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注意!這不是尋常的童書導讀工具書,而是憤世媽媽學習如何當一個母親的真實生命故事。透過與無數的繪本或兒童小說的相互撞擊,她寫下了自己的嘗試、犯錯、反省、修正以及領悟。
在這本書中,著名的詩人與專欄作家林蔚昀帶我們讀了各種主題的繪本與兒童書,可是她並不企圖用這些圖書來解決教養難題(雖然也許可以),而是當作理解孩子、他人與自己的工具。
未來的世代,最重要的不是課業或成績, 而是面對困境和失敗,仍有勇氣去挑戰的耐挫力! ★哈佛、哥倫比亞大學兒童發展專家,教你在10歲前建立孩子面對挫折的勇氣,讓孩子一生受惠! ★收錄「韌性商數(RQ)檢測表」「美國學校情緒調節程序」等實用評估及簡單可行的耐挫力鍛練法。
我們從上一代獲得的教養,以及那些教養方式對我們養兒育女的影響,也可能是我們在面對孩子時,可能會犯下的錯誤。本書作者菲莉帕身為心理治療師,有機會觀察親子關係是如何變調的,以及如何讓它恢復正常運作。這包括如何處理你和孩子的感受;如何傾聽孩子,以便更瞭解他們;如何與孩子建立真正的聯繫,而不是陷入令人疲憊的...
好煩、好笑,又不好回答, 你家也有愛問「為什麼」的小哲學家嗎? 雖然不是每個問題都有正確答案, 但是用什麼方法討論、思考,更重要! \牛津博士爸爸的哲學教養法/ 培育孩子「哲學素養」的第一本書, 每天日常的親子對話,也可以深刻有意義!
★韓國上市一個月,熱銷20,000本。 ★YES24網路書店,9.6顆星好評! ★超過10,000件心理諮商個案的人氣心理師★ 現在開始,是母親和女兒都要「活出自己」的時代。 「為什麼母親在傷心時,不對兒子而是向女兒訴苦?」 「為什麼母親看到女兒幸福時,除了欣慰卻也有些嫉妒?」 ...
睽違五年,黃瑽寧最新著作 以科學實證為教養靠山,走出育兒挫敗感, 給足自己勇氣和信心,樂在享受當爸媽,打造幸福感十足的成長性家庭。 以研究實證為湯底,父母之愛為佐料。這次,黃瑽寧要以為人父、人夫角度,從睡眠模式、安全依附、語言發展、親子溝通、手足教養、爸爸育兒、學習引導、幸福婚姻等共九大面向,為你...
本書是阿德勒學派正向教養系列書籍第一本、最完整、也是最暢銷的作品,從幼兒園到青少年時期的孩子都適用。 自從2006年推出全新增修版以來,據統計已經使全球10,000,000兒童受惠。
這不是一本簡單的教養指南,而是革新教養思維的重量級好書! ★一出版即空降亞馬遜、《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第一名 ★《時代》雜誌讚譽作者為「千禧世代的教養訓練專家」 ★《逆思維》作者亞當・葛蘭特大力推薦!親職教練/親子KO L口羊太太、閱讀推廣人/國小教師林怡辰、美國諮商教育與督導博士 留佩萱...
父母說出的話語只有一瞬間,卻會烙印在孩子心裡一輩子 無數媽媽的最佳選擇,「不倒翁老師」給媽媽的親子說話處方! ★ Instagram17萬粉絲追蹤,百萬按讚肯定,出版兩週狂銷兩萬本! ★ 韓國最受歡迎國小老師,十七年教職經驗分享,最有用的親子減壓溝通心法 ★ 用三種尊重語言、五個說話練習...
她啟發了多位矽谷傳奇人物,包括賈伯斯。 她的三個超高成就女兒登上《時代》雜誌,力挺媽媽的教養哲學。 她在全球最競爭的學區教書,累積近四十年第一線經驗。
★兒童文學百年經典,全球翻譯超過120種語言版本 ★一個追尋智慧、勇氣與愛的冒險成長故事 ★若你曾為愛麗絲夢遊仙境【150週年全新插畫典藏版】裡,插畫家茱莉亞・薩爾達筆下的奇幻世界著迷,那麼更不能錯過奇幻瑰麗更甚的《綠野仙蹤》【全新插畫典藏版】 ★最經典美國童話,曾多次改編為卡通、動畫、電影與...
一生受用!陪孩子在逆境中找到快樂與意義。 「第七感」腦神經科學權威 ╳ 兒少心理治療師 疏離而孤僻,驕縱而依賴,只在一念之差,而你可以有更平衡的教養方式。 培養孩子正向思考的大腦,Yea Brain,打造和諧的親子關係與全人教養
108課綱時代來臨, 面對未來挑戰的素養力,你準備好了嗎? 從讀書計劃、自傳到面試,從社團活動到社會參與, 從學習動力到處世態度, 第一本全方位幫助你學習、生活與成長的解答之書。
*7~9歲親子共讀 *9~12歲自行閱讀 為了送媽媽一個特別的生日禮物,茉莉與彼得在無意間進入了一間奇怪的舊商店。在商店裡,奇特的妖精店員為了幫他們找包裝紙,不小心打開了巫師主人的魔法箱,箱子裡的魔法蝴蝶與狐狸,全都跑出來了! 在這個緊急的時刻,他們屁股底下的椅子突然動了起來!原來...
好煩、好笑,又不好回答, 你家也有愛問「為什麼」的小哲學家嗎? 雖然不是每個問題都有正確答案, 但是用什麼方法討論、思考,更重要! \牛津博士爸爸的哲學教養法/ 培育孩子「哲學素養」的第一本書, 每天日常的親子對話,也可以深刻有意義!
薩提爾親子對話專家李儀婷,從實戰經驗淬鍊超強親子對話練習, 30 種失控情境 x 3個對話工具 x 3道安全卡榫 x 3不1要, 超擬真實作練習,讓你三言兩語,扭轉親子、手足間的情緒困境。
孩子的課業光靠老師是不夠的,父母的陪伴與引導更為關鍵! 點燃學習動機 × 找到讀書方法 × 掌握練習訣竅 解鎖3大關鍵,打造孩子高效學習力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曾任教中學多年,以實際輔導中學生改善學習問題的專業經驗, 歸納出提升學習成效的實作步驟,幫助父母陪伴孩子找到讀書方法、掌握滿分策略。
跟著腦科學權威科普作家謝伯讓,探究從人際情緒、認知、語言到社會互動,在意想不到的實驗發現中,一窺孩子大腦與心智的不可思議。
請注意!這不是尋常的童書導讀工具書,而是憤世媽媽學習如何當一個母親的真實生命故事。透過與無數的繪本或兒童小說的相互撞擊,她寫下了自己的嘗試、犯錯、反省、修正以及領悟。
在這本書中,著名的詩人與專欄作家林蔚昀帶我們讀了各種主題的繪本與兒童書,可是她並不企圖用這些圖書來解決教養難題(雖然也許可以),而是當作理解孩子、他人與自己的工具。
自己、他人和世界是這本書的主軸。在熟悉的親子日常中,她變身雪赫拉沙德王妃,講述一個又一個故事,故事中有書、有難搞但可愛的小野獸,有情緒小劇場,也有廣大的世界。重要的是,透過這些故事,她帶我們一起去習慣孩子、熟悉孩子、了解孩子(以及大人自己的內心小孩)
本書特色
看林蔚昀談繪本和童書,最讓人著迷的,不只是她談論了數百本來自世界各地、甚至許多我們所不知道的書。還包括她像個千面女郎那樣,揉合了詩人的浪漫、哲人的批判,既有母親的務實,也有捍衛自己內心小孩的堅持。
因此,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她風趣的討論屎尿問題,也用同理的態度理解孩子鬧情緒、手足紛爭,並且勇敢地承認身為母親的狼性。她關心性教育、兒童人權、公民社會、歷史人文,也敢直面性別認同與性侵問題。
最令人心有戚戚焉的是,她並沒有被親子教養這頂大帽子遮蔽目光,窄化了閱讀的目的與樂趣。在討論這些書的同時,她不斷強調:自己、他人和世界才是這本書的主軸。她希望透過閱讀這些繪本與童書,我們能拋下成人的主觀,回憶起自己曾經是個孩子。因此,所謂的教養並不是高高在上去指導孩子,而是習慣孩子、熟悉孩子、了解孩子,以及大人自己的內心小孩。
作者簡介 |
林蔚昀
1982年生,臺北人。長年致力在華語界推廣波蘭文學,於2013年獲得波蘭文化部頒發波蘭文化功勳獎章,是首位獲得此項殊榮的臺灣人。著有《我媽媽的寄生蟲》、《易鄉人》、《自己和不是自己的房間》等書,譯有《如何愛孩子:波蘭兒童人權之父的教育札記》、《麥提國王執政記》、《麥提國王在無人島》、《布魯卡的日記: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的孤兒之家故事》、《當我再次是個孩子:波蘭兒童人權之父選集》等作。
經營粉絲專頁:憤世媽媽
● 這不僅是一本林蔚昀分享繪本與童書的書,更是林蔚昀的真實人生。——吳在媖(兒童文學作家、繪本人生寫作課帶領人)
● 蔚昀在一種不斷反省、辯證、翻轉的動態過程中,揭示了她是如何學習成為一個母親。——吳俞萱(詩人、實驗教育工作者)
● 林蔚昀帶領讀者從繪本裡走進日常,再讓讀者從生活中走進故事裡。——陳培瑜(閱讀推廣人)
● 陪伴孩子的同時,也讓自己過一次童年的母親的私房寶典……——游佩芸(作家、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 這本書不教你解決教養問題,而是像鏡子一樣讓你照見自己。——廖瞇(作家、獨立教育工作者)
● 育兒之路會遭遇的種種問題,作者幾乎都涵蓋到了!——潘家欣(詩人)
● 那些為孩子唸故事的上千個日子裡,我們因故事加深了對世界的認識!——諶淑婷(文字工作者)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