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與黑(法文全譯本)
0 篇書評

紅與黑(法文全譯本)

Le Rouge et le Noir

5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0/06/30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0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4778669
  • 字數: 301,390
紙本書定價:NT$ 480
電子書售價:NT$ 335
電子書特價:NT$ 234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 現代小說之父斯湯達爾代表作
  • 尼采認為斯湯達爾的作品是他這生最美麗的邂逅之一

    這個故事是根據1828年2月29日的《法院新聞》上登載一個死刑案件所創作而來的。
    因而斯湯達爾在書名中,還寫了一個小標「1830的編年史」。
    而「紅」與「黑」在法國拿破崙執政的時代,代表的是「軍隊」與「教會」,
    這也是當時有野心的法國青年對於自身前途的兩大選項。
    平民朱利安儘管聰明又野心勃勃,但他的兩次戀愛終究敵不過世俗的尊卑與道德批判而悲劇收場。
    斯湯達爾在書中對權貴階級、教會制度做了諸多批評;
    他以心理分析的筆法來描述主角的性格,也將人性的善惡描繪得寫實又殘酷,為現代心理小說的奠定了基礎。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15

    1922年,紅色政權席捲蘇聯。 一位帝俄時期的青年貴族, 被迫在莫斯科一家豪華飯店度過餘生。 他以紳士風度對抗遭囚禁的命運,用品味緬懷過往的美好, 在劇變的時代,成為最不自由也最幸運的人。

  • 電子書: NT$ 266

    為何我們渴望關係,卻又一再受傷? 全球暢銷突破百萬本『現象級』小說! 改編同名影集深獲好評,IMDb8.8高分推崇 1991年出生的作家莎莉‧魯尼創造了全新的愛情的樣貌

  • 電子書: NT$ 343

    當全世界都說妳不夠好 別讓他們騙了妳   -獻給所有聰明、不願被馴服的女性-   ○上市4個月,歐美熱銷 60 萬冊以上! ○英、美Amazon+Goodreads 超過 85,000 讀者滿分好評!  ○《星期日泰晤士報》、《紐約時報》暢銷榜第一名,德國《明鏡週刊》暢銷榜第三名 ○...

  • 電子書: NT$ 154

    ※台灣唯一正式授權中譯版,首度獨家收錄1945年遭刪除之原版作者序〈新聞自由〉 ※榮獲雨果紀念文學獎、史密斯書店暨企鵝圖書世紀傑作獎 ※《時代雜誌》評選百大不朽小說 ※美國現代圖書館評選百大最佳小說 ※大英百科全書評選西方世界偉大傑作 你以為在為自己努力, 其實只是在為高層服務而已。

  • 出版日期:2019-08-01
    電子書: NT$ 261

    ★法文直譯全譯本 全新編修★ ★收錄十九世紀法文版古典插畫★ ★擁有最多讀者的世界經典小說★ ★冒險、尋寶、復仇、陰謀、戀愛,類型小說的典範之作★ ★高潮迭起的故事情節,縝密機敏的詭計籌謀,波瀾壯闊的人性史詩★ ★好萊塢電影《絕世英豪》、日劇《華麗的復仇》、動畫《巖窟王》等影視作品原著★

  • 電子書: NT$ 260

    這本書奠定了米蘭.昆德拉 作為世界上最偉大作家之一的地位 文壇大師昆德拉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 二十世紀最動人的小說 此生必讀的文學經典

  • 電子書: NT$ 336

    海明威私心最愛作品,現代主義戰爭小說經典,對戰爭的荒謬與殘暴提出控訴。 睽違半世紀,全新繁體中文譯本

  • 電子書: NT$ 231

    喬治・歐威爾的經典小說《一九八四》,是一個人的夢魘式奧德賽遠遊,他經歷的是一個由交戰國家統治的世界,以及一個不但控制資訊、也控制個人思想記憶的權力結構。一個名叫溫斯頓・史密斯的小公務員,在大洋洲共和國冰冷灰白的環境下,加入了一個秘密兄弟會,追尋一段禁忌的婚外戀情——結果卻成了被追捕的國家公敵⋯⋯也是...

  • 電子書: NT$ 210

    「我們年紀很輕,才20歲……這些年來,我們的工作就是殺人──這是我們有生以來第一個職業。我們對於人生的知識僅只限於死亡。今後還會發生什麼事情?我們將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 特價 電子書: NT$ 370

    今年最好看的歷史小說! 以19世紀牛津詞典編纂室的真實事件為背景 精湛敘述一段隱藏在男性書寫歷史背後的動人傳奇

  • 出版日期:2017-05-01
    電子書: NT$ 280

    ★擋不住的「斐蘭德」熱,全系列已改編為HBO影集 ★義大利熱銷260萬冊、美加暢銷160萬冊、德國上市五週狂銷25萬冊 莉拉對每一個人、每一件事的描述都深刻精確到冷酷無情的地步, 她讓時間定格在對她舉足輕重的那一刻。

  • 電子書: NT$ 400

    【世紀文選 42】 ★ 俄國文學大師杜斯妥也夫斯基寫實主義顛峰代表作! ★ 杜斯妥也夫斯基被喻為俄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天才作家,對西方現代文學有極為深遠的影響。 ★ 經典文學小說領域的今生必讀聖典! ★ 杜斯妥也夫斯基著名的作品之一,充滿濃厚哲學氣息,深入刻劃人性弱點及人物心理。 是否做一個...

  • 出版日期:2016-03-15
    電子書: NT$ 338

    本書收錄獨家斯德哥爾摩私房地點直擊彩色照片 人們說「她」不會再回來,他們錯了。 天才駭客莎蘭德回來了。 縱使敵人熟知她一切技術,卻不知她的最終武器是──不要命的勇氣。 ★亞馬遜網路書店、Goodreads書評網站年度好書、驚悚推理好書、讀者最愛Top書單 ★哥倫比亞影業重金搶下改編權,現正...

  • 電子書: NT$ 490

    ==無論多麼齷齪、墮落、畸形,他都不以為意;因為明白世間並無美醜,只有真實的樣子。== 英國最偉大作家毛姆四大名作之一 歷時100年經典紀念版 全新翻譯完整譯本 ★中文版完整收錄毛姆前言,以及美國小說家西奧多.德萊賽的專文書評。西奧多.德萊賽與海明威、福克納齊名,是美國現代小說的三巨頭之一。他點...

  • 詳細資訊

    • 現代小說之父斯湯達爾代表作
    • 尼采認為斯湯達爾的作品是他這生最美麗的邂逅之一

      這個故事是根據1828年2月29日的《法院新聞》上登載一個死刑案件所創作而來的。
      因而斯湯達爾在書名中,還寫了一個小標「1830的編年史」。
      而「紅」與「黑」在法國拿破崙執政的時代,代表的是「軍隊」與「教會」,
      這也是當時有野心的法國青年對於自身前途的兩大選項。
      平民朱利安儘管聰明又野心勃勃,但他的兩次戀愛終究敵不過世俗的尊卑與道德批判而悲劇收場。
      斯湯達爾在書中對權貴階級、教會制度做了諸多批評;
      他以心理分析的筆法來描述主角的性格,也將人性的善惡描繪得寫實又殘酷,為現代心理小說的奠定了基礎。

      *兩段挑戰道德與社會階級的禁忌之戀
      全書分為上下二卷,上卷幾乎完全採用了《法院新聞》的案例,
      描述鋸木廠之子朱利安到權貴的鎮長德賀納勒家擔任他孩子的家庭教師,
      因而見識到貴族人家的奢華生活,一心想脫離貧困與低賤身分的他,
      靠著俊美的外貌和手段引誘了德賀納勒夫人,但兩人的戀情終因階級與道德而被迫中斷,朱利安黯然離開神學院,前往巴黎。
      下卷則是斯湯達爾虛構出來的。
      朱利安到了巴黎,仍用盡心計想要攀附進入上流社會。
      在教會神父的引介下,他來到德拉莫侯爵府邸擔任祕書一職,
      然後利用侯爵之女瑪蒂爾德對他的好感,和她談起戀愛。
      然而德賀納勒夫人的一封信,阻撓了這段戀情,改變了三個人的命運……


      作者簡介
      斯湯達爾Stendhal
      本名馬利-亨利.貝爾(Marie-Henri Beyle,1783-1842),十九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率先提出了文學的時代性問題,因而被喻為最早的寫實主義實踐者之一,也被評論家稱為現代小說之父。

      斯湯達爾出生於法國東南部的格勒諾布爾城,父親是最高法院的律師,外祖父是醫師。少年時期的斯湯達爾很崇拜拿破崙,後來加入拿破崙所領導的軍隊,進軍義大利,擔任政府書記員。這段從軍的經歷深刻影響了他的思想和寫作。1802年,他回到巴黎,為了求學而辭去軍職。拿破崙倒台後,他拒絕在新政府中任職,在米蘭定居。他在米蘭度過很長一段時間,也很喜歡米蘭,甚至希望死後能葬在這裡。但1821年,因為和一些義大利愛國者之間的往來,而被奧地利政府逐出米蘭(當時北義是由奧地利帝國統治)。
      回到巴黎之後,斯湯達爾開始發表著作,陸續出版了《論愛情》(1822)、《羅西尼傳》(1824)、第一部小說《阿爾芒斯》(1827)、《羅馬漫步》(1829)、《紅與黑》(1830)等,以及數十個短篇或故事,和數百萬字的論文、隨筆和散文、遊記等。

      譯者簡介
      李毓真
      上卷:
      自由譯者,法國勃根第大學文學、語言及文化博士班肄業。曾在法國從事藝術經紀與口譯工作;喜愛時尚、文學、戲劇和傳統戲曲。

      譯者簡介
      翁尚均
      下卷:
      法國巴黎第四大學博士,公務人員高等考試及格,文化行政職系公務人員正式退休,現專事英法文中譯工作。

    媒體推薦

    [專文導讀]
    歷史洪流中的光明與黑暗
    ──輔仁大學法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李宜蓓
    西元一八三○年十一月初,即法國七月革命結束後的第四個月,時年四十七歲的亨利.貝爾(Marie-Henri Beyle)獲得新政府委任,甫收拾好行囊準備離開巴黎,前往義大利的提里雅斯特(Trieste)擔任領事一職。行前他將一份來不及校對完畢的印刷文稿交付給出版商,請後者代為處理。這位拿破崙帝國時代的前公務員是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的忠實擁護者,更是個「義大利迷」,曾因職務緣故寄居米蘭,旅行足跡遍布羅馬、佛羅倫斯、波隆那、那不勒斯等地,對義大利的政治情勢和人文風情抱持高度興趣。第一帝國殞落後,原本跟隨拿破崙大軍南征北討的貝爾憤然卸下公職,接下來的十五年間大多仰賴文筆維生。除撰寫過數篇遊記和評論性文章之外,他於一八二二年推出一本以愛情為主題的雜記,五年後匿名出版一部以書中女主角命名的言情小說《愛爾蒙絲》(Armance),均無法獲得當時讀者的青睞。然而,貝爾並未因此放棄以情愛為題材的創作,或用文筆刻畫大時代的雄心。他自刑事案件報導中獲得靈感,一八二九年著手策劃一部名為《朱利安》(Julien)的小說,此計劃的成果便是他前往提里雅斯特前夕尚未檢視完畢的稿件。

    當然,亨利.貝爾就是作家斯湯達爾(Stendhal)的本名,而那份題為《朱利安》的初稿後來則成為十九世紀法國名著《紅與黑》(Le Rouge et le Noir)。若說標題會影響讀者對一本書的印象、看法,甚至左右其閱讀動機,《紅與黑》應屬最易造成分歧的類型。乍看之下,此書名似乎平淡無奇,缺乏文學價值,難不成是在宣告作品內容貧乏、了無詩意…… 但另一方面來看,《紅與黑》不僅帶有些許神祕色彩,能夠激發讀者的好奇心,其象徵性亦與故事情節相互呼應,可說是「名副其實」。關於此書名的解讀甚多,最常被提出的解釋為紅色是軍服的色彩之一,黑色則為神職人員衣著的顏色,因此「紅」與「黑」分別代表士兵與教士,也就是本書主角朱利安.索黑爾有意從事的兩種行業。此外有評論家認為「紅」象徵革命 / 軍國主義,「黑」則象徵(王室)復辟 / 宗教治國,其實是暗指第一帝國與波旁復辟兩大時代。如果將第二種解讀拿來對照小說鮮為人知的副標題──「一八三○年紀事」(Chronique de 1830),即可彰顯《紅與黑》的歷史意義:此書於七月革命爆發後不久出版(此次革命引發王室政權垮台),除了有劃時代的意涵外,故事本身也充滿對歷史事件的影射,以及對過往人事物的嚮往。

    朱利安.索黑爾活躍於波旁王朝復辟時期(一八一五年~一八三○年),一生卻不斷地回朔著前朝,也就是拿破崙帝國的光榮時期;女主角之一瑪蒂爾德.德拉莫每逢四月三十日均堅持著黑衣,以悼念三個世紀前發生的一樁家族悲劇──其祖先博尼法斯.德拉莫(納伐爾王后瑪格麗特的情夫)於宗教戰爭期間遭斬首處決一事。但書中人物對過去並非僅有念舊之情,而是還透過歷史濾鏡檢視本身所處時代,從中吸取靈感,以求自我昇華。因此,朱利安期許自己能成為另一位拿破崙,所作所為皆以達成此目標為依歸(作者顯然將自己對波拿巴的仰慕之情投射在筆下人物身上);德拉莫小姐跟朱利安談到十六世紀一連串「神聖聯盟戰爭」(les guerres de la Ligue)時,形容那段黑暗血腥時期為「法國歷史上的英雄時代」,並對當時犧牲的博尼法斯.德拉莫與瑪格麗特王后之間的淒美愛情故事嚮往不已。提及德拉莫家英年早逝的先祖時,瑪蒂爾德告訴朱利安:「至少,他曾被人所愛,也許像他這樣被愛是非常愉快美好的事。現在可有哪個女人在碰觸到自己情人被砍下的頭時,能夠不覺得恐怖的?」這樣的今昔對比給予她莫大的啟發,同時為小說結局埋下伏筆:外表冷若冰霜但內心熱情如火的瑪蒂爾德在處理愛人身後事的過程中,將給讀者歷史重演的幻覺。

    和許多十九世紀浪漫主義的作品一樣,《紅與黑》是一部建構於史實之上的小說。正如小說的副標題所示,斯湯達爾欲效法蘇格蘭歷史小說家沃爾特.史考特爵士(Sir Walter Scott)透過文學紀錄某時代社會之各個面向,其視野觸角在本書中也隨史實發展深入英國、義大利等邦國。想接觸歐洲史但對生硬史書望而卻步的讀者,在《紅與黑》中可遇見栩栩如生的人物,透過觀察他們的言行舉止、思考邏輯,或許更能理解人類如何造就歷史,甚至改寫歷史。

    斯湯達爾曾表示,希望讀者從社會觀察的角度閱讀《紅與黑》,特別關注書中所呈現十九世紀法國外省(法蘭琪-康堤區)與首都(巴黎)風土民情之對比(如同小説一開始即透過巴黎旅人的觀點審視韋里耶爾鎮的人文地理)。雖然如此,這絕非唯一可賞讀此著作的角度!今日《紅與黑》普遍被認為是心理分析小説的典範之一。有趣的是,此故事的藍本其實來自兩樁真實的社會慘案,均關於出身微薄的青年仇殺情婦的案件,其中一案的內容過程與朱利安.索黑爾的故事幾乎是如出一轍。然而,案件報導所欠缺的是事件「背後」的種種情況,包括所有當事人的心路歷程、情感變化,他們在人際關係上所進行的算計和天人交戰的過程。面對這些實際案例,斯湯達爾所採取的手法其實與他處理史實的方式相去不遠,都是藉具體的事件作為背景來探討抽象的心靈層面,想像各種動機形成的條件、因素,以塑造筆下人物的性格與價值觀。

    簡而言之,小說家為冷冰冰的事實加入了人性,不論是其光明面或是黑暗面,在本書中皆有精彩絕倫的描述和分析。例如自上述案件報導中,人們僅可得知犯案者的身分、罪過、對象等,但在小說中,斯湯達爾帶領讀者回到原點,即朱利安與第一位情婦──德賀納勒夫人初次見面時的美好光景:「他們二人靠得很近,互相對望著。朱利安從沒見過穿著這麼漂亮的人,尤其是用溫柔眼神看著他說話,臉色如此絢麗的女子。德賀納勒夫人看見少年臉頰上的大淚珠,原先毫無血色的雙頰,現在變得緋紅。她像名快樂的年輕女孩,哈哈地笑了出來,她嘲笑自己,同時湧現無法言喻的愉快。原來,這就是她以為會穿得破爛骯髒、斥責鞭打小孩們的家庭教師啊!」這段美好單純的關係,因一方的罪惡感和另一方的野心而逐漸疏離,兩人的分別也為朱利安在外省的生活劃下句點。接下來懷著雄心壯志的他前往首都,渴望征服巴黎的上流社會,也因此結識高高在上的德拉莫小姐。

    《紅與黑》中兩位女主角的性情迥異,分別是外省與首都不同生活型態、風俗習慣之下的「產物」。德賀納勒夫人溫柔婉約,充滿母愛且自然不造作,是斯湯達爾世界中完美的女性形象;德拉莫小姐則是另一種典型,朱利安起初認為她驕縱冷淡,難以親近,甚至帶有「陽剛氣」。事實上,瑪蒂爾德.德拉莫就是巴黎上流社會的化身。唯有透過與她親近,突破她的心防,征服她的傲氣,朱利安才能夠真正打入高級社交圈。當他收到瑪蒂爾德的告白信時,彷彿獲得一項「榮譽」,這表示他這個平民之子打敗出身高尚的德克瓦茲諾瓦侯爵 (瑪蒂爾德的主要追求者),贏得美人芳心。對朱利安而言,愛情如戰場,防衛自我的最佳武器是虛情假意,為達成目的須處處「耍心機」,如此態度決定了這位悲劇英雄的命運。如同作者所言,「與其留心對方因他而生的狂喜,以及雀躍後所帶來的悔恨,朱利安只在乎『任務』的完成;他擔心一旦偏離本該遵循的理想模式,就會產生可怕的悔恨,成為永遠的笑柄。總歸一句,令朱利安出類拔萃的原因,卻也正是害他無法享受盡在咫尺嘗到腳邊幸福的原因。」

    因此,《紅與黑》何嘗不是真情與陰險之間的對決?當小説甫於一八三○年出版時,多數讀者對男主角的冷酷無情感到十分震驚,認為整部作品相當灰暗,甚至有引人犯罪沉淪之嫌。不過同時期作家歌德──其名作《浮士德》 亦是一場光明與黑暗的拉鋸戰──已注意到斯湯達爾過人的心理洞悉能力。若以現代的眼光來看,朱利安的生命歷程絕非全無正面可取之處:這位來自法國東部小鎮的鋸木匠之子,因受到良好教育的薰陶加上自身的努力,一步步登上社會階層的頂端,著實是個靠高等教育脫貧的例子。他接受審判時在法庭中所說的一席話,無異揭露了司法不公、偏袒特定階級的亂象,等於賞了在場「憤慨的資產者」一巴掌;其懺悔之心亦博得庭上女性聽眾的同情熱淚。這位欲效法拿破崙脫離原生弱勢環境的青年,無論是在德賀納勒鎮長家擔任家庭教師,或是到德拉莫府當侯爵的私人秘書,都保持「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風骨。此人格特質加上豐富的學識使朱利安能震懾上層階級人士,贏得他們的敬重。年輕學子在閱讀《紅與黑》時不妨特別關注主人翁求學與人格養成的過程,但也請切記真情與陰險之間對決的結果,以此為借鏡:在生命的盡頭,朱利安.索黑爾決定脫下虛假面具,認清自我,擁抱真情,可惜為時已晚。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123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