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為憑
0 篇書評

眼見為憑

從眼睛到大腦,從感知到思考,探索「看見」的奧祕

We Know It When We See It : What the Neurobiology of Vision Tells Us About How We Think

2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1/05/18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4.6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571388588
  • eISBN: 9789571388724
  • 字數: 109,738
紙本書定價:NT$ 400
電子書售價:NT$ 28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我們為何能輕易在人群中認出家人或朋友的面孔?
如此理所當然的行為,其運作機制卻是科學界的重大奧祕之一!
從視覺到人工智慧,揭開人腦與電腦的「看見」之謎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45

    缺乏睡眠成為全球流行病的今天, 我們需要超強睡眠顧問沃克傳授的睡眠全書。 這本書總結數十年來的睡眠研究成果以及最新科學突破, 告訴我們睡眠複雜又迷人的真相。

  • 電子書: NT$ 300

    近十年來全球最前沿神經科學研究 全球暢銷書、微軟指定閱讀《心態致勝》的科學實證基礎 給你成長型學習思維的 6 把金鑰 ★結合「腦科學」與「教育學習」的第一本書 ★培養「成長型學習思維」,每個孩子都能學好數學(和其他科目)

  • 電子書: NT$ 266

    榮獲科普書最高榮譽 2020「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大獎」 史上最年輕得主!   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廣泛性焦慮症(GAD) 加總在一起,關上了她面對世界的門, 但科學給了她解鎖的金鑰,寫出這本書。   幫不懂人類是怎麼回事的人,提供解釋。 幫自以為懂得人類的人,換...

  • 電子書: NT$ 320

    美國暢銷20萬本 成功戒癮的經典之作 揭露人們在慾望國度中的瘋狂歷險、 所付出的代價,以及,如何平安歸來。 滑手機、瘋購物、狂自慰, 我們身處誘惑太多的時代,早已成癮卻無法自拔。 這本書要談成癮的爽、戒癮的痛, 以及爽痛之間如何取得平衡。

  • 出版日期:2019-10-17
    電子書: NT$ 315

    Amazon 4.8顆星超高好評 完美結合知識、娛樂與動人故事的腦神經著作 獻給喜歡《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X檔案」的讀者

  • 電子書: NT$ 300

    大腦喜歡零碎、不安定、潛意識的學習, 這本療癒系《最強大腦學習法》就是告訴你, 如何利用大腦的怪癖,把分心、遺忘、吵雜環境等大魔王, 變成提高學習效率的小天使。

  • 電子書: NT$ 350

    一部解開臉孔諸多纖細幽微的訊息如何影響大腦建構第一印象的奇書。 本書中援引心理學、認知科學、神經科學、電腦科學以及其他領域的知識,搭配豐富的圖片,讓我們看到透過操作臉部部位的變化,就可以改變對一個人的印象和評價。

  • 電子書: NT$ 252

    時間流逝,記憶,終究會成為熟悉的陌生人嗎? 最會說故事的哈佛神經科學家莉莎・潔諾娃 寫下暢銷小說《我想念我自己》,撫慰失憶的痛苦與恐懼 這次她用淺白的語言解釋大腦的運作,每個人都能擁有好好記憶一直到老的方法

  • 電子書: NT$ 294

    打蒼蠅卻突然睡著、無意識起床吃鳥飼料、夢遊騎車去兜風……以充滿張力的真實故事,從神經學開拓你對睡眠的既定印象──原來有些人的夜晚是這樣的啊! 我們總以為睡覺時應該是很安靜的,但有些人的大腦在夜晚卻特別活躍,彷彿一隻夜行性動物。

  • 特價 電子書: NT$ 250

    大腦是全宇宙最複雜的設備,它的小問題影響可大了! 為何人類天生就不擅長記憶臉孔、名字與日期? 我們可以如何增進記憶力? 為何你我如此容易受廣告蠱惑? 商人與政客又如何利用大腦機制來操控人們的價值觀及信念? 為何迷信如此難以撼動? 大腦的錯誤時間感會讓人容易錯估金錢的價值,以致有人容易...

  • 詳細資訊

    幾乎大腦所有的行為,都與視覺息息相關,當我們了解視覺形成的原理,不僅能夠明白「看見」代表的意義,更能一窺大腦運作的堂奧。哈佛大學神經科學教授理查.馬斯蘭藉由解析眼睛的內在組成與行為,解答了關於大腦處理資訊的關鍵問題:即人類如何感知、學習和記憶資訊。

    視覺神經細胞是高度特化、細緻而多元的神經細胞,一條視神經中約包含百萬根神經纖維,也因此「視覺的形成機制」一直是科學界亟欲解開的謎題。《眼見為憑:從眼睛到大腦,從感知到思考,探索「看見」的奧祕》分為三部分,理查.馬斯蘭帶領讀者從第一部「視覺的開始」出發,解說光線進入視網膜時發生的各項細節、介紹視網膜與視神經上功能不同的細胞及其機制;第二部分進一步闡述這些神經細胞如何各司其職接收訊息,並將其轉化為知覺的複雜神經網絡,讓我們對日常生活中幾乎不會意識到的「看見」,有了全新的認識,更將內容擴及電腦,闡述其如何藉由機器學習發展人工智慧;第三部分則嘗試討論知覺與思想,當電腦學會「看」,是否表示它有了自己的思想?電腦真能取代人腦嗎?或者還需要發展更多技巧?都在本書中有獨到的解析。

    理查.馬斯蘭以風趣生動的口吻講述看似枯燥的理論機制,並廣納各種觀點;行文之間更不時點綴以合作過的傑出學者,以及在漫長研究過程中發生的大小事。透過深入淺出的筆觸,讓那些在實驗室裡度過的晨昏躍然紙上,帶領讀者一同參與這趟偉大的解謎之旅。
     


    作者簡介
     
    理查.馬斯蘭(Richard Masland, 1942-2019)
     
    哈佛醫學院科甘傑出眼科學教授(David Glendenning Cogan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Ophthalmology)與神經科學教授。曾擔任世上最大視覺研究機構麻州眼耳醫院(Massachusetts Eye and Ear Infirmary)研究主任多年。二十多年來擔任哈佛醫學院神經科學課程的主要教師,並因此得到兩座教師獎。他是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成員、前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研究員,以及普洛克特獎章(Proctor Medal)與愛爾康研究獎(Alcon Research Award)等諸多獎項的得主。他為視網膜的神經網絡與逆轉失明的研究帶來了開創性的貢獻。
     

    譯者簡介
     
    鄧子衿
     
    國立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碩士。專職生命科學、食物以及醫學範疇的科普翻譯,曾獲得第九屆吳大猷科普翻譯獎佳作,雜誌譯稿散見於《科學人》與《國家地理》,近期的翻譯書籍有《藻的祕密》、《群的征服》與《毒特物種》等。
     

    媒體推薦

    好評推薦

    阿任叔叔(科普圖文作家)
    曹玉婷(臺大醫院北護分院主治醫師)
    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楊斯棓(年度暢銷書《人生路引》作者)
    蔡依橙(13萬人追蹤「蔡依橙的閱讀筆記」板主)
    鄭國威(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蘇上豪(金鼎奬作家、博仁綜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
    ——共同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序)

    透過雙眼,我們能看見世界的繽紛;而透過本書,我們才能真正窺見人類視覺的奧祕。——阿任叔叔(科普圖文作家)

    你的視覺不是你的視覺,要看到我們以為是真實的世界,腦部其實要進行諸多複雜的加工和運算,我們天生就帶著有色眼鏡感知世界。這個腦神經網絡詮釋和建構世界的過程,我們目前也僅知曉其中的冰山一角,但和過去相比,我們在科學上的認識卻是突飛猛進的。理查.馬斯蘭在這本可讀性很高的書中,提供了許多關於神經知覺的第一手研究和發現,讓我們用心看到更廣闊的世界!——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理查.馬斯蘭的著作《眼見為憑》,以活潑又不失專業的風格,娓娓道出眼睛如何成像再透過大腦認知的過程,除了有視覺神經的基礎知識,亦包含許多科學家發現這些祕密的歷史故事,不僅適合想輕鬆了解醫療科普知識的讀者,更提供想深入了解其中知識的好奇寶寶。人工智慧可以取代視覺成像與認知的神奇過程嗎?本書提供一些想法,需要您親自來探索──在此推薦可以一讀的好書。——蘇上豪(金鼎奬作家、博仁綜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

    我們是如何從人群中認出一張臉的?馬斯蘭從這個問題開始,告訴我們人類如何看見、思考與記憶。他一步步構築出腦部的面貌:由神經網絡構成的廣袤動態聯盟。驚人的是,這幅面貌和人工智慧非常相似,並且讓人知道腦部的適應能力、創造力和恢復能力從何而來。——蘇珊.貝瑞(Susan R. Barry),美國霍利約克山學院(Mount Holyoke College)神經科學與行為學資深教授

    交織科學內容與科學故事的傑作,讓人想一口氣讀完。只有在這個領域中的資深科學家才能夠完成如此充 滿智慧、見解又容易閱讀的著作。——大衛.伊格爾曼(David Eagleman),史丹佛大學神經科學家,《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

    了解神經知覺的必讀之書,文字清晰流暢,人人可懂。馬斯蘭告訴我們腦中用以體驗世界的硬體(細胞與迴路)與軟體(邏輯與計算)運作方式。對知覺、機器學習或是腦部運作有興趣的人都應該來讀這本書。——安德魯.胡伯曼(Andrew D. Hubeman),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神經生物學與眼科教授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231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