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捕手
0 篇書評

黑洞捕手

台灣參與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的故事

19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0/03/3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3.9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4799602
  • 字數: 81,443
紙本書定價:NT$ 450
電子書售價:NT$ 338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地表最大的天文事件——黑洞攝影的幕後故事
☆全台灣最強的望遠鏡建築團隊,遠征沙漠與極地的冒險
☆資源有限的台灣,在國際舞台上以小博大的智慧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36

    ‧20億人次關注的太空計畫 ‧曾登上七大洲報紙頭條 ‧2018年英國大學生推薦讀物 ‧出版人週刊最佳夏日讀物 ‧BBC精選十本五月必讀的書 ‧電影「十月的天空」作者強力好評 ‧隨書附最新版「探索冥王星系統的十大科學發現」  

  • 特價 電子書: NT$ 308

    ★★★本書榮獲2023年Openbook年度翻譯書、第四十七屆金鼎獎圖書翻譯獎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永續未來式推薦書單(https://event.nlpi.edu.tw/HRreading2024/Page/18)★★★ 《森林祕境》作者最新長篇力作 地球萬物共同譜寫的樂章,訴說著遠古以來生命的...

  • 電子書: NT$ 294

    本書從廣泛的角度、認知與思維來探討時間。作者的身世也許不如《時間簡史》的霍金那般迷人,但這一本書,你絕對看得懂,且一定能激發你進一步的思考。藉這一本書好好面對你僅有的一生「時間」吧! ──侯維恕,台灣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 特價 電子書: NT$ 250

    「休士頓,我們發霉了!」 《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第六名暢銷書 AMAZON最佳當月好書,4.5顆星幾近完美讀者好評 第七屆全美「一城市一好書」舊金山最佳選書 《不過是具屍體》、《大口一吞,然後呢?》之後,最搞怪的暢銷科普作家瑪莉‧羅曲帶你一窺所有為宇宙科學獻身的神奇事蹟! 歡迎來到太空!你的身體...

  • 電子書: NT$ 553

    本書根據摩氏硬度排列寶石順序,接著再依照礦物種加以整理,詳介163種寶石及82種礦物種類、有機物,圖表條列寶石GQ、JQ、AQ照片,透過照片來展現不同的寶石美,讓您一看就懂,是認識寶石的最佳入門工具書。

  • 電子書: NT$ 377

    「只要我注視著滿天星空的運行軌跡,我的雙足便能離開地面。」 ──托勒密(Ptolemy) 第一次有人如此描繪天空: 不只是恆星與行星的領域,更有諸多橫衝直撞的神鬼魍魎、天象魔法師、 飛翔的水手、中世紀外星人、神話生物與妖怪。

  • 電子書: NT$ 266

    ~氣象預報員教你瞭解天氣~ 從氣象數據到商業潛力, 一次掌握大自然的奧妙!

  • 出版日期:2017-10-19
    電子書: NT$ 225

    ★《紐約時報》暢銷總榜第一名 ★全球知名宇宙學網紅泰森,為忙碌的你開講宇宙必修課! ★把天文知識化整為零,去除艱澀計算,沒有難懂圖表。 全世界大概沒有幾個人能像泰森一樣, 能把宇宙天文講得扣人心弦又引人入勝, 你可能沒有時間看長篇大論, 泰森的這堂必修課輕薄短小,攜帶方便, 你在捷...

  • 電子書: NT$ 315

    ★全球知名物理家《悖論》作者最新力作! ★亞馬遜書店科普類書籍NO.1 ★亞馬遜書店生物類書籍NO.1 ★亞馬遜書店物理類書籍NO.1 ★獨立報「年度選書」 ★金融時報「年度選書」 ★英國最受歡迎的科普作家,擬人化、譬喻式文風,輕鬆讀懂艱澀的量子力學 震撼科學界,公開愛因斯坦、牛頓忽略的...

  • 電子書: NT$ 360

    「易讀又有趣,作者真的完整介紹了我們有限的知識, 以及我們那汪洋大海般的未知。非常享受的閱讀之旅。」 ——《自然》期刊 您知道嗎? 我們對宇宙的了解只有百分之五! 您可千萬別沮喪,甚至該感到興奮。 正因為我們所知甚少,代表還有許多東西可以發現。 本書以幽默的口吻,將尖端科學家的知識化為易懂的漫畫...

  • 電子書: NT$ 336

    從多遠的角度觀看,才能找到「真理」呢? 浪漫感性、犀利幽默、腦洞大開! 全球知名天文學家泰森以宇宙視角解答人生大哉問!

  • 電子書: NT$ 407

    我們終於—— 可以用眼睛直視太陽、知道哪個行星一天才10小時、星球未必是圓的、 人類可能移民哪些星球、「愛神」撞上地球時咱們連10秒鐘的逃命時間都沒有……。   暢銷新版增添內容: ◎探索火星的最新進展: 形成生命的條件──水、有機物和來自火山活動的能量,都曾存在火星上? 20...

  • 特價 電子書: NT$ 308

    最詩意的海洋知識,最生動的藍色記憶, 是時候,認識我們的大藍海洋!   ★全球暢銷數百萬冊,翻譯成30多種語言。   ★《紐約時報》榜上39週第1名,停留榜上86週,出版1年銷售就突破25萬本。   ★《讀者文摘》自然圖書獎、美國國家書卷獎、費城地理學會亨利.布萊恩獎章、約翰.布羅獎章。   ★曾...

  • 電子書: NT$ 483

    雲看似毫無規則,但其實可大致分為十種類型,氣象學稱為「十雲屬」。 本書將教您如何透過雲的行進方向、雲量、雲高等種種現象觀測,進而了解氣象這門有趣的學問。 ◎詳述各種雲的形狀、特徵以及降雨關係,將雲底高度、厚薄與型態設計為書眉檢索,方便讀者快速查詢。 ◎圖解十種雲屬與數十類雲,教您從雲的分布...

  • 特價 電子書: NT$ 246

    經過億萬年時間洗禮的靜默岩層,訴說著地球驚心動魄的過往與未來。

  • 電子書: NT$ 338

    帶你從我們身處的地球開始,再漫遊到太陽系、鄰近星系,甚至是宇宙中的未知地帶,由近而遠地細數人類的探索成果!

  • 電子書: NT$ 338

    NASA資深科學家李傑信最新力作。有別於以往對單一主題說明透徹的形式,本書是作者在網路上接收網友們提出的問題,整理後集結而成的散文集,收錄了五十篇問答,希望能夠進行貨真價實的科「普」推廣。內容圍繞日常的物理知識、科學史故事、網路傳聞的解謎,關注於不需要太過深奧,僅說明簡單原理就能有所得的「有趣」科普...

  • 詳細資訊

    天大的事,台灣做到了!

    當我們可以上太空,可以看見5,500萬光年外的黑洞,那麼,眼前還有什麼挑戰,是我們沒有勇氣面對的?— 蔡英文 中華民國總統

    ☆地表最大的天文事件——黑洞攝影的幕後故事
    ☆全台灣最強的望遠鏡建築團隊,遠征沙漠與極地的冒險
    ☆資源有限的台灣,在國際舞台上以小博大的智慧


    終於,人類見證了黑洞的存在,
    進一步證實廣義相對論,
    距離完成宇宙之謎的大拼圖,
    又邁進大大的一步。

    中研院領軍的台灣望遠鏡建築團隊,
    是這次全球黑洞攝影計畫的關鍵推手。
    二十五年來,他們面對著
    氣候的嚴酷、離鄉背井的孤獨,與國際政治的凜冽……

    他們建築的,不是望遠鏡,
    而是智慧的天梯,
    把宇宙的真相帶到人類眼前。

    作者介紹

    陳明堂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兼天文所夏威夷運轉副所長。

    中研院黑洞團隊發起人之一。2010年,中研院黑洞團隊開啟格陵蘭望遠鏡計畫,正式加入以拍攝黑洞為目標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國際團隊。2019年,因事件視界望遠鏡成功獲取史上首張黑洞影像,榮獲有「科學界奧斯卡獎」之稱的「基礎物理突破獎」,與其他成員共享300萬美元獎金。

    成功大學物理系畢業,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物理博士,從1995年在中研院天文所任職至今。在中研院期間,建立史密松-中研院次毫米波陣列;設計並建造亞洲第一座宇宙背景輻射陣列(李遠哲陣列);擔任智利阿爾瑪陣列台灣部分的總工程師;負責格陵蘭望遠鏡計畫,建造出北極唯一的天文觀測站,讓全球連線的黑洞影像觀測看得更遠、更清晰。歷經台灣主要天文望遠鏡的建造計劃,是開創台灣天文科學參與國際前沿望遠鏡的研究發展、設計與建造的先驅。

    影音資訊

    媒體推薦

    【國際權威推薦】

    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誕生,讓全世界都看見台灣的研究實力。陳明堂重現二十五年來,幕後團隊以小搏大、克服困難,探索宇宙的過程。他們是激勵人心的台灣黑洞捕手,吸引下一代投入基礎科學領域!

    ——廖俊智 中央研究院院長

    神秘的黑洞,世人都想一窺究竟。終於在2019年,全球眾多團隊齊心協力,捕捉到第一張黑洞照片!解謎過程中,科技部長期支持的中研院及大學的天文團隊貢獻卓著。本書《黑洞捕手》敘述台灣團隊的奮鬥歷程,傳神刺激,值得一讀!

    ——陳良基 科技部部長

    台灣團隊胼手胝足,克服高山與極地的惡劣環境,把一件件台灣設計、製造的精密裝備組合完成,並在太平洋、南美及北極精準運作。感謝每一位參與計畫的中研院專家及中科院同仁,你們一直都是最棒的團隊。

    ——杲中興 中山科學院院長

    從風光明媚的夏威夷,到世界盡頭天寒地凍的北極圈,陳博士科學探險之路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而今他能在公餘之暇將這些精采過程寫成《黑洞捕手》一書,對喜愛天文醉心宇宙的讀者而言,確是一大福音!

    ——孫維新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第一張黑洞照片是科學的重大突破,而中研院天文所是我們的關鍵夥伴。台灣為了讓陣列看得更遠,展開英勇旅程,把望遠鏡送到格陵蘭。我很高興陳明堂說出台灣的努力,希望這些精采故事能鼓舞新世代起身仿效。

    ——海諾法爾克(Heino Falcke) 事件視界望遠鏡科學理事會主席

    陳明堂生動描述這起科學冒險,讓眾人知道台灣團隊在這項計畫中有多麼重要。跟這些優秀夥伴們合作是我的榮幸,我希望他們順利完成格陵蘭望遠鏡,帶人類看得更遠、更清晰。

    ——謝普多爾曼(Sheperd S. Doeleman) 事件視界望遠鏡創始總監

    這是非常精彩的一本書。作者生動的描述他成長、學習,與成功捕捉「黑洞陰影」的過程。「黑洞陰影」發生在遙遠的地方,地球還在「人猿共祖」的時代;5,500萬年後,黑洞周圍逸出的光芒抵達地球時,人類已誕生。中央研究院的陳明堂與國際團隊架設的天文望遠鏡,成功的接收到遠方貴客帶來的訊息,非常難得。

    ——李遠哲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中央研究院前院長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216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