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織長達六十年的臺灣藝文風雲及文化江湖
第一手的近身觀察、第一線的深度採訪
那些典型、那些傳奇
那些人和那些事,曾經譜出豐饒的文藝春秋
為「他們和他們的時代」記錄下那些未曾聽聞的、刻骨的人生劇情:
作家的故事
在喧嘩巨變的時代, 楊照招魂那位講故事的人, 重整金庸筆下的山河歲月。 「對於江湖新鮮人,這是一部金庸導讀;對於早已熟讀金庸者,這更是一本知音之書。」
★日本企業界人士案頭必讀之書的當代解讀 ★南懷瑾等人推崇信奉的人生智慧 懂得人情世故,徹悟處世真諦, 將能為人生帶來大大轉變!
◎朱宥勳導覽二十世紀台灣文學十場論戰的章回故事書。 ◎由文學戰神擔任「場邊球評」帶團觀戰,特別能看出論戰煙硝裡的個中三昧。 ◎台灣文學是從論戰中開始的,小從使用的文字、語言,大到意識形態,台灣文學從來沒有理所當然順理成章這件事,我們現在可以擁有的自由與空間,都是從各種議題一場一場論辯過來的。
美國推理作家協會主編,38 位作家全明星陣容、35 章全方位涵蓋的書寫指南 小說、劇本、遊戲等故事開發必備工具書 ◆ 提筆寫作前,捫心自問: 靈感哪裡來?該上哪裡找資料?怎樣安排寫作時間表? ◆ 寫作進行時,你可能會遭遇到: 對白怎麼寫才精采?角色該如何刻畫才引人入勝?犯罪詭計是怎麼設...
◎ 戒嚴時期台灣小說家故事全新改版,新增〈新版前言——遙遠的回音〉! ◎ 「我希望可以在這系列文章裡,讓文學讀者重新認識台灣的作家前輩,認識他們的精神、意志與勇氣;我也希望可以稍微讓非文學讀者感受到,就算你未必嗜讀文學作品,這些人本身的生命故事,及其對世界的熱情與執著,都有如小說一樣精彩。」...
繁體中文初版於2018年發行;本書為二版(改版) ▎近半世紀暢銷百萬冊.非虛構寫作殿堂級教本 ▎ 「雖然這本書講的是寫作,但是絕對不是只寫給作家看的:書中的原則適用於任何一個在日常生活中必須要寫東西的人。」 《非虛構寫作指南》是給整個世代寫作者的一部聖經, 如果你想找到訣竅,寫出簡潔又有渲染...
戰後台灣白色時代繪景,民間記憶的甦醒…… 他們的生涯,如今一樣鮮活,你我一樣真摯,原該花朵一樣盛開,但白茫茫大霧,籠罩了一切…… 賴香吟接續《天亮之前的戀愛》的時代素描──台灣戰後身不由己的半世紀,化為小說來到眼前,他/她們即是我們;過去,還在等待開始。
★國文課閱讀補充最佳文本★ ★為每一個閱讀經典的讀者,提供一條參考方法的路徑★ 一字一詞多詩意,一草一木總關情 穿越三千年旖旎時光,讀懂詩經草木中的浪漫詩意 古典文學和自然科學美麗邂逅的 《詩經》筆記體讀本
在大約一年的時間內,透過電子郵件,作家吉奈向艾諾提出關於寫作的提問。 從說明自己對於寫作形式的探索,談到身為階級「叛逃者」的罪惡感;從如何看待文學,談到她想寫下現實的慾望;從描述自己喚醒記憶的方式,談到人們對精神分析之於寫作的誤解;從每本作品各自的成書過程,談到她的日記與訂定寫作計劃的方法;從她對超...
《沈從文自傳》合《從文自傳》與《邊城》於一帙: 《從文自傳》從童稚打架、逃學起筆,到入伍當小兵,復又棄軍從文,上北京求學,一心成為作家。說曰自傳,其實不過年方二十,流離的傳奇故事蘊藏無盡的熱情,從而激起面對生活的勇氣與信心;樸實文字的背後隱伏著傷懷悲痛,亦見證記錄了大時代的變遷。 《邊城...
★ 臺大網站總點閱數超過410萬,華人世界最受歡迎的《紅樓夢》線上課程 ★ 臺大中文系教授歐麗娟權威導讀,推出至今最完整、最翔實、最精彩的公開課文字紀錄!
六神磊磊,本名王曉磊,2013年開設「六神磊磊讀金庸」公眾號,文章閱讀數均超過10萬次, 被中國權威數據機構「新榜」,評選為年度最具影響力自媒體之一。 六神磊磊表示金庸小說總共12部,但總結只有兩句話, 「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本書是賴俊雄教授為華語文學界所撰寫的專著。縱論當代文學研究主要的理論現象、大師巨作,以及最重要的,文學理論與其他人文學科的互動方向。賴教授是臺灣英美文學領軍者之一,致力理論研究多年,在新作裡他不僅介紹晚近西方學界眾聲喧譁的流派,同時思考立足臺灣的我們與世界理論對話的可能。……此書可謂多年來僅見的大型...
暢銷書《六神磊磊讀金庸》系列作品 ◎「讓你特別舒適的人,可能另有所圖。」《雪山飛狐》的南蘭這樣踩了雷。 ◎「越聰明的女人,越要按捺替別人安排一切的衝動」,別成了《天龍八部》的阿朱。 ◎「做人不能既要、又要、還要。」否則像《倚天屠龍記》的紀曉芙,好心沒好下場。 六神磊磊曾說,自己的本業就是...
◎工作輾轉各處,無法安定?一生漂泊的蘇東坡,「應似飛鴻踏雪泥」。 ◎人生的不公不義,是無法迴避的。「人生有味是清歡」,是蘇東坡的淡然。 ◎如何活在當下?「詩酒趁年華」,被貶官三次的蘇東坡選擇這樣過人生。 漂泊、衝突、煩惱、挫折……人人都會有,怎麼面對? 蘇東坡用三件事療癒了自己: 一張...
我們不在咖啡館,在故事裡
作家的故事
是大時代冷暖悲歡的故事
更是映照我們這一代人的故事
梭織長達六十年的臺灣藝文風雲及文化江湖
第一手的近身觀察、第一線的深度採訪
那些典型、那些傳奇
那些人和那些事,曾經譜出豐饒的文藝春秋
理性的報導與感性的筆觸之間
為我們挽住時光
更為「他們和他們的時代」記錄下
那些未曾聽聞的、刻骨的人生劇情
那些故事的重量,碰撞文化,撫慰心靈
讓我們反思當下和當代情懷
◆大時代裡迭宕起伏的人生
「臉書、IG的社群時代到來了。臺北的咖啡館愈開愈多,但咖啡杯前人人帶著電腦、滑著手機。你我雖然坐在同一個咖啡館中,精神上卻遁入另一個空間,我們在咖啡館,其實不在咖啡館。 」
當我們走進那時代、那些作家的書房,卻發現他們根本沒有機會走進咖啡館。許多人的前半生在戰火離亂中度過;許多人的書桌立於戰場上、陋室內,在倉皇的流浪旅途之中,或是在多年以後對家鄉的渴望之中。
作家羅蘭曾說:「淒厲的災難震撼一時,平靜的災難震撼永遠。」在許多前輩作家的書房之中,確實可以感到這種「平靜的災難」的震撼性力量。
◆這些「說故事的人」……
「擁有許多讀者的作家往往是會說故事的人。但並非每位受歡迎的作家,天生就會說故事。很多時候,說故事是一種天命、一種使命。」
書中梭織長達六十年的臺灣藝文風雲,以及作家傳奇:金庸、平鑫濤、瓊瑤、沈君山、齊邦媛、張愛玲、林良、李碧華、張曉風、鄭清文、鍾曉陽、張拓蕪、白先勇、黃春明、二月河、章詒和、王大閎、孟小冬、郭敬明……這些「說故事的人」,在大時代裡迭宕起伏的生命;還有臺灣書店的傳奇「明目書社」賴顯邦、明星咖啡館、收書人樂伯,以及文化江湖的各種觀察,例如「灣生回家」田中實加事件等等。這些是陳宛茜多年來在藝文界耕耘、沉澱之後,為他們和他們的時代,更為我們這一代,留下紀錄。
這些年的採訪,理性的報導與感性的文學、事實的平衡與心緒的擺盪,時常交織在陳宛茜的心中,媒體新聞隨著時間流逝被遺忘,但作家在他們的時代觀照世界的角度,以及他們的悲歡歲月、思維情意等等內在柔軟的、謎樣的境遇,卻雕刻在她的心頭,她決定用自己的記者人生去了悟這些謎這些柔軟,然後安安靜靜地道出那些人和那些事。
◆
胡品清開啟了我對一個時代的凝視。之後我在報紙開專欄,陸續採訪了許多和她同代的作家。許多人我只見過一面,卻讀過很多他們的書,聽過他們的故事;與他們的見面像拿到一道謎,然後用自己的人生去解開這個謎。 ~~〈胡品清的香水〉
齊老師把熱情投注在文學之中。她說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會對文學如此執著,現在想來,或許是因為在缺乏尊嚴的流亡生活中,許願「人能世世代代優雅活著」,而文學擁有這樣的力量。~~〈渡不了的巨流河〉
「做了一輩子賣書的人,到現在我才覺得自己是真正的『讀書的人』。」人生此刻,樂伯終於享受到「賣書為生」的快樂與自由。~~〈收書人樂伯〉
張愛玲在一九四三、一九四四這兩年,把一生最精彩的短篇小說發表完畢。宋以朗以經濟學者的眼光分析,那時上海貨幣貶值太快,張愛玲若寫長篇連載,寫完稿費必已大貶,還不如打游擊寫短篇。「因為超級通貨膨脹,才成全了張愛玲的一部傳奇。」這是張迷學者從來沒想過的觀點。~~〈張愛玲也有王牌經紀人〉
作者簡介 |
陳宛茜
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倫敦大學瑪麗女皇學院城市文化研究碩士。廿一世紀初開始擔任聯合報文化記者迄今,曾獲時報文學獎新詩獎、吳舜文新聞獎、兩岸新聞報導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