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將透過抽絲剝繭的細膩分析,為讀者解析明治維新的生成背景及其成功原因。它為何而起、如何告終?哪些人物參與其中,他們又曾做下哪些改變歷史的決定?內容依照時序,自黑船叩關、開國攘夷兩派爭執不下、薩長同盟的成立,到明治政府為引進積極西方文明所做的各項努力,深入淺出,是所有對日本近代化歷程感興趣的讀者,最理想的入門啟蒙選擇。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如果你只能透過一本書 洞悉近代日本的生成原因及歷程,本書將是最佳的選擇:以清晰易懂又生動的散文風格,對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與藝術、外交事務以及日本社會其它層面的重大趨勢進行全面性的完整分析
本書分成古代(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倉本一宏)、中世(帝京大學特任教授今谷明)、近世(東京學藝大學教授大石學)、近代(慶應義塾大學教授清水唯一朗)、現代(上智大學教授宮城大藏)五個章節,從日本最神秘的女人卑彌呼,到爭議不斷的女人稱德天皇,破解1700年間、29個讀者最感興趣的歷史謎團
西元一六○○年十月 一場日本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會戰,在日本中部展開 兩軍於方寸之地惡鬥不過數小時,隨即決定勝敗 日本往後四百年的走向,亦於此刻塵埃落定……
普立茲新聞獎得主布林克里震撼人心力作 繼北韓之後,另一個你應該認識、卻從未深入了解的國家 吳哥窟,充滿神祕的文化韻味,迷人而富有情調 事實上,柬埔寨像是被施了魔咒的苦難國度 上千萬人民困在永無止盡的惡夢裡,早已失去掙扎的氣力……
這本書是解釋資本主義實際上是什麼、如何發生,以及如何運作。 「市場經濟」在人類歷史上一直是存在的,在美索不達米亞、羅馬帝國、中國、中世紀的歐洲,以及其他在人們的記憶中蓬勃發展的行業中運作著。在古代早已經存在貨幣經濟、銀行,甚至連聖經和可蘭經都關注利息的問題;幾個世紀前已發展出非現金支付和令人驚...
從歷史、社會、文化、文學的角度,深度介紹常見各類日式料理,再搭配由日本博物館提供的名家浮世繪,包括葛飾北齋、月岡芳年、歌川廣重、歌川國芳、勝川春亭、歌川豊國等人作品,透過畫作深入探索日本飲食今昔演變的歷史。
從明治到平成,一百五十年的日本近現代史, 新聞媒體一直扮演搧風點火的角色, 我們該如何從中吸取教訓,避免歷史一再重演! - 關東大地震時的流言,演變成虐殺朝鮮人的慘劇? - 大眾對於末世的恐慌,促成奧姆真理教的誕生? 作者運用身為記者的直覺,揭露日本近代史的真實。這些讓人匪夷所思的事件中可以發現...
★「班克洛夫特獎」(Bancroft Prize)得獎作品 ★「坎迪爾獎」(Cundill Prize)得獎作品 ★《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 ★「普立茲獎」歷史類決選作品 如同史詩故事般起落的棉花帝國,是世界經濟的中心,既創造也再造了全球資本主義。 棉花帝國自始即為長年以來,全球奴...
早在150年前,日本年輕的下級武士已致力於向上改革
以一個世代,打造一個全新的國家!
比課本更輕鬆,比網路文章易懂,
帶你2小時讀懂近代日本谷底翻身的始末。
看它如何從亡國邊緣逆轉勝,全民投入西化改造,
變身傲視全球的經濟強國
1867年8月16日的《北華捷報》((North China Herald)登載了一篇比較中日兩國的文章,其中有這麼一段話:
「這兩國的國民差異極大。一邊是進步主義的典範,一邊是保守主義的化身。中國人喜歡回顧過去,日本人喜歡展望未來。當面臨一項新的計畫時,中國人首先考慮的是如何反對該項計畫,日本人則以極為樂觀與善意的心態迎接任何新點子……。」
這段話充分顯露出當時的西方記者已經察覺到中日兩國在面臨西方文明的衝擊後,所表現出來的截然不同的因應方式。一邊是斷然拋捨舊文明,迎向新文明;一邊是繼續窩在老祖宗的文化遺產中尋求慰藉。
►►►解答3個「為什麼」,揭開日本近代化之謎
為什麼日本在1854年被培里撞開國門之後,只經過了十四年的摸索,便於1868年,由明治天皇代表維新政府宣誓「打破舊來之陋習」、「求知識於世界」(五條誓文)──這無疑是一項引進西方文明的國策宣言。
相反地,為什麼中國在1840年鴉片戰爭、1842年南京條約之後,經過半個世紀以上的蹉陀,仍見不到全面性的改革行動。直到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乃至慘敗,翌年簽訂馬關條約,之後,中國才比較清醒過來,才於1898年由康有為、梁啟超等人主導變法維新──而且只持續一百天便遭到保守派的反撲而挫敗。
為什麼日本於1871年派遣「半個政府」,花一年又九個月的時間,前往歐美十二個國家,一心一意地吸取西方文明,而二十九年後(1900年),中國政府卻發動了一場貽笑千古的大攘夷行動──義和團事變。
為什麼日本能夠在十幾年之內就摸清楚世界的情勢、自己在這個世界情勢中的處境、以及今後應該努力的方向,中國卻蹉跎了半個世紀之後,還在玩攘夷的遊戲?
作者簡介
呂理州
一九五六年出生於臺灣,日本國立一橋大學經濟學部畢業。曾任職《工商時報》撰述委員。著有《日本戰後經濟史》、《上杉鷹山傳奇》、《改造日本的啟蒙大師》,譯有《股市之神是川銀藏》。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