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歷史競走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與歷史競走

臺灣詩學季刊社25週年資料彙編

  • 出版日期: 2017/12/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97.8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9566742
  • 字數: 146,011
紙本書定價:NT$ 420
電子書定價:NT$ 420
電子書售價:NT$ 294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臺灣詩學25周年臺灣詩學論叢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100

    北歐神話本是日耳曼民族的神話與英雄傳說,但它卻在十一世紀以前自北歐國家中失傳了,反而在冰天雪地的冰島流傳著。十三世紀以後,新舊《愛達》與《費爾森嘉?薩嘉》才逐次被發掘、撰成,到十七世紀才在北歐國家傳開,也成為我們了解北歐民族精神的瑰寶。此書乃根據齋藤忠的《北歐神話》、野上彌生子《希臘羅馬神話》所...

  • 電子書: NT$ 144

    天上的星星不說話 地上的娃娃想媽媽 天上的眼睛眨呀眨 媽媽的心呀魯冰花 書中以代課老師郭雲天初入社會的純真之眼,發現複雜的社會問題,其中貧富差距、學校教育、農村發展以及政治污染等,到今日都依然發人深省。文中以古阿明這位繪畫天才之死凸顯主題,凝聚批判的高潮與感染力,令人動容。而茶妹這位母親早逝...

  • 電子書: NT$ 192

    關於這套《臺灣人三部曲》,鍾肇政是寫一部日治時期五十年的臺灣人歷史,只不過他用小說的形式來表達,他把臺灣這五十年歷史分為初葉、中葉、末葉三個部分,每個部分獨立寫成約三十萬字的小說,就以他家的宗族三代人物為主角----- 即第一部人物的子侄輩,在第二部裡成為主要角色,第三部則是再下一代的人物。作者要借...

  • 電子書: NT$ 192

    關於這套《臺灣人三部曲》,鍾肇政是寫一部日治時期五十年的臺灣人歷史,只不過他用小說的形式來表達,他把臺灣這五十年歷史分為初葉、中葉、末葉三個部分,每個部分獨立寫成約三十萬字的小說,就以他家的宗族三代人物為主角----- 即第一部人物的子侄輩,在第二部裡成為主要角色,第三部則是再下一代的人物。作者要借...

  • 電子書: NT$ 192

    關於這套《臺灣人三部曲》,鍾肇政是寫一部日治時期五十年的臺灣人歷史,只不過他用小說的形式來表達,他把臺灣這五十年歷史分為初葉、中葉、末葉三個部分,每個部分獨立寫成約三十萬字的小說,就以他家的宗族三代人物為主角----- 即第一部人物的子侄輩,在第二部裡成為主要角色,第三部則是再下一代的人物。作者要借...

  • 電子書: NT$ 192

    《濁流三部曲》的出現,不僅一舉打破了日治以來台灣小說創作的侷促現象,率先展現台灣的雍容、磅礡,他同時也在確立台灣小說家在戰後台灣文壇的存在位置,終戰不到二十年,鍾肇政也是憑著這本鉅著領先台灣小說家,突破殖民文化的封鎖線,站上了戰後站上了台灣小說的制高點,具有樹立文學新里程碑的意義。

  • 電子書: NT$ 249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於1928年發表,1960年在英國出版,是勞倫斯最後一部長篇小說。描寫的主角是勞動階級男性與資產階級女性間的關係。 這個故事的靈感據稱源自勞倫斯自己不快樂的家庭生活,故事發生的地點德比郡(Derbyshire)也是勞倫斯曾住過一段時間的地方。

  • 電子書: NT$ 192

    《濁流三部曲》是台灣大河小說的源頭,作者細膩的描繪自身的經歷與時代鉅變下的風景,其中也有纏綿的愛情,形成視野寬闊的巨著。是書寫民族苦難的史詩,更可以讓許多新一代的讀者回顧父祖輩那段充滿心酸、屈辱、迷惘,卻又隱約摸索企盼未來的時代。 《濁流三部曲》的出現,不僅一舉打破了日治以來台灣小說創作的侷促...

  • 電子書: NT$ 192

    《濁流三部曲》是台灣大河小說的源頭,作者細膩的描繪自身的經歷與時代鉅變下的風景,其中也有纏綿的愛情,形成視野寬闊的巨著。是書寫民族苦難的史詩,更可以讓許多新一代的讀者回顧父祖輩那段充滿心酸、屈辱、迷惘,卻又隱約摸索企盼未來的時代。    《濁流三部曲》的出現,不僅一舉打破了日治以來台灣小說創作的...

  • 電子書: NT$ 150

    「一群被遺忘的人,他們戰死,便與草木同朽;他們戰勝,仍是天地不容!」 民國五十年,柏楊化名「鄧克保」寫的「血戰異域十一年」連載於《自立晚報》,這個以戰爭袍澤、親情友情譜寫的故事,真摯感人,一時洛陽紙貴,堪稱台灣戰爭文學的經典之作。 這支從大陸撤退到泰緬寮邊區的孤軍,他們被國家遺棄、孤立無援,只能靠...

  • 電子書: NT$ 221

    從頭、細說平生一段愁,《停車暫借問》傳奇作家鍾曉陽的最初—十七歲少女爛漫的詩意與情愁。綠蕪中,春逝去,花落水流東;從三十年後看三十年前,細數其中的人情心事、滄桑茫漠,回首滿是情深意濃。

  • 電子書: NT$ 165

    女主角艾瑪‧包法利,由於盡信美麗虛幻的愛情小說,因而徒然在平凡的真實人生中,尋求以肉身印證的可能,終至服毒自盡以解羞恥的悲劇。艾瑪終其一生,曾經遇到四名男子:他的丈夫查爾‧包法利、不知其名的子爵、雷昂、羅道夫……這四位男子先後給過她愛的幻想。 這部小說對艾瑪在心理上的需求、演變,對她的行為表現...

  • 電子書: NT$ 157

    艾瑪.伍德美麗、慧黠,在她的極力撮合下,家庭教師兼閨中密友泰勒小姐與鄰居溫士頓先生成了神仙眷侶。當媒人當上癮的艾瑪,突發奇想要付出實際行動使身邊的人都能有幸福的婚姻。海莉.史密斯是個美麗純樸的女孩,艾瑪決定幫她找一個如意郎君。 奈特先生是艾瑪的姻親,他是少數能真正欣賞艾瑪並直言不晦艾瑪缺點的人...

  • 電子書: NT$ 108

    咆哮山莊主人恩蕭從利物浦帶回棄兒,就是主角希茲克利夫。恩蕭視希茲克利夫如己出,其子興德來則嫉視之,其女凱薩琳則與之兩小無猜。後主人去世,興德來對待希茲克夫如奴僕,凱薩琳雖深愛希茲克利夫,但卻答應田莊莊主之子哀德加求婚希茲克利夫得知此事,大受刺激,遠颺而去。三年後希茲克利夫突然以紳士的姿態返回咆哮山莊...

  • 電子書: NT$ 108

    《十日談》不僅是義大利的名著,也是歐洲劃時代的作品。敘述一三四八年佛羅倫斯大疫,有七個大家閨秀和三個富家公子,跑到鄉間別墅內躲避瘟疫,在玩賞風景和結伴歌舞之餘,互相講故事來消遣,每人每日講一則,共住十天,計有故事一百篇,故取名「十日談」。   

  • 電子書: NT$ 99

    還珠樓主,原名李善基,後名李壽民、李紅,堪稱一代奇人,不但興趣廣泛,通曉諸子百家,佛經道藏、醫卜星相皆有涉獵,且走遍大江南北,經歷豐富。因與女友相戀未果,遂以其名之「珠」字嵌入筆名,以為紀念。1932年以《蜀山劍俠傳》崛起文壇。這部神怪武俠小說,篇幅浩帙,正傳50集、後傳5集,計329回,約500萬...

  • 電子書: NT$ 144

    美國文學「爵士時代」的象徵,費茲傑羅最傑出代表作! 《大亨小傳》出版於1925年,是一部以一九二○年代的紐約市及長島為背景的短篇小說,被視為美國文學「爵士時代」的象徵。    故事在描述1920年代美國人在歌舞昇平中空虛、享樂、矛盾的精神與思想。主角蓋次璧是一個年輕的百萬富翁,他與他交往...

  • 詳細資訊

    隨著網路興盛與紙本的漸趨衰微,「結黨營詩」的詩刊時代是否已經結束?面對時代的洪流也許我們無力逆轉,但辦好一份扎扎實實提供創作並探索臺灣詩學的專業刊物,理應是所有學院詩人所無法逃避的使命。《臺灣詩學》二十五年來的堅持已樹立一個值得肯定的典範,過去的承擔是如此堅持,未來的歷史也將持續瞻望。——林于弘(臺北教育大學語創系教授)

    詩社是情感或理念結合下形成的團體,刊物則為詩社同仁執編與發聲的園地。一部資料彙編就算再怎麼厚,恐怕都難以呈現臺灣詩學季刊社走過二十五年的全貌,但至少它能夠證明,同仁欲以詩學與歷史競走之志向。——楊宗翰(淡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本書輯錄臺灣詩學季刊社歷年重要文獻與影像紀錄:「回首來時路」選錄李瑞騰、蕭蕭、白靈、蘇紹連、向明等詩人發表精華;「刊物紀事」為《臺灣詩學季刊》、《臺灣詩學學刊》、《吹鼓吹詩論壇》篇目彙編與歷年大事記;「存影成詩」則有刊物封面書影、重要活動照片,不僅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更承載臺灣新詩發展史的世代論述與情感!

    作者簡介

    【編著者】
    --林于弘
    臺北市人,1966年生,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現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臺灣詩學學刊主編。學術專長為語文教學及現當代文學,創作則以新詩為主,並兼涉散文及傳統詩。創作曾獲:中華文學獎、藍星詩社屈原詩獎、創世紀四十周年詩創作獎、吳濁流文學獎、臺灣省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時報文學獎等獎項。著有詩集《進化原理》、《文明併發症》、《航行,在詩的海域》、《縱橫福爾摩沙》、《經與緯的夢想》、《微言》、《邊境巡航——馬祖印象座標》及《方群截句》;以及論文《臺灣新詩分類學》、《九年一貫國語教科書的檢證與省思》、《初唐前期詩歌研究》、《光與影的對話:語文教學新論》、《我的第一堂作文課》、《群星熠熠——臺灣當代詩人析論》;另編有《應酬文書》、《大專國文選》(三冊)、《現代新詩讀本》、《臺灣一九六○世代詩人論文集》、《金門詩選》(戰爭卷、風景卷)及《閱讀與寫作》等。

    --楊宗翰
    1976年生於臺北。曾任文訊雜誌社企畫總監、臺北教育大學語創系與東吳大學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現為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專任助理教授。著有《異語:現代詩與文學史論》(秀威經典,2017)、《台灣新詩評論:歷史與轉型》(新銳文創,2012)、《台灣現代詩史:批判的閱讀》(巨流,2002)、《台灣文學的當代視野》(文津,2002)。編有《淡江詩派的誕生》(允晨,2017)、《血仍未凝:尹玲文學論集》(釀出版,2016)、《逾越:台灣跨界詩歌選》(福州海風,2012)、《跨國界詩想:世華新詩評析》(唐山,2003)、《台灣文學史的省思》(富春,2002)、《文學經典與台灣文學》(富春,2002),並策畫「林燿德佚文選」、「菲律賓華文風」、「馬華文學獎大系」、「馬森文集」、「台灣七年級文學金典」等系列出版品。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