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比你想的還化學
化學比你想的還有趣
▲標榜「純天然」的沐浴乳,真的不含化學成分嗎?
▲毒奶粉事件的元兇「三聚氰胺」到底有多毒?
▲喝汽水會打嗝,竟然跟化學的「溶解度」有關嗎?
▲喝「鹼性離子水」能中和酸性體質、讓人更健康,真的假的?
▲核能發電的原理就像燒開水?核廢料議題為何總是爭論不完?
生活比你想的還化學
化學比你想的還有趣
超重要知識 ╳ 超有感事件 ╳ 超逗趣插畫
秒懂生活中意想不到的化學奧祕
/
什麼?原來是化學,
為什麼我從來不知道!
▲標榜「純天然」的沐浴乳,真的不含化學成分嗎?
▲毒奶粉事件的元兇「三聚氰胺」到底有多毒?
▲喝汽水會打嗝,竟然跟化學的「溶解度」有關嗎?
▲喝「鹼性離子水」能中和酸性體質、讓人更健康,真的假的?
▲核能發電的原理就像燒開水?核廢料議題為何總是爭論不完?
本書由生活中最常見的現象或事件為例,用輕鬆易懂的文字,搭配幽默風趣的插畫,說明現象或事件背後那些我們從未深入思考的化學原理,如原子結構、核反應、濃度、酸鹼、氧化還原、同類互溶等等。不僅掌握正確的科學知識,也讓你成為聰明而謹慎的消費者,更打破你對化學「艱深難懂」的刻板印象,重新發現科學的價值與樂趣!
/
哪些人需要這本書?
(或需要開啟「化學之眼」?)
△想增進化學或科普知識的人
【沒關係,那些年沒學好的化學,還有救!】
△對日常事物充滿好奇心的人
【一起體驗這個,是你的、是我的,化學日常】
△關心時事、經常看新聞的人
【天然的不一定好,化學的不一定壞】
△想讓孩子增加科學素養的家長
【看完這本,每次化學都考100分(?)】
△希望讓化學課更有趣味的老師
【太好了!化學竟然可以這樣教!】
化學沒你想的那麼壞,
懂化學,其實很有用!
許多人聽到「化學」兩個字就怕,但不管怕不怕,化學早已深入你我的生活之中,甚至可以說「萬物皆化學」!除了我們熟悉的日常用品如洗髮精、沐浴乳、化妝品等都含有化學成分,甚至地球上的陸地海洋、花草樹木到細菌病毒,都是由「原子」構成的。當然,人體也不例外,人體本身就是一座化學工廠,一呼一吸間,無處不是化學的作用。
不過,如果化學這麼無所不在,為什麼我們平常沒什麼感覺?而且經常出現跟化學有關的事,都是黑心食品、工廠毒物外洩、有害物質殘留之類的負面新聞居多?
正是基於這個原因,本書作者「鍵盤化學觀察家」陳瑋駿,希望透過本書替化學的負面形象平反一下。他以「化學之神」(的助理)的名義,秉持「化學即生活、生活即化學」的理念,想告訴讀者──
只要仔細檢視生活中的一切,就會驚覺化學一直默默地助我們一臂之力,甚至也是現今科技發展的基石!
此外,即便不懂化學理論或公式,也能輕鬆理解周遭的科學或自然現象(例如:了解化學的「滲透壓」,就會恍然大悟:為什麼煮綠豆湯要最後才加糖)。化學不再是記不起來的元素週期表、經常搞錯的反應式或繁瑣計算。化學不僅有趣,而且離我們很近!
藉由本書學化學,也能培養我們的思考和觀察力,以判斷生活中各種事件的是非對錯。我們經常被廣告欺騙、被謠言蒙蔽、被媒體恐嚇,但歸根究柢,「最容易讓人信以為真的『偽科學』,往往來自我們對科學知識的一知半解」。本書讓你遠離似是而非的誤導,不只守住你的荷包,也守護你的健康!
▌生活化學小測驗
Q:水沸騰時冒出的白煙,是水蒸氣嗎?
A:錯!如果肉眼能看見水蒸氣,那麼我們眼前都會是朦朦朧朧的,因為水蒸氣無所不在。白煙其實是「小水滴」。由於室內溫度比水蒸氣低,當攝氏100 度的水蒸氣蒸騰上來時,遇冷會凝結成水。因為是非常小的水滴,只能順著熱氣往上飛而逐漸消散。(但四周變得朦朦朧朧好像也是一種美?)
Q:什麼是物質的「熔點」?
A:熔點是指物質熔化過程中的溫度範圍。但由於那個「點」字,聽起來很像一個臨界點,好比「笑點」,只要過了那個點,人就會不爭氣地發笑。但熔點常常不是一個臨界「點」,反而是一個溫度範圍。(熔點不是點,七星潭不是潭)
Q:沒事多喝水,但多喝水會有事嗎?
A:不告訴你。答案請見本書第72頁。(提示:跟血液中的鈉離子濃度有關)
作者簡介
陳瑋駿
國立清華大學化學系碩士,國立中興大學化學系學士。高中時就對化學情有獨鍾,在17歲那年,曾自掏腰包到化工行買了燒杯、量筒還有奇奇怪怪的藥品,在家驗證化學課本裡的現象,氯氣、氨氣、二氧化氮都曾在家裡短暫出現過,讓媽媽很頭痛。相信「化學即生活、生活即化學」,認為化學可以為人類帶來無可限量的進步,儘管如今已經不再穿梭於實驗室,還是時不時會關心一下地表上有沒有化學相關的趣聞。
繪者簡介
楊章君Carrie
工作溫度22度的理工宅,
喜歡的成語是不明覺厲,
物理研究所畢業目前卻是靠畫畫維生,
在畫畫中發現自己的渺小,
錢包跟戶頭也都越來越小。
★助你飛向浩瀚無垠化學宇宙的[專文推薦]
侯宇洲│台北市敦化國中教師
★來自各路化學專家學者一致的[讚譽推薦]
吉佛慈│國立台灣師大附中化學科教師兼國中部主任
周芳妃│北一女中化學科教師
怪奇事物所所長
林厚進│賽先生科學工廠創辦人
陳竹亭│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
顏瑞泓│國立台灣大學農業化學系教授
★讀完本書不禁想再多說一點的[短語推薦]
想化身驚奇隊長,一窺生活中處處隱藏的化學奇聞嗎?骨子裡有追根究柢細胞的你,可千萬別錯過讓腦細胞飆速的好機會,這是一本能夠顛覆你想像的化學生活祕笈,快快來參一腳吧~
國立台灣師大附中化學科教師兼國中部主任│吉佛慈
如果你想要避免受到無所不在的一氧化二氫影響,那培養正確的化學概念已經到達了刻不容緩的地步,推薦你一定要認真地讀一下這本書。
賽先生科學工廠創辦人│林厚進
本書是台灣本土化學科班作家的著作,也是少見的、連國中生以下也能讀懂的生活化學科普書。
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陳竹亭
【推薦序】
你的化學宇宙是浩瀚無垠的!
在收到瑋駿新書的推薦序邀請時,心裡感到很榮幸,而拜讀完書稿之後,看到自己的學生對化學充滿興趣,進而以創新且有趣的觀點闡釋生活中與化學有關的現象,更有「青出於藍、更勝於藍」的感覺。
這本書很適合正在學習理化的中學生閱讀,甚至可以當作課本之外的輔助讀物,為什麼呢?首先,本書內容涵蓋了課本內強調的大部分核心知識點;再者,拜網路發達所賜,幾乎所有中學課程內容都可以在茫茫網海之中找到適合的線上學習資源,也就是說,在學校裡任教的老師們,可能會面臨到學生在上課之前已經自學完你即將要講述的內容。所以如果老師們只是死板板地講述科學原理、說明解題方式、照本宣科的話,想必台下的學生早已神遊到別處了,課堂的吸引力大大下降。
但是,如果能夠適當地利用想像力,把生活現象中背後的科學原理以生動的比喻來說明,善用擬人化或生活中的情境來類比這些生活中現象背後的科學原理,那麼學習的邊界可以因想像力而無限擴張,沒錯,也就是你的化學宇宙是浩瀚無垠的,當然,學習效果也會提升許多!舉例來說,當學習到元素週期表的相關內容時,可以參考書中所述幼稚園大亂鬥的比喻,讓原本在週期表中冷冰冰的元素符號,運用想像力轉變成幼稚園中的小朋友們,這樣可以把原子得失電子的難易度比喻成小朋友的個性差異。還有,當學習到同位素的概念時,可參閱書中所述如何把3 個名字相同的陳怡君小朋友辨認出來的比喻,來理解科學家分辨同位素的方法。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舉凡常在課程中出現的濃度、溶解度、酸鹼性、氧化還原反應、大氣壓力等概念,在本書都能找到好記又讓你印象深刻的神比喻,可以大大地增進對科學課程的好感度!
除此之外,本書也很適合一般大眾閱讀,因為它會在生動地解釋科學原理後,挑選出普羅大眾常有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觀點,以活潑有趣的口吻加以說明,幫助大家破除心中的迷思。
總而言之,看到瑋駿把自己對科普的熱情灌注在這本書中,再加上商周出版的編輯同仁協助在文字旁配上畫龍點睛的插圖,為這本書增添可看性、易讀性,誠摯地把這本書推薦給想進入豐富化學世界的大朋友、小朋友喔!
台北市敦化國中教師
侯宇洲
【作者序】
去建構屬於自己的化學宇宙吧!
「化學」顧名思義,是一門探討「變化」的科學。在英文裡,也有人將「Chemistry」拆解為「Chem Is Try」,把這兩句話綜合在一起看,似乎在暗示著,化學家在做的事情,就是透過不斷地嘗試來研究萬事萬物的變化。相信你有聽過,這世上唯一不變的事物就是「變」,既然變化無所不在,那也就是說,化學其實無所不在。
不知道讀到這裡你會不會有個疑問,如果化學真的是無所不在,為何在日常生活中不但難以察覺,甚至當難得能吸引人注意的時候,結果經常都是新聞上不好的事件,要不是化學工廠毒物外洩、爆炸,不然就是有害物質殘留,甚至跟毒品有關,雖然偶爾新藥物合成、諾貝爾獎等新聞可以稍稍平衡一下,但與化學有關的負面新聞,出現頻率總是高於正面新聞。相信有許多人初次知道身邊同學念化學系時,第一句問的多半就是「你會不會做毒品?」或「你會不會做炸彈」?
其實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難注意到,只要食品想要強調「天然健康」的形象,總是會用「化學」作為負面形象的代表,講得好像任何事物只要冠上「化學」兩個字,就是危害的象徵。許多廣告以「不含化學成分」來強調產品出自天然,相信你已經不只聽過一次。我還記得這個概念甚至成為某家品牌的廣告語:恨化學的○○○○。
然而事實上,他們銷售產品之一的洗衣粉,正是利用「化學」來達成除汙的目的,這紮紮實實是一個本於化學的產品,卻如此背刺化學,要是這世上有化學之神,祂可是會哭哭並詛咒他上廁所都找不到衛生紙。因為這對化學實在是太不公平!即便你不懂化學,只要仔細檢視,化學早就默默在日常生活中助你一臂之力,甚至是現今科技發展的基石之一。可惜的是,化學對我們如此重要,世間對它們卻抱持敵意,面對諸多誤解的輿論滿天飛舞,「化學之神」不僅千言萬語說不出口,而且還沒辦法藉由起乩來對我們表達不滿。既然如此,我心想,那就來幫忙平反一下吧!
癥結點會是科學教育的普及率嗎?台灣的國民義務教育普及率是眾所皆知的高,照理來說,嚴重背離科學事實的言論不應該普遍流傳才對。但事實上,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科普教育經常淪為升學考試的工具, 那些記不清的元素符號、常常搞錯的反應式,還有繁雜的計算過程也就這麼壞了大家的胃口,在心中留下相當大的陰影面積。然後當看到化學相關的事件時,過去學習化學的不好經驗頓時讓人心裡感到隱隱作痛,最後拒絕更深入去了解細節。
但事實上,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化學現象並不是太困難的事,而且正因為我們肉眼看不到原子世界在我們眼皮底下做了什麼事,所以它們的一舉一動更讓我們充滿了想像。也因為每個人的成長經歷都不相同,如果你要10 個化學家形容他們所理解的化學時,也許會有10 種,或更多種的比喻!
在這本書裡,我把我自己對化學世界的想像變成了輕鬆、有趣的文字讓大家看到,試著換一個角度來讓各位認識化學,過程中完全不需要你拿出紙筆計算,而且讀完之後,也許你對化學會有跟我完全不同的想像,擁有你自己的化學宇宙!
這本書從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原子開始講起,我將用10 個篇幅來喚醒你對生活化學的好奇心,像是歷久不衰的「負離子」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連吹風機都要來參一腳?鹼性離子水真的可以拯救酸性體質,讓我們遠離醫生嗎?要怎麼做才可以讓水像氣泡水那樣充滿氣泡?甚至告訴你著名的曼陀珠噴泉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它可以讓氣泡一湧而出?看完本書你會發現,原來真的有那麼多化學原理默默躲在生活當中,而且它們一點也不像電視上講的那麼可怕。本書也會提到一些化學小實驗,讓化學讀起來更加有趣生動!
對這個世界多一分理解,就像是看一場籃球比賽,如果你能理解球賽的規則、球員的特色、教練戰術的運用,看球賽時就不會僅止於看每一個進球的當下,還會讚嘆得分的戰術策略。理解化學,不僅讓你更明白化學現象背後的原理,更重要的是希望你在面對化學時,可以常保一個清晰的頭腦去判斷是非對錯。懂一點化學,不僅能守住我們的荷包,甚至讓我們越活越健康!現在就讓我們翻開下一頁,開始用化學的角度探索生活吧!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