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聽下港囡仔台青蕉講古
發掘你骨子裡的台灣味鄉愁
打造用一輩子的刀 帶著巨型相機上玉山跟拍 在墓仔埔放電影
青年返鄉 用青春澆灌心愛的庄腳
翻轉地方 保留古早味 迸出新滋味
台灣有哪些百年市場? 從市場建築、歷史到大店小吃,遍訪美食,踏查文史, 描繪你我或許熟悉的老派市井生活,體驗各地特色的最佳引路導覽。
一本絕無僅有、含括交通知識與旅遊美景的專業作品! 臺灣公路系統為何如此規劃、編號與興建? 多山地形的臺灣公路有哪些足以傲視世界的建築工法? 公路環島之行可以看到哪些動人的景致?…… 本書深入談及臺灣公路的種種風貌,除了在知識層面知其所以然以外,平日開車上路時也能因瞭解公路特色而更感到...
★獲第65梯次好書大家讀入選圖書 (國中適讀) 你我共同擁有的35條台灣最美單車風景線, 春天賞櫻、秋天賞菊、 冬天看楓紅、夏天沐浴杉林清涼幽靜。 騎遇台灣單車祕境小旅行,原來只須一天! 即刻擁抱大自然,盡攬台灣之美。 知名單車部落客茶花小屋, 不疾、不徐、不藏私,慢騎35條輕...
引入大甲溪活水澆沃了大臺中地區的廣大農田,結出美味的稻米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臺中人,葫蘆墩圳對臺中的重要性不言可喻。而對於豐原人來說,他們更暱稱這條母親河為「大溝」,大溝不只為豐原帶來富足的生活,也為豐原人帶來近水、親水的甜美記憶。《圳水漫漫》鉅細靡遺地歸納葫蘆墩圳開發以來的數百年時空故事,以及詳細介...
結合QR CODE手機一掃就能導航 絕佳日歸路線,包含特色專欄景點, 且配合大量照片及提供超詳盡說明, 並將店家資訊結合QR CODE,手機一掃就能導航!
第一本以台灣老屋街區為主的概念書。 瞇起雙眼, 老屋裡的光影、色塊, 像是散落的拼圖, 召喚著城市的身世, 只要用心拼湊, 我們就能走回那段被遺忘的時光
瘋玩台灣一本就GO! 說走就走,鐵道環台,原來這麼簡單。 超便利的17條行程規劃、特豐富的旅途情報、140個最貼心的地圖導覽、經典鐵道路線大集合、照著做就ok的環島行程懶人包 隨興規劃專屬自己的鐵道環台計畫,愛玩幾天就玩幾天,還可以是隨心所欲的一日遊。愜意的行程適合大手牽小手的親子遊,即便是大手拉...
文青風旅人、老饕型旅人、藝文型旅人、放空型旅人,一次滿足! 《嚴選臺南》,肯定能找到愛上臺南的關鍵字。 #傳統美食 #百年菜場 #草藥食飲 #顛覆體驗 #新創設計 #職人手作 #老屋古物
*本書為可重排文字的流式版本 ★魚夫優遊臺南10年,再現府城風華 ★50張手繪圖,細細描繪老城舊事,還原被拆除的日治時代建築 ★掃描書中各篇QR Code,即可觀賞魚夫拍攝的影片,飽覽臺南風光
從城市文創、歷史建築到百年菜場, 來一趟懷舊又新鮮的「最野」嘉義體驗! 由超過20000人高度注目的──下港女子 帶你深入最「與眾不同」的嘉義! 〔5大主題規劃〕×〔6條獨家路線〕 〔105處精選景點〕×〔80家私房美食〕
走進巷弄間的傳承故事 嚐盡第一手台灣風土與人情滋味。 食物,是你我共同的語言, 看著書中的食材和料理,彷彿活起來一般, 慢慢地動搖內心深處柔軟的心田
|內行人的吃法‧最感心的小故事| 一碗烏醋麵、一杯鳳梨冰、一塊炸排骨 一盤鮮水餃、一顆水煎包、一塊蘿蔔絲餅 原來,在台灣的飲食生活,處處都能喚醒港人的回憶 在台北的365天,是香港的一輩子……
步道祕境 ╳ 歷史風情 ╳ 山珍海味 在地情懷 ╳ 趨勢觀察 ╳ 投資視野 三不五時走路賞景,三天兩頭吃喝嘗鮮! 財經趨勢專家謝金河第一本暢談寶島美好山林及飲食生活之作。 從山林步道與美食,笑談人生體驗、投資與在地經濟 從情感與土地文化,深究這座島嶼的迷人之處
★跟著達人玩不一樣!休日大滿足玩樂景點、完美路線全提案! 從古蹟文青旅行到傳統市場、創始老店朝聖到特有小吃、博物館巡禮到夜市…走踏最迷人的巷弄新風景!
在故鄉種下青春 翻轉地方的青年團體台青蕉
娓娓訴說27道影響台灣人一生的美麗風景
《小鎮專門店》中介紹了許多留存至今的小鎮行業,以旗山為代表,娓娓訴說27道曾經影響台灣人一生的美麗風景,這些專門店不僅是過去食衣住行的生活縮影,他們不願向生活低頭、堅持不懈的職人心情,更代表了台灣人胼手胝足的打拼精神。
在書中,你會看到堅持做能用一輩子刀具的打鐵師,卻不擔心沒有生意上門;幫人拍寫真的相館老闆,背著巨大的照相機陪客戶上玉山拍照留念;開飯館的老闆,半夜有客戶上門依舊睡眼惺忪開門炒菜;做鋤頭的師傅連100克的重量差異都要斤斤計較,堅持不願量產;辦桌一次要耗費三天,包括準備材料、現炒和最後一天鄰居感謝祭;做棉被從早到晚一天只能做兩條,還有修理棉被服務;開米店最重誠信,賣米像在賭博,下手買錯現金流可能馬上就卡住。還有小鎮文化背後的故事,像是源自旗山的台灣味枝仔冰,以及下班放學必去的重要交際場合——冰果室。天氣炎熱,加上早年製冰與製糖業發達才發展出這樣獨特的文化,而這些過往可以追溯至日治時期,日本人為了保護物資而產生大量低溫保存的需求。
2008年台灣香蕉外銷日本市場跌破一萬噸,曾經火紅的產業逐漸式微,而左手玩樂團、右手賣香蕉的台青蕉搖滾樂團也在這年成團。年紀輕輕就返鄉,用熱血翻轉地方,關心公共議題,用青春保存地方產業、維護昔日文化。歲月積累,這次他們用《小鎮專門店》譜一曲台灣謳歌,歡迎一同來搖旗吶喊。
本書特色
一日古早下港人行程推薦 體驗往昔下港人的一天,吃喝走訪更有味道
旗山專門店手繪地圖 私房景點大公開,老店巡禮必備
在地珍貴資料圖像 難得一見的老照片大公開,體驗小鎮風情更夠味
作者簡介
台青蕉
成立於二OO八年,由尊懷文教基金會志工組成,香蕉是我們的信仰,蕉農是我們的教授,土地是我們音樂舞臺,享受田野,走的是甜根植草的小徑,越過老街道的街廓,一群老街少年的草莽汗淋,讓田野作為一種音樂的開始。讓田岸成為音樂的支撐平行線,這是我們以蕉為名的城市出走,從旗山小鎮出發來種青春翻轉地方。
王繼維
一九八三年出生,台青蕉成員。
十歲父親告訴我不再打罵孩子,十八歲聯考死當但積極參加社區營造。二十四歲研究所念完決定返鄉,和同鄉青年成立台青蕉樂團,推廣旗山香蕉產業。二十八歲成立香蕉創意工坊,推廣農村六化產業。三十歲,投入社區老產業復興運動,以旗山為品牌,發展地方產業。
早上務農種香蕉、中午開店做蛋糕、下午行政關切公共事務、晚上創作練團,另一種有機農業正在起步著,高喊:「我的工作,由家鄉來定位」。
王繼強
一九九O年出生,台青蕉成員。從小跟著尊懷文教基金會志工行動,投入地方老產業與公民記者行動,並在旗山成立「影像交換所」空間,以影像交換的方式投注社區。
尊懷文教基金會
一九九五年,由旗山農工王中義老師和幾位社區的媽媽、家長共同成立尊懷文教基金會,希望推動家長的成長、辦理親職教育課程、關切子女教育問題、推廣人本教育而成立。自一九九八年開始,因為發現旗山社區環境問題、文化產業低落不被重視、生態環境髒亂與問題,進而從家庭與教育的關懷議題,投入社區營造、生態文化調查等工作,並於二OO八年開始培訓青年志工,並由志工成立台青蕉團隊,在旗山小鎮發展注入青年行動的力量,傳承地方文化的精神。
繪者簡介
蔡政諭
喜歡畫圖和說故事,尤其帶著神話與童話色彩的題材,也喜歡實驗不同的插圖風格。每當開始一個新故事,總是滿懷期待地要給它一個新風格,換換材料換換口氣,也換換造型和色調。出版過繪本《希望之歌》、雙語繪本《仙國的故事(越南)》、《屏東文學青少年讀本/民間文學卷》和《兒童文學卷》,且固定在「國語青少年月刊」發表童話圖文作品。文字作品《金狐狸與長眠咒》入選九歌出版社《103年台灣童話年度選集》。
專文推薦
劉克襄 作家
李取中(《大誌》總編輯)
李明璁(作家・社會學家)
林承毅(林事務所執行長・服務設計師)
洪震宇(《風土經濟學》作者)
宋世祥(「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創辦人) 推薦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