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矚目的新生代作家──渺渺全新創作集
用一本極度純粹的失戀書
完成那場內心尚未終結的愛戀
(((特別收錄:失物聲納計畫)))
獻給這個世代的探詢之書 Podcast《世代登出》共同主持人.高可芯.首部散文集 “當我焦慮於我什麼都不是, 卻也著迷於我什麼都可能是。” 可芯以誠實的書寫,對急於探索一切可能性、卻也迷失方向的自己,發出永無止盡的叩問。她著迷於年輕生命擁有的尚未定型,卻也焦慮著已經和最好的時光擦身而...
認同,有那麼難嗎?無論是族群的、性別的...... 奇形怪狀的台灣歷史,慘絕人寰的愛慾重生 今年最駭人的小說 這是屬於女孩的必經之路嗎?這是屬於台灣的國族寓言嗎? 張亦絢長篇小說代表作
「人生」帶給他傷痕;「山」卻給了他力量 從山林起源、登山危機,寫一本與山的相處之道。 那些他吃過的虧、學會的經驗、和台灣山岳的迷人傳說與歷史故事。 從淺到深,分享給每一位登山初心者。
「應該要好好悲傷的時刻,我卻用旁觀者的眼光,試圖避開那些情緒。」 好賭的父親被女兒逐出家門 下一次會面,已是工傷後的喪葬現場 母親選擇在跨年當日結束罹癌且負債的人生 留給女兒的,是心中尚未和解的親子關係
「看見有人準備下山了,都以為他半途而廢, 其實是我們本來就從不同的地方出發,走在不同的山徑上。」 廢鬱詩人李豪,直面人生的剖心之作 厭世,有礙健康?抑或是放棄掙扎的自嘲解藥?
真正的散步者像蜿蜒的河流, 尋找著通往大海的捷徑。 找到做為人的生命平衡點 環境運動中最重要的經典之作 發行160年紀念全新中譯本 梭羅翻閱最多的精彩講稿文章
「我知道什麼是始終如一。我知道我就是要走中醫這條路,並且堅持下去。我不相信天上掉下來的,我一直很努力,我也只相信努力。」
誠品、博客來、金石堂心理勵志類暢銷作家.阿飛 最新作品 甘於平凡,也是一種強大 想要慢下來時,就緩步前行; 想要遠離人群,就一個人生活; 人生需要留白,不必非得填滿, 只要真切地喜歡現在的自己,什麼樣的日子都不算虛度。
「一個人孤獨老去我不怕, 我害怕,到老都不知道怎麼面對孤獨。」──威廉 五十篇作為時光寶藏的散文, 書寫著一人生活的悠然自在、心沉意定。 獨挑大梁的獨角戲,結局一定很幸福。
你離開以後
我的淚水積累成海
起初傷心,是因為難以放下
後來才明白,更傷心的其實是
總有一天我將忘了你
「據說,死去的人會因為牽掛著某些事情而持續流連在世界上,
但記憶仍會繼續消退,甚至有一天,會連自己究竟掛心什麼都忘了。
如果記憶終將無可避免地消逝,那我希望……
你的名字,可以是我最後一件忘記的事。」
渺渺用一本書的時間,誠實剖開內心,專注寫下「失去」的各種面貌。
經歷過徹底的失去以後,每個平凡的日子都是活在水裡的日子。
因為渴望停滯在當時愛的模樣,
於是願意從此離不開水,上不了岸,
即使所有景色都充滿專屬那人的附加意義,
那些疼痛依然是我們最想記得的事。
渺渺以她看似甜美實則憂傷的文字,再次帶領讀者深入內心汪洋,
細細分辨眼淚的成分、摸索過往的紋路。
全書分成四輯,跳躍在散文、詩、故事的分界之間,
悼念逝去的關係、曾經的自我、以及許多未能完成的遺憾,
貼近每個耽溺在水裡、每個正在經歷想念的人。
若好好記憶一切,深深想念一遍,或許就能慢慢將未完成的未來走完。
▎關於耽溺──我在水裡的日子:
想成為你的魚,並且一輩子不要知道海的藍色是什麼樣子。
在賴以為生的水乾涸以前,試著釐清浪費的意義。
將過往重新編織排練,每一篇都是寫給你的信,儘管再也不會收到回音。
▎關於被遺忘──末日之所以為末日:
我愛的人大概和他的愛人一起了。
那是一個暖而不燥的傍晚,熱鬧的草原,和海,海上有一艘船,
儘管鏡頭並沒有帶到他,但我知道他在那個令人嚮往的現場。
我的嚮往總是令我憂傷。
▎關於錯身──孤獨者樂園:
我做你鞋底一灘清澈的積水,你做我後方一面刮壞的鏡子,
我們做彼此生命中最多管閒事的旁觀者。我們什麼都可以是,但不會是戀人。
若所有存在,都是無可避免的消耗,那麼悲傷也會嗎?
怎麼我的眼睛不斷地消耗傷心,傷心都沒有變少?
▎關於安置──微小疼痛收容所:
蒐集12則言不及義的、欲蓋彌彰的提問,
將集體疼痛的脈絡攤平,空間中藏匿的字,皆來自一座又一座地獄的磚瓦。
提問不一定有解,但時間將因你追尋解答的迫切而變得珍貴。
(((特別收錄:失物聲納計畫)))
泅泳的日子,把失物化為聲納,探測憂傷的邊界,卻遲遲等不到回音。
在水裡的每一天,渺渺仍然吃飯,刷牙,喝水,搭車,看海,走路,
這世界有哪裡不一樣了嗎?還是其實都一樣呢?
書中穿插5則由渺渺親自錄下的語音、環境音、日常聲響,試圖為失去留下另一種形體。
使讀者在文字之外,也能跟隨渺渺的腳步,途經她所感受的世界。
聲納檔案#1_Intro:每當翻開一頁新的月曆,是相同的寂寞迴圈。
聲納檔案#2_引力:海的聲音聽久,就不像海了。就像愛一個人太久,你便不是你了。
聲納檔案#3_台北:原本是象徵重逢的聲音。可後來的抵達,都只是經過。
聲納檔案#4_日常:每個早晨,我們最接近戀人。
聲納檔案#5_傘下:願能在這樣的雨裡,訴說這些年來你缺席的故事細節。
作者簡介
渺渺
1993年生於花蓮。第二十五個夏天,在愛人的眼淚裡長出鰓與鰭,從此離不開水,上不了岸。
曾出版散文集《你已走遠,我還在練習道別》。現任微小疼痛收容所管理員。
渺渺|@smallandsmall2016
微小疼痛收容所|@pain_shelter
P's│作家
吳子霏│新生代演員
彼岸的鹿│作家
林達陽│詩人、作家
知寒│作家
泰先生(崔聖哲)│媒體創作人
陳繁齊│作家
許瞳│新生代散文作家
曾貴麟│詩人
黃繭│文字溫室
愛瑪│作家
劉定騫│作家
謝凱特│寫字人
──沉溺推薦
好評推薦
如果你也有想念的人,是再也不能續的緣分,那麼收下這些沒有地址的情書,也許會找到你所遺失的那一份。──吳子霏(新生代演員)
她的翅膀如花蝶般輕薄,卻也飛了好幾千里。這本書所提及的,都是她失去所有風景的坦然,被折翼後而無法復原。──彼岸的鹿(作家)
如果非得要為喜歡這本書找一個確切的原因,我想我的答案會是,在這些字裡行間,明明白白地讀見渺渺對於自己的誠實、盼望與滯留,讀見偶爾透過水面的光、也讀見在水裡不願被他知道的悲傷。──知寒(作家)
有誰上岸後的城市像座海,我們在水裡如水母般漂浮。再深一些、再窒息一些,渺渺在陽光沒有痕跡的水底,消腫的傷疤連著來不及給出的愛,散逸在無重力的日子中。──許瞳(新生代散文作家)
即使眼前荒蕪一片,她仍可以從景物之中,察覺閃現一瞬的記號,憑空取出鑲金的片刻,書裡的人名代號、物件與情節,都被她的文字放入遺世之處,在她的洞察之眼,以另一種形式存在著,水的阻力庇護,舊傷得以療癒,時而閃閃流動,時而凝結成晶。──曾貴麟(詩人)
日劇《四重奏》裡有一段對白是這樣說的:「曾經一面哭一面吃飯的人,一定能活下去的。」而我也深信,唯有踏實地走過悲傷,才能體悟他人的疼痛,相信這本書,能讓正在乘載悲傷的人,再一次透過渺渺的字重生。──黃繭(文字溫室)
有沒有可能,你也害怕水,但是愛著海?或者,你先懂得馴養,才遇到你的玫瑰。當星星死去,月亮遠離,而太陽依舊升起,你會碰見消逝對於存在的意義,那樣龐大而磅礴,你也可能只是在街角碰見自己,帶著不同於往常的表情。──愛瑪(作家)
在水裡的日子,意謂著曾有個人讓你見過岸上的陽光燦爛。你嚮往什麼呢?在確信自己想要的生活景色之前,也許我們都還得輪迴個幾次。折射的,是回憶,亦或幻影。想念,是氧,還是窒息。如果你現在也在水裡,那這本書與你一起。──劉定騫(作家)
獻給在改變中走失的戀人與自我。──謝凱特(寫字人)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