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時代感系列 第十冊
法國二十世紀異質哲學大師巴塔耶
分析情色藝術、極限經驗與酷刑影像經典作品
《希臘羅馬神話》作者伊迪絲‧漢彌爾頓初試啼聲成名作! 進入希臘古典世界不二之選,長銷90年歷久不衰。 希臘人喜歡事實,並厭惡誇大。 所以我們只告訴你事實:希臘誕生,我們所熟知的世界於焉開始! 要了解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聯,你必須先了解希臘人!
識破迷惑人心的把戲、似是而非的話術 理性並非本能,理智需要鍛鍊 《反智》蒐羅了常見的推理謬誤、邏輯缺陷、數字迷思、偏見和陰謀論, 以當今社會的著名事件和近代歷史的精采故事為例, 告訴我們如何識破種種迷惑人心的把戲、似是而非的話術, 以及如何建立分析性思考的能力。
本書是賴俊雄教授為華語文學界所撰寫的專著。縱論當代文學研究主要的理論現象、大師巨作,以及最重要的,文學理論與其他人文學科的互動方向。賴教授是臺灣英美文學領軍者之一,致力理論研究多年,在新作裡他不僅介紹晚近西方學界眾聲喧譁的流派,同時思考立足臺灣的我們與世界理論對話的可能。……此書可謂多年來僅見的大型...
法國重要思想家巴塔耶生前最後一本著作。本書從史前時代追溯至當下,透過傳統的圖像概述了「原始愛欲」與「情色影像」的歷史,在原始石雕和洞穴畫、希臘羅馬瓶繪以及文藝復興以來各大流派的繪畫中,回顧了從史前時代直到二十世紀的情色、極限圖像史。巴塔耶所稱的愛神(Eros),其實並非維納斯的名字,而是愛神之子。兩位愛神,兩道眼淚。愛神與眼淚同處於一種模糊性當中。他更在《愛神之淚》一書中,以哲學觀點重新詮釋中國的「凌遲」酷刑,以「Eros」的「狂喜」狀態,詮釋受刑者處於「極限體驗」的觀點,成為西方討論凌遲酷刑時,最常被引用的論述。對於酷刑影像,巴塔耶曾說:「我從未停止對圖片中痛苦的迷戀,甚至到了一種狂喜且無法承受的地步。」宗教式的犧牲形象與極端的恐怖,成為聯繫欲望的深淵。
作者簡介
喬治 • 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
法國一代哲學家,當代思潮經典先驅,對二十世紀法國思想界影響極鉅,是「大師中的大師」,啟發了傅柯、德希達、巴特等學術巨擘,傅柯尊其為「我們世紀最重要的作家」。他以《情色論》、《內在經驗》、《眼睛的故事》等名作廣為人知,大膽揭露人性的深層欲望,前衛、迷離的概念至今依然犀利,橫跨「極限」與「異質」地帶,在讀者腦中注入最切膚的戰慄體驗。
譯者簡介
吳懷晨
政大哲學博士,臺北藝術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著有《奧賾論理:跨文化哲學研究》等學術論述四種,執行過十餘次科技部研究案及教育部計劃案(曾績優獲獎)。出版散文《浪人之歌》,詩集《浪人吟》、《渴飲光流》,獲吳濁流文學獎等。譯作多種,曾兩次獲年度好書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