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主管意見回饋術
0 篇書評

麥肯錫主管意見回饋術

一流顧問都在用的精準傳達技巧,避免誤解、幫助團隊快速調整工作狀態,還能留住人才!

リーダーのためのフィードバックスキル

7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1/04/28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8.6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0620337
  • eISBN: 9789860620351
  • 字數: 81,949
紙本書定價:NT$ 380
電子書售價:NT$ 26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橫跨台日韓三地超人氣的麥肯錫顧問,
教你用有效回饋四步驟,
讓優秀人才及時調整工作細節,打造強悍的團隊軟實力!

  明明說了好幾次,部屬還是達不到標準?
  坦率說出意見,卻被認為是找麻煩?
  還是,乾脆能避免就避免,不要給意見好了?
  到底該怎麼給回饋,才有效呢?

  以上的問句是不是反覆在你的職場生涯中出現?讓你很頭痛,別擔心!
  這時你只需要改變自己的「意見回饋」方式,一切就能迎刃而解。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15

    混沌失序成新常態,什麼是勝出的新路徑? 搶先掌握未來十年的競爭法則 訂閱經濟最成功典範,十年內擴及190國、訂戶直追兩億 執行長首次公開,在混亂邊緣致勝的經營哲學

  • 電子書: NT$ 266

    《經濟學人》讚為「轉職聖經」 美國《商業週刊》暢銷榜高踞60週 亞馬遜Top 1經典長銷書、英文版全球累銷近80萬冊 哈佛商學院教授教你,在關鍵的90天內成功轉換新職, 估算轉職風險值,以每日、每週、每月的逐步計畫, 大幅縮短損益平衡點的時間,讓每一次轉職都能創造職涯高峰,脫穎而出!

  • 電子書: NT$ 315

    蘋果、谷歌、YouTube 三巨頭CEO破天荒共同推薦! 你可能沒聽過比爾.坎貝爾,但從蘋果到谷歌都聽他的。 他是賈伯斯的商業教練,拯救貝佐斯走出逆境,從零培訓谷歌創辦人, 他教練矽谷頂尖團隊的方法與心法原屬業內機密,首次完整解密。

  • 電子書: NT$ 294

    成為主管前的第一課:先當一個為團隊著想的人。 得不到員工信任會吃的虧、面試時需要問的問題、 開會前應該做的準備、讓團隊進步的回饋方式……通通寫在這本書裡。

  • 電子書: NT$ 450

    ★博客來、誠品一致選書推薦 ★與英美同步出版 諾貝爾獎得主、《快思慢想》作者 康納曼 醞釀十年 探測人類決策的最大黑洞

  • 電子書: NT$ 420

    ☆全世界企業界、管理者、金融業者、渴望進化的人都在看☆ ☆淬煉40年、價值1,500億美元的成功法,不藏私公開☆ ☆年度最強商管書,無人能及☆ ☆企業和個人進化必備經典☆ 比爾•蓋茲盛讚:「瑞.達利歐曾給我非常寶貴的指導和忠告,你在《原則》一書中都能找到。」

  • 電子書: NT$ 338

    黃仁勳推薦:本書為建立和擴展業務過程中的困難挑戰,提供了實用建議。 創業難,守業更難! 從0 到1 還不夠, 更需要從1 到100 的經營智慧。

  • 電子書: NT$ 294

    ★連續10年高踞亞馬遜分類榜TOP1 ★全球銷售破百萬冊,授權36種語言 ★TED同名演講全球4000萬人次觀看 Thinkers50 #18、新世代領導力大師西奈克首創黃金圈理論 揭露激勵人心與創造長期成功的真領導力! 真正激勵自己、打動人心的關鍵, 不是你做什麼,而是你為什麼而做!

  • 電子書: NT$ 413

    亞馬遜兩位累積27年資歷的前高階主管現身說法 揭開Kindle、Amazon Prime和AWS等創新商品的開發內幕 詳細解析不用PPT、兩個披薩團隊、逆向工作法等亞馬遜獨有的領導思維

  • 電子書: NT$ 245

    密涅瓦憑什麼比哈佛難進? 因為他們敢教傳統大學不教的! 創新教育模式+根植人心的科學學習法= 應對未知挑戰的必修課 特別收錄:〈密涅瓦思考清單〉,完整解析所有思考習慣!  

  • 電子書: NT$ 294

    *** 16大現場問題解決,10年顧問經驗淬鍊 *** 8大改善工具快速上手,1本教戰手冊臨場應用 *** ***隨書附贈!精實管理改善圖表與現場操作範本 「日本豐田享譽世界的生產方式,台灣產業現場真實執行筆記!」 幫助現場管理者問對問題,找出有效提升生產效率的方式。

  • 詳細資訊

    橫跨台日韓三地超人氣的麥肯錫顧問,
    教你用有效回饋四步驟,
    讓優秀人才及時調整工作細節,打造強悍的團隊軟實力!

      明明說了好幾次,部屬還是達不到標準?
      坦率說出意見,卻被認為是找麻煩?
      還是,乾脆能避免就避免,不要給意見好了?
      到底該怎麼給回饋,才有效呢?

      以上的問句是不是反覆在你的職場生涯中出現?讓你很頭痛,別擔心!
      這時你只需要改變自己的「意見回饋」方式,一切就能迎刃而解。

      ◎意見回饋不是把話說出來就好,那是?
      意見回饋是提供讓每位職員成長的機會,
      你的成效不彰,問題可能就出在沒有做出「良性意見回饋」!請這樣調整:
      提出具體、可達成的目標,確認彼此想法,就能避免出現理解誤差。
      例)下週一中午前提出,這樣我們達成共識了嗎?
      讓部屬知道精神性喊話無法讓自己進步,給回饋就得精闢且犀利。
      例)我不會對你說加油別遲到,但這個月的會議你已經遲到三次了,要注意。 

      意見回饋不是批評、說教或找麻煩,
      而是具體觀察並提出詳細建議,創造正向結果的最佳溝通方式。

      ◎意見回饋不是批評,那是?
      如果意見回饋的目的是考核和評價,就會淪為一方一直挑毛病,另一方拼命找藉口、想辦法滅火的攻防角力,若想真正改善現況、提升成果,得將重心放在「培育人才」上,請學學麥肯錫這套意見回饋模式:

      引導並重視細節----提出具體的意見或思維模式,更勝籠統大指標。
      例)下次要兼顧時機和價格,再採取行動,就能拿下大單。(X)
      下次在一個月前就要提價,先從2000美元開始。(O)

      重點要放在未來----與其拘泥過去的錯誤,不如著眼將來的可能性。
      例)你剛剛的簡報,我根本聽不懂。(X)
      你剛剛的簡報,迴歸分析和投影片內容銜接不上,這部分調整好後明天寄給我。(O)

      比較對象是自己----察覺自身不足才能激發出潛能,真正獲得成長。
      例)你們不是同期進來的嗎?他的成交率比你好多了。(X)
      和上一季相比,這一季你的成交率低了30%。(O)

      ◎意見回饋不難,可以這樣做:
      意見回饋須考量各種人事物差異,稍有疏失,就容易演變成武斷、情緒化、弄巧成拙的反效果。還好,只要遵守循環4步驟就能避免,該怎麼做?

      步驟1 觀察:把焦點放在「客觀事實」,而非主觀情緒。
      同場加映▶3技巧教你活用&記錄意見回饋
      步驟2 傾聽:讓對方感受到你的重視,進而相信你很可靠。
      
    同場加映▶4撇步教你迅速建立彼此的信賴關係
      步驟3 傳達自身感受:並非發脾氣,而是要成為說服他人的重要誘因。
      同場加映▶2要點教你成功提高意見回饋的影響力
      步驟4 誘發行動:從能立即做到的項目說起,一出現改善徵兆馬上讚美對方。
      
    同場加映▶3關鍵教你決定給對方意見回饋的適當分量

      此外,本書還要教你如何用
      2張測量表,檢視自己和組織的回饋技能
      6個關鍵,讓意見回饋成功發揮影響力
      以及……

    本書特色

      1.麥肯錫顧問的親身經歷分享,易讓讀者產生共鳴。
      2.提出常見職場問題,並舉出實用、具體的改善方法。
      3.善用歸納4步驟,就能輕鬆解決問題,提高影響力。

    專業推薦

      「人資小週末」創辦人 盧世安
      《拆解問題的技術》作者、企管講師 趙胤丞
      《經理人月刊》總編輯 齊立文
      知識交流平台TMBA共同創辦人 愛瑞克

    作者簡介

    服部周作(Shu Hattori)

      橫跨台日韓三地超人氣顧問

      生於倫敦。2004年畢業於麥基爾大學商學院。2005年取得國家獎學金,進入臺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2008年進入麥肯錫公司。於亞、歐、美七個國家的先進技術、高科技及媒體產業領域的專案中,負責提供經營策略、生產研發及介入管理的相關服務。

      2010年,成為最大規模社群商務平臺「Groupon」的新據點國際事業成員。往來於日本、韓國及臺灣,領導眾多專案企劃,以及新事業的創立。2012年回到麥肯錫公司。在中國的上海,亦於中歐國際工商學院(CEIBS MBA)擔任企業主管導師。2015年,以培育優秀領導者為宗旨,投入經營顧問活動。2018年,成為專門協助企業重新出發的專業集團AlixPartners的成員,參與領導與事業改革團隊。

      著有《優勢工作哲學:用47個小原則創造大改變》(The McKinsey Edge;由美商麥格羅‧希爾出版),本書為其第二本著作。精通日文、英文和中文。

      臉書:www.facebook.com/shu.hattori.9

    譯者簡介

    李彥樺

      一九七八年出生。日本關西大學文學博士、臺灣東吳大學日文系碩士。鑽研翻譯理論多年,譯作涵蓋文學、財經、實用叢書、旅遊手冊、輕小說、漫畫等各領域。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526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