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來
0 篇書評

重來

2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09/01/22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0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575228088
  • 字數: 83,863
紙本書定價:NT$ 320
電子書售價:NT$ 192
電子書特價:NT$ 163
暢讀包
人氣暢讀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當生命只剩無盡的重複與無聊的堆積,孩子的微笑讓我們重獲新生。這是一趟非關宗教、非關逃離、非關冒險的旅行。我,站在世界的某處,與異地的孩子面對面,手拉手,相視而笑。為何要離開舒適的環境去艱難的異地旅行?為何要照護那些與自己毫無關係的孩子與老人?為何要自掏腰包去不舒適的環境受罪;連續八天拉肚子而只能待在旅館床上、無法動彈?我們又能為這些殘缺而受苦的魂靈做什麼?為何世界各地有許多人一再地踏上志工之旅,無論他是18歲還是80歲?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52

    簡媜的母愛賬簿、育嬰密語 暢銷二十年經典散文  育兒現場生命書寫 攜帶深厚的豐饒降世的祝福之書 從女孩到女人  柔情感性PK機智幽默 寫盡天下癡心父母的急切與悲歡 囊括文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民俗學,以及神人共存的傳統護幼智慧

  • 電子書: NT$ 266

    親子相處互動,用最美好的禮物「愛」,陪伴孩子學習成長。 高中大學老師強力推薦!

  • 電子書: NT$ 196

    《此身》以身體為主題。寫的不只是具體可見的身體髮膚,也寫人們投射形體之上的情感與情緒。從己身寫到他者之身,再從彼身回眸自身,冥想生死。作為素食者,李欣倫對痛覺特有感觸,「我常想:眾生(身)為何受苦?而受苦或旁觀他者受苦可能反饋我們何種奧義?」她將身體書寫提升至另一層次,關照並凝視世間各種身體樣貌,最...

  • 電子書: NT$ 210

    為了不失去所愛的人,她寧願活得像寄生蟲。 詩人╱譯者林蔚昀首部散文著作。 林蔚昀的媽媽是一位寄生蟲學家,這注定她的成長經驗和別人不一樣。別人的媽媽帶孩子去東京狄斯奈樂園,她的媽媽帶她去日本目黑寄生蟲館。別人的媽媽看到街上的狗屎是趕緊繞道並告訴小孩不要踩,她的媽媽則是像撿到寶一樣把它打包回家塞進冰...

  • 電子書: NT$ 224

    「風捲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貍奴不出門。」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一〉,陸游 很多人或許不知道,「貍奴」既非「貍」也非「奴」,其實就是貓呀。 最著名的典故來自南宋大詩人陸游,有古代貓奴第一人之稱的他,憂國憂民卻也愛貓成癡,寫下不少貓詩,這首就是其中之一。...

  • 電子書: NT$ 224

    看張亦絢如何翻轉「討厭」與「恨」,精彩又過癮。 金鼎獎最佳專欄寫作獎「我討厭過的大人們」專欄文章集結, 另有首次問世「有多恨」多篇。

  • 電子書: NT$ 300

    ◆用直白尖銳的散文剖開創痛,召喚共感女性經驗,犀利刻畫土耳其留學失夢記。 ◆張亦絢&邱常婷專文推薦,V太太、寶島少年兄、王子沃、吳曉樂、林妏霜、林蔚昀、徐珮芬、陳思宏、陳國偉、崔舜華、賀婕、詹閔旭、霧鹿一致推薦。

  • 電子書: NT$ 315

    《台北爸爸,紐約媽媽》2019年紀念珍藏版 讓我們繼續讀他的故事,在淚水中,永遠記憶這位美麗少年。 最坦誠、最驚世駭俗的家族書寫

  • 電子書: NT$ 294

    刺,是刺激、是限制,也是傷痕;浪,是湧動、是淹沒,也是欲望。 台灣第一本同志散文書寫精選, 自1982~2019,橫跨近四十年性別穿脫與生命叩問—— 為什麼關於愛,關於家和自己, 要有一個固定的模樣?

  • 電子書: NT$ 266

    睽違五年的最新散文集《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是李欣倫散文書寫的突破自我之作。 本書書寫個人進入婚姻之後的生活,為了兼顧工作、家庭、親子關係,日常面臨的衝突與掙扎,深藏內心的困惑、委屈、挫折與不安,李欣倫勇敢真誠的深刻文字,細緻描繪婚姻困境,道盡女性說不出的心事。最後沿著母女兩代生命軸線而上,回顧...

  • 電子書: NT$ 203

    本書是吳明益這四年間,流連在溪邊、湖邊、和海邊的生活、行走、坐臥觀察、反思和記錄的動人創作。透過準確和動人的文字描述,及一張張與文字現場對話的攝影,吳明益寫出了一部詩意又充滿現實反省的「水鄉誌」。

  • 特價 電子書: NT$ 232

    他的孤獨,要命的迷人! 《沙漏下的療養院》+《鱷魚街》=舒茲的一生 《沙漏下的療養院》同名電影,布魯諾.舒茲小說原著 2014台北電影節主題城市:波蘭經典回顧單元 法國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 瑰麗,魔幻,悲憫……以32篇短篇小說即成波蘭文學國寶,世間少有。 同是畫家的舒茲,用視覺與詩的文字,對每一...

  • 詳細資訊

    當生命只剩無盡的重複與無聊的堆積,孩子的微笑讓我們重獲新生。這是一趟非關宗教、非關逃離、非關冒險的旅行。我,站在世界的某處,與異地的孩子面對面,手拉手,相視而笑。為何要離開舒適的環境去艱難的異地旅行?為何要照護那些與自己毫無關係的孩子與老人?為何要自掏腰包去不舒適的環境受罪;連續八天拉肚子而只能待在旅館床上、無法動彈?我們又能為這些殘缺而受苦的魂靈做什麼?為何世界各地有許多人一再地踏上志工之旅,無論他是18歲還是80歲?06年至今,李欣倫分別去印度與尼泊爾兩次,除了旅行者的身份,她選擇擁抱許多受病痛折磨的病童與老人,尋索以上的諸種問題。她曾親臨受難的生命現場,藉由與各國志工的互動中反思服務與奉獻的意義,同時藉此探問生命的存在價值。

    【作者簡介】

    李欣倫,一九七八年生,中央大學中文所博士生。具三種身分:素食者:24歲獨自去印度旅行3個月接受生命教育。因人道與環保,從這趟旅行結束後茹素至今。疾病與身體關注者:以散文集《藥罐子》、《有病》及碩士論文《戰後台灣疾病書寫研究》,觀照並凝視疾病與身體樣貌,思考文字如何再現身體感知,讓讀者感同身受。旅行志工:06年至今去印度與尼泊爾當志工,不隸屬於任何宗教團體,而是獨自出發、學習、省思,凝視殘缺與衰敗的身體,親身實踐、體會長久以來關懷的疾病課題。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分享書書評

    分享書書評列表(2)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