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學前兒 友善醫療孩子不怕看醫生(上)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家有學前兒 友善醫療孩子不怕看醫生(上)

  • 出版日期: 2018/07/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1.2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575038960
  • 字數: 10,090
紙本書定價:NT$ 165
電子書售價:NT$ 15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帶孩子看醫生,別再騙孩子不會痛! 孩子身體狀況及心靈需求和成人不同,除了醫治身體的病痛,更需要減少就醫時的恐懼與不安。台灣友善兒童醫療經過多年耕耘,從醫院硬體環境與醫護人員、志工都有了正面的結果。能夠幫助孩子克服就醫恐懼!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94

    2019暢銷增訂版 從四價流感疫苗介紹, 到親餵母乳建議、副食品吃法最新研究報告, 第一手育兒醫學資訊全面更新, 不怕落伍,爸媽更安心!

  • 電子書: NT$ 245

    你是否覺得兒子像一堵牆壁一樣難以理解? 怎麼跟他講,總是講不聽? 但是,你以為他心不在焉, 他卻會記得你今天笑了幾次…… 暢銷作家繼47萬本《老婆使用說明書》、 16萬本《老公使用說明書》大賣後的系列新作!  

  • 電子書: NT$ 374

    ★ IG 10萬家長狂推的副食品救星 ★ 6個月以上適用! Bonita陳譯庭營養師專業推薦, 營養美味又簡單,讓孩子愛上「自己吃飯」的手指食物全書!

  • 電子書: NT$ 263

    ★史上第一本!婦產科醫師、中醫師、營養師聯手,專為準媽咪們撰寫的圖解式孕產百科! ★從得知懷孕的第一天,到寶寶誕生的那一刻,所有妳最需要及想要知道的事情,都在這一本! ★全書結合超完整知識、超實用建議、超貼心叮嚀,還有超可愛插圖,陪妳安心度過懷孕每一天!

  • 電子書: NT$ 294

    幫助寶寶建立規律作息,就靠這一本! 「E‧A‧S‧Y 」育兒法實用又奏效,讓你照顧寶寶好EASY!  

  • 電子書: NT$ 262

    本書為許多挫折的父母,提供有效的育兒原則。教導父母如何為新生兒建立「餵奶-清醒-睡眠」的週期,讓寶寶開心、滿足、又健康地成長,並且自然而然地從很小就能睡過夜!

  • 電子書: NT$ 280

    早療的黃金年齡是學齡前, 尤其是「0~3歲」和「現在」。 「早療究竟要怎麼做」的實用解答書。 萬萬不可輕忽孩童發展的「不對勁」! ░ 【零至六歲幼兒的父母與幼教老師的:參考指南、行動指南、安心指南、解惑指南】

  • 出版日期:2024-01-01
    電子書: NT$ 231

    碰到孩子常見的病痛,你的選擇不再只有打針吃藥! 兼具科技人背景和中醫經方大師傳承的知名中醫, 帶你以「平衡」重於「對抗」的中醫概念, 幫助孩子擺脫成長過程中的惱人問題! ‧判斷孩子是否感冒的基本準則 ‧小孩半夜發燒怎麼辦? ‧顧眼、護齒、解決經常性頭痛 ‧過動、叛逆、手機成癮,...

  • 電子書: NT$ 173

    本書對象為五至十二個月大的寶寶:餵固體食物、管理用餐時間、調整小睡時間、帶寶寶外出旅行、在鼓勵寶寶探索之餘設定界線等。 幫助你帶領孩子,為往後的年日打好根基!

  • 電子書: NT$ 349

    從孕前調養到安產哺育,爸媽一起看的孕期&產後指南 禾馨婦產科醫師、營養師、小兒科醫師三方專業陣容把關! 上下兩集完整涵蓋懷孕育兒必知,安心迎接寶寶非難事 想懷孕、懷孕中,以及即將哺育新生兒的準爸媽,對於母嬰健康你了解多少、又真的明白嗎?讓婦產科權威告訴你新一代爸媽必知的產檢與懷孕安產重點,...

  • 電子書: NT$ 336

    連續兩年奪得「台灣醫療報導奬」的黃瑽寧, 以最新的科學研究為基礎, 更新兒童過敏用藥與照護方法, 讓居家抗敏同步跟上最新醫療發展。

  • 電子書: NT$ 175

    ★長銷近二十年!媽媽人手一本、相見恨晚的育兒聖經! ★網路書店親子共享類暢銷榜逾210週,連續四年蟬聯Top30! ★美國各大媒體爭相報導的天才保母與神奇育兒寶典! ★美國紐約時報.出版人週刊.華爾街日報.獨立報與洛杉磯時報及亞馬遜網路書店暢銷書! ★已譯成多種語言在德國、英國、荷蘭、芬蘭與...

  • 電子書: NT$ 474

    ★符合新世代父母需求的育兒聖經 ★網友、媽媽社群齊聲推崇 ★按月檢索,清楚易查

  • 電子書: NT$ 294

    好眠師深入12個家庭故事,全面提出寶寶睡眠問題解方, 讓0~6歲的孩子都能好好睡覺,從此不夜醒、自己睡、睡得飽! 同時撫慰爸媽疲憊的心,減輕育兒壓力,找回原有的快樂自信。

  • 詳細資訊

    孩子生病是家長最頭痛的事情,6歲以下小孩表達不易,必須靠家長向醫師解釋病情。以下是兒科醫師建議家長與醫師溝通的checklist,讓每次看病都能給予恰如其分的精準資訊。

    一、提供完整的人事時地物資訊
    ‧「人」是指:近期家裡是否有其他人生病?正在吃什麼藥?接受什麼治療?
    ‧「事」及「時」是指:孩子這次生病有什麼病症?持續多久?家長必須特別注意的是,「天」必須以24小時為基準,如果昨天晚上才開始咳嗽,今天早上就去看醫師,部分家長會說已經咳2天(因為昨天和今天),但對於醫師來說,這只有咳半天(從昨晚到今早約12小時)。必須超過24小時才能算一天。
    ‧「地」是指:發生地,例如去某地旅行後回來出現不適症狀,最好也要告訴醫師,因為不同地區可能有不同的流行病。
    ‧「物」是指:寶寶若吞入異物,家長必須把吞入物一併帶去醫院,例如不慎吃下乾燥劑或喝到清潔用品,家長跑醫院時,務必帶著原始物品。由於這類突發狀況緊急,有原始物才能爭取急救時間。

    二、提供過去病史及藥單
    如果孩子有先天疾病或過敏體質,例如心臟病、蠶豆症、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等,務必事先告知醫師,避免開錯藥造成不良反應。此外,建議家長把每次就診的「藥單」留下來。醫師就能從藥單中「了解」孩子過去生過什麼病?吃過什麼藥?藥物治療有連續性,能看到過去的用藥紀錄,醫師也能比較精準的開藥。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