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最膾炙人口的黑色羅曼史
挖掘在驚悚故事下,不朽的人性幽光
★在台暢銷60萬冊,法文直譯.經典全譯本紀念珍藏
★打動舞台巨匠韋伯,啟發創作同名音樂劇的原著小說
★楊忠衡深度導讀「魅影學」,引領劇迷、樂迷、讀者拓展閱聽趣味
★李律、李純瑀、洪仲清、莊裕安、彭樹君、盧郁佳、謝哲青、顏訥、蘇益賢傾心推薦
「友誼在於去認識的意願,而非被認識的渴望。」 一部台裔美國人的成長故事,一則獻給逝去好友的真誠告白 「一部優雅而深情的成年記述。」 ──2023年普立茲獎評審委員會評語 徐華按時間線性書寫,娓娓道出自己成長與尋找歸屬的過程。台灣移民第二代的他,一九七七年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後隨父...
金融鉅子J.P.摩根最狂熱的藝術追求 貧窮女孩最魔幻的紐約上流社會大冒險 兩人的相遇, 竟造就一間媲美大英博物館的私人圖書館! ★《紐約時報》暢銷書 ★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年度選書 ★《華盛頓郵報》年度最佳圖書 ★《早安美國》讀書俱樂部選書 ★《今...
在秘魯,一名漁夫從海上消失。 法國頂級餐廳「三個胖子」的廚房裡,鮮美的龍蝦用牠黑色的眼睛盯住大廚,然後,自己爆炸了。 海的世界裡,似乎有了什麼聯盟。策略。有計畫和智慧。但,究竟是什麼樣的計畫?又是「什麼」導演了這一切?
【全球獨家收錄書迷敲碗已久主角凱西爾精選中篇〈迷霧之子:祕史〉!】 奇幻界最高榮耀雨果獎得主,全球千萬冊暢銷大師 邪惡奇幻天才作家布蘭登.山德森 口碑爆棚暢銷作《執法鎔金》又一續章, 重溫「迷霧之子」系列經典故事! 傳說中的聖物降臨之際,奏起的竟是陣陣不祥的樂音……
1922年,紅色政權席捲蘇聯。 一位帝俄時期的青年貴族, 被迫在莫斯科一家豪華飯店度過餘生。 他以紳士風度對抗遭囚禁的命運,用品味緬懷過往的美好, 在劇變的時代,成為最不自由也最幸運的人。
人生就像一段有目的地的漂流 ——想去某個地方,卻往往不得不去另一個地方 歐巴馬2021年度最愛小說 比爾.蓋茲2022年夏季書單 銷售破1,000,000冊,賣出30國語言版權
潛伏在幕後的黑影,是推手還是魔手?
繚繞於劇院的歌聲,是笑傲還是悲鳴?
巴黎歌劇院的一場換角演出,讓備受打壓的新秀克莉絲汀出場一鳴驚人,在場觀眾如痴如醉,大家紛紛預測這位新女伶的時代即將到來。
年輕俊秀夏尼子爵韓晤,也被這女神震懾到不能自已,他更發現,這位麗人竟是佔據他心海良久卻不敢表露的青梅竹馬,那位純潔嬌弱的走唱女孩!
演出結束後,他直奔克莉絲汀的廂房。但她似乎已不認得他,態度顯得猶疑,而且她似乎藏有一位神祕戀人──在門的那端飄來那人猶如遊魂般乞憐的聲音:「克莉絲汀,你一定得愛我!」
痛苦的韓晤失去理智衝進廂房,卻不見任何人影。走出房門,看見一具遭殺害的屍體被抬了出去……不久後他即發現,驚擾他的絕非那死透的工人,而是一具活著的恐怖鬼魅──劇院大名鼎鼎的「五號廂房之鬼」!
來無影去無蹤的鬼魅,原本只是偶爾現身騷鬧,隨著克莉絲汀的成功與韓晤的顧戀追求,一步一步引發鬼魅更加張狂的作為……
楊忠衡|「音樂時代」劇場藝術總監
──深度導讀
作者簡介
卡斯頓.勒胡(Gaston Leroux , 1868-1927)
父親是法國政府公共工程的承包商,勒胡家境優渥,自幼熱愛文學,但在父親的期盼下,轉往巴黎學習法律。他在求學期間所創作的短篇小說、詩集時常獲獎。
31歲獲得法學學位,也拿到律師執照。然而揮霍成性的勒胡在父親逝世之後,散盡遺產。1890年,勒胡擔任法庭書記,也寫劇評,1894年開始擔任《巴黎晨報》的特派員,曾經親歷報導1905年的俄國革命,也曾報導巴黎一處歌劇院的地窖,在巴黎公社時期如何成為地牢。
1907年,勒胡辭去記者工作,全心投入創作,以其文學造詣、法學專業、及多年的記者歷練創作小說,筆下虛實交錯,高潮迭起。先後發表《黃色房間的祕密》(Le Mystere de la Chambre Jaune, 1908)、《黑衣女子的香氣》(Le Parfum de la Dame en Noir, 1909)、《歌劇魅影》(Le Fantom de l'Opera, 1911)等。勒胡之於法國推理小說的貢獻,一如柯南.道爾在英國的地位。
譯者簡介
楊玟
台灣台中人,1966年生。私立輔仁大學法文系畢業,法國土魯斯三大當代文學所畢業。曾任《美麗佳人》雜誌主編、《美麗佳人》雜誌社社長兼編輯總監、樺榭文化編輯總監、北京樺榭廣告有限公司出版總經理。
傾心推薦
李律|國立交通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李純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助理教授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莊裕安|作家
彭樹君|作家
盧郁佳|作家
謝哲青|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顏訥|作家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最叫我迷醉的,是讓人驚奇不已的「多重表/裡空間」的對比與建構……還有什麼比摹寫出這樣一個異度空間更叫人興奮的設定呢?──李律/國立交通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歌劇魅影》靠近著星光下的黑暗,卻點亮每一顆寂寞的心靈。──李純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助理教授
如果小說也有「配色」,這本書就具備大紅與大黑的反差……閱讀這本小說最大的樂趣,便是追蹤真與幻的交纏糾葛。--莊裕安/作家
我們都唱著自己的歌,有著自己的魅影。我們對《歌劇魅影》如此心有戚戚,彷彿它說的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故事。——彭樹君/作家
「魅影」故事描述了所有人潛藏的心理狀態……有著不可告人缺陷的悲劇英雄,更帶有一種幽微不可抗拒的魅力。--楊忠衡/「音樂時代」劇場藝術總監
歌劇院的地下迷宮,是潛意識的幻影舞台。若沒有下探深淵,人們還以為自己是天使,直到《歌劇魅影》指出你是哪種魔鬼。——盧郁佳/作家
我們可以從許多角度來閱讀《歌劇魅影》。諸如,什麼是愛?在愛裡,如何拿捏佔有與尊重之間那條看不見的線?——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