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必讀,現代人從史籍挖寶借鑑,學以致用,
歷史評論家公孫策帶您一同挖出通鑑裡的人生哲學。
「人才莫盛於三國,亦為三國之主,各能用人,故得眾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勢。」 三國時代風起雲湧、詭譎多變,其實前三國時期才是這段歷史最精采的前奏曲。公孫策講述這大時代的一百位重要英雄豪傑事蹟,面目清晰、個性分明的人物故事便勾勒出完整的歷史面貌。 曹魏、蜀漢、東吳……
亂世爭雄,波譎雲詭,有人鬥智,有人鬥勇。 歷史的戰亂舞台,無數英雄豪傑崛起與敗亡。 本書內容分為〈秦失其鹿〉、〈楚漢爭霸〉、〈帝國永續〉三部分,擅長讀史、解史的歷史評論家公孫策,以司馬遷的《史記》為主桅,輔以《資治通鑑》、《敦煌變文》,將最具傳奇性、記敘最精采的楚漢之爭,以生動洗練的文字重新詮釋,...
【公孫策說歷史故事】系列第五彈!深入領略詩句的精彩細膩,幽微發現唐史的不同角度 「風」是詩歌的代詞,公孫策引述詩人文句,印證大唐盛世衰頹的時局變化;「風」又有「諷」的意思,書中對當時人物與政治的褒貶,也相當投射於現今時局。 借詩讀史,以詩論人,順著歷史的進行,帶進文學家的故事,公孫策以五維思考解...
「英雄所為確實異於凡人,可是英雄的結束卻令凡人嗟嘆。****這是本書書名《英雄劫》的取義由來。****」 歷史評論家公孫策以生動簡煉的文字,輔以經史典籍, 用一則則精采的故事,搭配寫意的手繪黑白插圖, 細細探究春秋時代英雄人物, 他們的性格如何成就個人霸業,並影響家國的興衰。
「天命」不應該是陰陽學的定義,本書嘗試做不一樣的詮釋。 所謂「湯武革命,順天應人」,「應人」是必要條件,「順天」則是充分條件。得人心,才能得天命。對應現世,你怎麼看?如何思考、決策下一個扭轉關鍵?……從公孫策的「贊」和「覘」,你可以看到迥然不同的有趣觀點。
~只有他知道,自己終究會贏~ 司馬懿,一個長期掩藏自己真實政治意圖的偽裝者, 千百年來,有人想要他遺臭萬年,有人想為他翻案正名。 僅以本書,一揭王朝奠基者的素面真容。 ★當當網五星好評!豆瓣9.2高分!
~經濟學家PK政治學家~ 從經濟角度替中國朝代興衰算筆明白帳~ 歷史不只是朝堂之上的打打殺殺,更是朝堂之外的吃喝拉撒! 3000年帝國興衰淬鍊而出的財政教科書!
欲認識今日的中國,就必須瞭解其過去! 從晚明的覆滅至欲主導世界局勢的現代中國, 史景遷以政治為經、經濟為緯,織造出恢弘且客觀的新一代中國史!
抗日戰役中,黃河口決堤、長沙焚城,數十萬百姓無辜喪生, 課本都寫是殘暴的日軍幹的,真相卻是:蔣介石異想天開的「焦土戰略」。 共產黨搞工人、農民、學生運動,但裡面很少是真的工人、農人與學生。 蔣介石攻陷共產黨老巢,迫使毛澤東殘軍走上長征之路。但,真是課本說的 為建國而長征?一本西方傳教士回憶錄透露...
◎大陸《出版人雜誌》非虛構類新書榜Top3 ◎「當當網路書店」新書熱賣榜Top1、人文社科類選書Top4 熱銷30萬冊! 公眾號百萬粉絲追隨、超人氣歷史專欄作家溫伯陵 告訴你如何從六大角度 讀出中國歷史的內心戲!
司馬光所編寫的《資治通鑑》(簡稱《通鑑》)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計294卷,字數達300多萬字。書中根據歷史事件總結出很多的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在官修史書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宋神宗認為此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以歷史的得失做為鑑誡來加強統治,將它定名為《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事實上記載了1362年當中橫跨16個朝代的重要事情,歷史人物的智慧與愚昧都記載在裡面,當然一定有現代人可資效法與戒惕之處。簡單說,本書就是拋開帝王統治思考,擷取現代人也能以史為鑑的歷史人物言行,但由於前人智慧包羅萬象,為避免流於漫談,所以作者聚焦於四種對現代職場/社會仍具功能性的行為:揣摩、保命、識相、跳槽,內文形式則仍然是說歷史故事,但在說故事當中,抽取出跟這四項行為有關係的故事,集成一本現代人的世情通鑑。
揣摩,不是拍馬屁,不是一味討好,而是做足功課、反覆推求、臨機制變,如果要擷取資治通鑑裡的拍馬屁故事,那可多了,只怕本書兩倍篇幅也不夠羅列,可是高級的揣摩術加上有效的運用,如蘇秦能夠以之左右國際大勢,而魏徵能夠佐成貞觀之治,就如鳳毛麟角,值得挑出來一述,也可資現代人學習應用。
保命,不是苟且偷生,而是保全他人(可能很多人),也包括自己(個人或家族)的生命,絕不包括賣友求榮、靦腆事敵等言行。
識相,說的不是一般定義的「識趣」或「忍氣吞聲」,而是「先識」,預見情勢或情況的變化方向,或慧眼識英雄,但不是靠「面相」,也包括了認清現實而不盲動。
跳槽,是現代詞彙,很多故事的性質跟揣摩、保命、識相有所重疊,但這對現代人縱橫職場(或在風浪中求生)很有裨益,因此特別拉出來供讀者參考。
本書是【公孫策說歷史故事】系列的第八本,也是第一本從實用角度切入,可用在日常生活中做為借鏡的「世情通鑑」。全書以「三家分晉」為楔子,共25篇,依歷史年代順序進行,事件環環相扣,在看過融合原典敘事的精彩故事之餘,接著看公孫策精闢闡述「揣摩」、「保命」、「識相」、「跳槽」四通鑑,以《資治通鑑》裡的人生哲學為師,無論在職場歷練或處世待人上皆能受益無窮。
作者簡介
公孫策
知名專欄「去梯言」作家,擅長借用歷史典故,批判政治亂象,針針見血,將「以史鑑今可以知興替」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著有:《覘天命:從貧農到豪族不同出身,他們為何都能建立王朝?》、《勝之道:十位名將與十場戰役印證孫子兵法致勝思維》、《大唐風:帝國盛極而衰 詩人隨波浮沉》、《夕陽紅:百位三國英雄勾勒成敗興衰》、《黎民恨:王莽篡漢到光武中興的人心離變》、《大對決:秦末真假英雄的權謀與爭霸》、《英雄劫:春秋時代南方三國的恩怨情仇》、《去梯言:歷史之眼看台灣》、《水滸傳教你職場生存術》、《西遊記教你職場不敗術》、《冰鑑識人學》、《跟康熙學策略》、《公孫策說唐詩故事》、《公孫策說名句故事》、《史記經典100句》、《戰國策經典100句》等書。
公孫策此番發願,以4年時間在網路上連載1000個歷史故事,目前已經發表超過目標,仍繼續寫作中。繼2011年《英雄劫》、2012年《大對決》、2014年《黎民恨》、2015年《夕陽紅》、2016年《大唐風》、2017年《勝之道》、2019年《覘天命》之後,2020年要教讀者如何從《資治通鑑》洞見古人智慧精髓,用於現代,受益一生。
【專文推薦】
國立政治大學EMBA副教授 李克明
東吳大學歷史系兼任助理教授 葉言都
【好評推薦】
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 何飛鵬
國立清華大學副校長林聖芬
臺大財金系專家教授 陳嫦芬
公孫策為讀者做了資料探勘(Data Mining)的工作,以他對《資治通鑑》的融會貫通、領悟瞭解,精選出揣摩、保命、識相、跳槽四項常道, 並把經-常道理論,和史-歷史事實,同時呈現,經史合一,讓讀者能輕鬆掌握易讀、好學、管用的職場、人生寳貴案例!──國立政治大學EMBA副教授 李克明
公孫策的這本書,就是真正有用的歷史書。他以這本書將《資治通鑑》爬梳過濾,就其內容分門別類,正是探詢人類行為模式的範例。捧讀書稿,我能深深感覺到作者的學養與苦心。他教導大家通過讀《資治通鑑》學歷史,為的是讀史有心得,才能古為今用,變得通情、達理,即使身居社會叢林,也能履險如夷,獲致成就。──東吳大學歷史系兼任助理教授 葉言都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