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孩子

Just Kids

60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2/05/02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4.8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8826724
  • 字數: 141,181
紙本書定價:NT$ 370
電子書售價:NT$ 278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我們會怎麼樣呢?」佩蒂問。
「我們會永遠在一起。」羅柏答。

這是關於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在紐約從相遇到相愛,
從日日掙扎、絕不放棄到各自勇敢站上舞台的傳奇故事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15

    1922年,紅色政權席捲蘇聯。 一位帝俄時期的青年貴族, 被迫在莫斯科一家豪華飯店度過餘生。 他以紳士風度對抗遭囚禁的命運,用品味緬懷過往的美好, 在劇變的時代,成為最不自由也最幸運的人。

  • 電子書: NT$ 255

    從我的青春時代起,她就是那顆最燦爛的星,她就是女性創作者不馴形象的化身。 ──《時間裡的癡人》作者 珍妮佛.伊根 「我聽到笑聲、鈴鐺聲、赤足跑過寺廟階梯的聲音。 一縷縷陽光、甜蜜的滋味,那樣近,卻是一去不返的時光。」──佩蒂‧史密斯 在黑暗中懷抱傷痛前行的一段旅程 《只是孩子》美國...

  • 電子書: NT$ 270

    這本書是我人生的路線圖。——佩蒂.史密斯 美國國家書獎最高榮譽得主 佩蒂史密斯 新作 紐約時報、The Big issue2015年度好書 Amzon選書

  • 電子書: NT$ 266

    為何我們渴望關係,卻又一再受傷? 全球暢銷突破百萬本『現象級』小說! 改編同名影集深獲好評,IMDb8.8高分推崇 1991年出生的作家莎莉‧魯尼創造了全新的愛情的樣貌

  • 電子書: NT$ 245

    在生與死之間,有間圖書館, 架上的每本書,都是你當初未曾選擇的另一個人生劇本。 如果有機會讓你重新來過, 我們能不能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 電子書: NT$ 385

    人生就像一段有目的地的漂流 ——想去某個地方,卻往往不得不去另一個地方 歐巴馬2021年度最愛小說 比爾.蓋茲2022年夏季書單 銷售破1,000,000冊,賣出30國語言版權

  • 電子書: NT$ 252

    出版即登上USA TODAY暢銷書 有焦慮的人請讀這本小說,隨著文字與妮娜一起重新定義「自己」的樣貌。了解焦慮不是自找麻煩,而是極其自然的事。 Goodreads讀者狂讚:「妮娜就是我們!」

  • 電子書: NT$ 299

    「工人吃得飽,生活有保障,才能安心幹活。這才是老闆的福氣,只有笨蛋才會不懂這個道理。」 150年前,一個勞資嚴重對立的年代,作者創造了一個工廠老闆,說出一個遠遠超越那個年代的道理。150年後,很遺憾的,還是有很多老闆不懂這個道理。 一個和《傲慢與偏見》同樣偉大的愛情故事,埋沒了150年卻...

  • 出版日期:2017-01-01
    電子書: NT$ 224

    「一讀就入迷。我愛不釋手,無時無刻不想著這本書。」——希拉蕊∙柯林頓 「艾琳娜.斐蘭德以極其不可思議的力量刻劃少女時代與友誼。」——葛妮絲.派特羅 60年的友誼,交纏的命運 兩個女子互相啟發 視彼此為可敬對手的成長故事

  • 電子書: NT$ 266

    這件事既然曾經發生過,就有可能再次發生。 在極端政治和社會對立日益激化的今日世界,這本書提醒我們,人的記憶並不可靠。

  • 電子書: NT$ 299

    被譽為人情偉構的《紅樓夢》,出現於清乾隆中葉(西元1765年左右),作者曹雪芹寂寞近百餘年,直到胡適等人開始研究他的身世,才一波波掀起「紅學熱潮」,從此開啟了無數世代讀者的閱讀史。本書逾九十八萬字,為讓現代讀者與第一代讀者有機會近距離接觸,本版收錄目前所見最早的脂批(甲戌本)與底本庚辰本的脂評,特請...

  • 詳細資訊

    她的歌聲簡單有力,震撼了一整代人,開啟了搖滾革命
    她的文字坦白細膩,寫活了一個終生摯愛卻無緣相守的人,
    這是佩蒂獻給終生愛人的情書,也是她向純真熱情的紐約致敬之書。

    榮獲「2010年美國國家書卷獎」。

    《出版人周報》年度十大好書、《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村聲雜誌》年度最佳出版品、《People雜誌》年度十大好書

    1989年3月9日,佩蒂.史密斯(Patti Smith)的終生好友也是曾經的愛人羅柏.梅普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走了,佩蒂在好友臨終前,答應他有一天要寫下兩人二十歲在紐約相識相戀並投身創作,掀起時代風雲的故事。

    但失落的疼痛,讓佩蒂難以下筆。她停頓了十年。

    2000年,佩蒂終於提筆開始寫,整本書開始於兩人愛的故事,結束於生死道別。全書也是向六○年代七○年代的紐約文化致敬,在那裡,在那個充斥富人、窮漢、騙子及壞人的大雜燴城市裡,兩個年輕藝術家,像童話故事裡的孩子一樣在紐約受磨難並成長,她們攜手走向成名,走向創作的巔峰。

     2010年1月,歷經二十年的跋涉,本書終於出版。立即橫掃全美排行榜,包括紐約時報、出版者周刊、獨立書商協會、波士頓環球報、北加州獨立書商協會、今日美國報、丹佛郵報、洛杉磯時報、華爾街日報等。這位搖滾龐克教母佩蒂史密斯這回用文字,寫出純真追求者的內心,正如她在書末所說:我把我們的故事說出來,完成我的承諾。這不是一個成名或賺錢的故事,它是我們的人生、藝術、青春掙扎、希望與夢想的完整呈現。

    《只是孩子》是身兼作家、詩人、搖滾歌手和藝術家的傳奇人物佩蒂.史密斯首部回憶錄,評論家和讀者一致推崇本書是繼2004年巴布.狄倫《搖滾記》之後最偉大的搖滾歌手回憶錄。本書內附佩蒂.史密斯及羅柏.梅普索普的珍貴攝影及創作照片。

    作者簡介

    佩蒂.史密斯 Patti Smith

    作家、表演家、視覺藝術家。佩蒂.史密斯的創作天份首先展露於1970年代她將詩作與搖滾樂作革命性的結合。1975年,她推出首張專輯《Horses》,這張唱片爾後成為樂壇百大不朽經典。該專輯的封面就是羅柏.梅普索普拍攝的佩蒂,身穿白襯衫掛著黑領帶,叛逆且新穎的形象,影響後世甚劇。

    史密斯將垮世代(beat generation)的詩歌和實驗性搖滾樂結合,被譽為「龐克搖滾桂冠詩人」(Punk’s Poet Laureate)和「龐克教母」(Godmother of Punk)。她將19世紀法國作詩法介紹給美國十幾歲的年輕人,同時她中性的公眾形象和非女性的語言風格都走在時代前端,引領創作風潮。

    史密斯最廣為傳播的歌曲是她與布魯斯.斯普林一起創作的〈因為這夜〉(Because the Night),該歌曲在「Billboard Hot 100」排名第十三。她總共錄製了十二張專輯。

    史密斯1973年在紐約高譚書店開了第一個畫展,1978年後,她的畫作都由robert miller畫廊代理。2002年安迪渥荷美術館位她辦了一場回顧展,展出她的畫作、攝影以及絲印。展題「陌生的傳息者」(Strange Messenger)。

    2005年,法國文化部頒發藝術終生成就獎給她。2004年,《滾石雜誌》頒布的百位搖滾重要人物名單中,將史密斯列為第47位。2007年,她被列入搖滾名人堂。她還獲得兩項葛萊美獎提名。2010年11月17日,這本自傳創作《只是孩子》榮獲美國國家書卷獎殊榮。

    她另外出版的書籍有Witt, Babel, Woolgathering,,The Coral Sea,以及 Auguries of Innocence.

    受到剛興起的龐克運動的影響。2004年,《滾石雜誌》頒布的百位搖滾重要人物名單中,將史密斯列為第47位。2007年,她被列入搖滾名人堂。她還獲得兩項葛萊美獎提名。

    譯者簡介

    劉奕

    2000年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畢業後改行成為搖滾樂文字工作者至今。初期寫樂評,文章多見於《通俗歌曲》等搖滾雜誌,生活交集地下搖滾場景。2005年起專職翻譯,為《滾石》雜誌翻譯文章,兼為搖滾樂人左小祖咒翻譯歌詞,同時淡出搖滾圈。個人生活簡單,愛好射箭,信仰佛教。個人微博:weibo.com/etiaoduanku

    導讀/審訂者簡介

    馬世芳

    廣播人,寫作者,1971年夏生於台北。兩岸知名音樂文化評論者。

    1995年編纂《永遠的未央歌:現代民歌 / 校園歌曲20年紀念冊》,成為研究台灣流行音樂必讀參考書。作品有《地下鄉愁藍調》《昨日書》,統籌編輯《1975-2005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

    2002年起在News98主持「音樂五四三」節目,深度專訪音樂人,並常安排空中現場實況,屢被譽為中文世界最好的流行音樂節目。部落格:honeypie.org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分享書書評

    分享書書評列表(9)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533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