,柯林斯重回根本,增訂重新出版三十年前他生涯的第一本著作,那也是他與人生導師比爾‧雷吉爾...
★杜拉克最推崇的管理學大師 ★歐洲最具影響力的商業思想家最重要的著作 ★頂尖企業不斷修煉的共讀經典 資訊與複雜性大爆發,不斷挑戰極限, 有效與高效是每個人都必須具備的能力, 創造工作與人生的最大價值!
*本書為華人商學院學術界難得一見的原創理論作品,開脈絡學之先河。 *每個真實案例皆是作者嘔心瀝血之作。並以科普語言解釋案例中理論精華,含金量極高。 凡事,皆有脈絡可循。思考的脈絡,就是學習全局思考,掌握問題的全貌,循著問題脈絡,看見使用者的痛點,看懂組織的作為,看破機構的制約。看見了問題的全...
不改變,就等死! 一流人才聚在一起,為什麼變成二流團隊?甚至只能展現三流績效? 一定有一種工作方式,能讓團隊的表現不打折,甚至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有的!這種團隊運作方式就叫Scrum! Scrum:不只從A到A+,還要快速拿到A+! 「Scrum」一詞源於橄欖球賽的「爭球」,...
本書所稱的「六大管理元素」為:目標與價值前提、環境認知與事實前提、決策與行動、創價流程、能力與知識、有形與無形資源等,不僅是各級管理者面對組織內外時,必須整合的標的,而且在完成管理任務的過程中,也是重要的整合工具。
作者依據此六大管理元素建構了管理矩陣,也將管理理論中,經典而核心的概念,歸納至此六大管理元素中,為讀者進行深入淺出的闡述與例示。本書不僅有助於讀者全面瞭解當前的重要管理思想,讀者也可以運用管理矩陣的架構與思維模式,對未來各種可能出現的管理思想與管理方法,進行精準而深入的解析、驗證、學習,並將它們整合至自己的思想體系之中。
作者簡介
司徒達賢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企業管理碩士、美國西北大學企業管理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講座教授,曾任國立政治大學公企中心副主任、企業管理系系主任、企業管理研究所所長以及副校長等。 司徒教授致力於管理教育近四十年,以個案教學結合理論與實務,備受產學各界推崇。
曾獲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管理獎章」(1998)、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科技管理學會院士」(2001)等。其著作亦曾多次獲頒經濟部中小企業金書獎。 重要著作包括:《策略管理新論》(台北:智勝文化,2001、2005);《管理學的新世界》(台北:天下文化,2005、2013);《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天下文化,1999);《為管理定位》(台北:天下雜誌,1998);《管理挑戰新世紀》(台北:天下雜誌,2000);《策略管理個案集2001》(編)(智勝文化,2000);《策略管理案例解析》(台北:智勝文化,2003);《打造未來領導人──管理教育與大學發展》(台北:天下雜誌,2004);《整合的智慧》(台北:天下雜誌,2006);《整合的實踐》(台北:天下雜誌,2006)。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