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九○年,在上海舉行之基督教在華傳教士大會決議,以深文言、淺文言及官話三種文體翻譯《和合本》中文聖經。一九一九年,官話《和合本》聖經面世,並且流傳至今仍廣為華人基督徒使用。本書從翻 譯研究角度出發,探討語言以外的因素-特別是翻譯工程的主要贊助者大英聖書公會,對翻譯官話《和合本》聖經產生了何種影響。到底今天我們所閱讀的《和合本》是哪些人努力的成果?大英聖書公會在當中擔任甚麼角色?用以翻譯《和合本》的新約希臘文基礎文本是怎樣選定的?本書將會為你一一揭曉。
▘約伯的世界,不只有苦難▗ 常有人在遇到苦難時, 以為可以從約伯記找到答案, 結果卻大失所望。 他們不明白為何自己或摯愛會遭遇苦難, 不解為何苦難何其多; 他們期待約伯記能解惑, 期待這卷書能解釋神為何容許人受苦, 甚至容許義人受苦。 何以這些期待轉為失望? 「智慧」才是這卷書的關鍵。 在約伯受...
跟著舊約泰斗萊特的視角,看上帝榮耀如何重回祂的子民! 若為聖經人物舉辦奧斯卡頒獎,精神分析、劇場研究的當紅炸子雞──以西結,鐵定在最佳男主角之列。以西結書裡稀奇古怪的語言和舉動,乃至幾乎情色的修辭與意象,迄今仍是舊約學者捉摸不定的研究素材。 但是,這絕非以西結自願的。從小受祭司傳統的教育...
耶穌來到世上的目的, 是要開創神的新創造及嶄新的為人方式。 祂將古代猶太教和異教追求「正確行為」的真實洞見, 置於新的根基上; 並啟動重塑人類的企畫: 讓人的心靈得以被潔淨、軟化, 並且從頭到腳、從裡到外都得著改變, 開始學習新發現的神國語言及行為。 神國就這樣進入這個世界, 賦予人們連亞里斯多德...
華人教會第一本「天啟保羅觀」專書 從天啟保羅觀,看上帝如何主動透過十字架翻轉世界! 重新認識使徒保羅,發現天啟行動帶來的宇宙新秩序!
本書探討路德作為宗教改革者的歷史和傳說,與西方的現代性如何產生千絲萬縷的關聯,甚至幾乎所有現代意識或價值都跟馬丁路德脫不了關係。 ★ 以歷史角度看路德各種形象的建構,以及對西方現代的深刻影響,尋找歷史上路德的天主教元素和中世紀元素。 ★ 本書作者在coursera這個全世界一流大學合開的線上...
開啟你的新約研究之門,掌握挖掘真理的各樣方法。《新約鑑別學導論》涵蓋了最廣、最新的聖經研究方法,企圖拉近我們與聖經學者的距離,以及華人教會在聖經研究上與世界的距離。
來吧,讓我們一同加入聖靈的團契中 受聖靈洗的灌溉,在教會土壤茁壯! --- 教會論和聖靈論是「應用性」或「實用性」很強的兩項教義。 信徒既在基督裡與神和好,都領受了聖靈所施行的救恩,並加入信徒群體(即教會)當中, 更清晰、明確的教會論、聖靈論當有助信徒, 使信仰生命更加有根有基,豐富多采。
基於對欲望的全新認識,丹尼爾‧貝爾二世完成了這本《欲望經濟學》。一方面,貝爾從聖經的神論、人論、救恩論出發,闡述基督教神學對欲望的觀點,如何幫助教會面對這個世界,乃至於深深影響世界的經濟和政治力量;另一方面,貝爾也根據他對經濟學理論的研究,提出「屬天的經濟學」,以基督教兩千年來的屬靈智慧和傳統,與當...
★本書榮獲《今日基督教》雜誌選為二十世紀百大好書 ★作者侯活士獲《時代》雜誌譽為「美國最佳神學家」 敘事是教義神學的內涵,是信仰生活的範例,是啟蒙下一代信徒的教材。敘事是兩千年來教會生命力的源頭。聖經中的敘事,不是因循落伍、任憑挪用的文字,乃是寶貴的屬靈資源,主動形塑我們的品格,使我們能夠改變世界。...
一冊在手,讀經上手! 聖經是── 全球最暢銷的書 神亙古永遠的啟示 神給你我的親密話語 我們讀經的態度往往是囫圇吞棗、應付了事,面對各種文體的經文,好似霧裡看花、隔靴搔癢;如果「看不懂」、「抓不到重點」、「與生活脫節」成為常態,長期下來便無法從中受益,讀經也變成一樁苦差事。這樣一來...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 揭祕你所不知道的耶穌、猶太人和基督宗教, 是基督徒與研究者一生必讀的死海古卷。
一八九○年,在上海舉行之基督教在華傳教士大會決議,以深文言、淺文言及官話三種文體翻譯《和合本》中文聖經。一九一九年,官話《和合本》聖經面世,並且流傳至今仍廣為華人基督徒使用。本書從翻 譯研究角度出發,探討語言以外的因素-特別是翻譯工程的主要贊助者大英聖書公會,對翻譯官話《和合本》聖經產生了何種影響。到底今天我們所閱讀的《和合本》是哪些人努力的成果?大英聖書公會在當中擔任甚麼角色?用以翻譯《和合本》的新約希臘文基礎文本是怎樣選定的?本書將會為你一一揭曉。
|各方推介|
近讀麥金華弟《大英聖書公會與官話〈和合本〉聖經翻譯》書稿⋯⋯就其大者言,是為中文聖經翻譯史填補空隙;就其小者言,是從翻譯的角度為官話《和合本》的成書經過爬梳史料;不啻為聖經研究與翻譯研究增添光彩。
童元方|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教授
金華這本書的確有其出版價值:本書補充了中文聖經翻譯研究一個重要的空白領域,為讀者介紹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大英聖書公會與官話《和合本》譯者們之間的互動的歷史,並且從翻譯學的專業角度,為這互動的歷史提供分析及解說⋯⋯本書是一個野心極大、意義也重大的嘗試。
郭偉聯|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副教授
有理論框架,亦有文本分析,使得本書的內容較為充實和全面⋯⋯作者身為初露頭角的年青學者,卻已具備多方面紮實的基礎,更有創新的問題意識,使得此書論述清晰、行文流暢,頗能引發讀者的好奇心和閱讀興趣。
黎子鵬|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副教授
|作者簡介|
麥金華(George K. W. Mak),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獲授文學士及哲學碩士學位,英國劍橋大學東亞研究學系博士,主要研究興趣為基督新教聖經漢譯史,論文見於《近代中國基督教史研究集刊》及《英國皇家亞洲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譯有樂亞蕾(Aretta Loving)之聖經譯者故事《片片生活點點情》(Slices of Life)。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