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座標下的中國

從50個課題切入,看懂歷史發展的脈絡與邏輯

18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0/03/3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5.8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5515041
  • 字數: 225,824
紙本書定價:NT$ 550
電子書售價:NT$ 363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在世界脈絡裡,中國原來如此!
 
兩河流域文明,刺激了中國早期王朝的出現與發展;
但外來因素沒有削弱的情形下,卻反而強化了中國文化的個性?
羅馬帝國和秦漢帝國分別瓦解後,
歐洲和中國為何各自走上了不同的發展路徑?
為什麼中國文明後發先至,卻成為不斷改朝換代的早熟國家?

詳細資訊

打破朝代順序,透過50個主題,以世界觀點看中國王朝興衰的運作邏輯!
中國文明從來不是獨立發展,自產生的那刻起,就受到世界其他文明的影響。在世界大背景下,聚焦並梳理歷史背後的規則,從歷史縫隙中,找出串聯古今中外發展與真相的引線,拆解歷史大問題、挖開不準確的歷史常識:
 
◆秦漢與羅馬之間有什麼神奇聯繫?
◆遊牧民族進入中原的時間,有著怎樣的規律次序呢?
◆為什麼希臘人「弒父」而中國人「殺子」?
◆歐洲沒有官逼民反?西方農奴的生活水平竟比中國農民高?!
◆中國在鴉片戰爭中輸給英國的真正原因是……
◆面子外交:對於西方的「叩門」,中國與日本的態度為何截然不同?
◆「丞相」名稱的演變:不過是一場皇帝與丞相間一直在玩的同個遊戲罷了。
◆海上來的蠻夷和陸上來的哪裡不一樣?
……。
 
世界史概念下的視角,跳脫通史與斷代史的架構,
聚焦並提煉中國歷史背後的大規律、大脈絡,
拆解歷史大問題、挖出不準確的歷史常識。
 

以新的方式看懂歷史:長時間、遠距離、寬視野,在世界大背景下,全方位呈現中國歷史盛世、動亂、文化等背後的內在邏輯與外在動因。
 
—以核心問題為緯、以世界歷史為經:
從縱橫比較的視野深入思考中國歷史發展的脈絡,找出歷史認知盲點,從細節分析,看懂真正的歷史。短時間內建立起整體概念。
 
—找出歷史變動過程背後的規則:
本書沒有津津樂道於歷史上一個又一個的權謀故事,或是一次又一次的君臣爭鬥,也沒有按照善惡忠奸思路的歷史軼聞,因為這些過程雖然每次花樣都會翻新,但本質上無非是一些歷史中規律性的重複。
 
藉由切入50個歷史課題,化繁為簡,以世界史的視角,提引出中國王朝的興亡邏輯與遊戲規則,以及這些規則是怎麼形成的。
 
名人書評
 
縱有五千年,橫有四萬里,視野越是高遠,對中國史的理解越是開闊。—馬伯庸,知名歷史暢銷書作家
 
十多年前,史鐵生就向我推薦過張宏杰的《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我讀了好幾遍,還覺得不夠。這一次,張宏杰把他對歷史的理解都放在了這本書中,想法非常好,歷史的比較,更容易看得清楚;比較的歷史,更容易接近真相。—姜文 ,中國導演、演員
 
本書中涉及的史實,或許有些已為讀者熟知;但張宏杰在本書中的見解和觀點,肯定會引發歷史愛好者的興趣和思考。—葛劍雄,中國歷史地理學者
 
張宏杰的這本書,以核心問題為緯,以世界歷史為經,從縱橫的比較視野中得出了對中國史的深入思考,也蘊含著對歷史命運的深切關懷。 —許紀霖,中國歷史學家


作者簡介
 
張宏杰
 
蒙古族,1972年生於遼寧。東北財經大學經濟學學士,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清華大學博士後,現任職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曾在「百家講壇」主講《成敗論乾隆》。大型紀錄片《楚國八百年》總撰稿。
 
著作有《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低薪的盛世:從俸祿窺看中國二千年官場經濟與腐敗人性》、《先求穩,再求奇:曾國藩的內功與外功》、《饑餓的盛世》、《張宏杰講乾隆成敗》、《千年悖論》、《坐天下很累》、《中國人的性格歷程》、《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等。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5090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