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成長已經急踩煞車,而列車乘客以為仍在全速奔馳……
世界成長減速,是好事還是壞事?
少子化現象,是危機還是轉機?
高速成長時代已經終結,早在新冠肺炎流行之前就持續進行,
出生率下降、人均GDP縮減、新社會運動減少、新科技進步趨緩……
人類成長已達極限,世界發展速度正在放慢,
英國牛津大學地理學教授丹尼.道靈以大量數據資料佐證:
成長趨緩不是壞事,反而對人類未來有益!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行為經濟學之父,理查‧塞勒半自傳性代表作! 「塞勒博士是『行為經濟學』先驅,將心理學的研究應用於經濟學的決策分析中。他的實證研究和理論洞見,加速行為經濟學的擴展,亦為經濟研究和政策方面帶來深遠影響。」 ──2017年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 「塞勒博士研究人...
《金融時報》年度最佳商業書|《經濟學人》年度最佳新書 《紐約時報》暢銷書|亞馬遜書店國際與國家安全、國際經濟學、經濟史分類榜TOP1 全球唯一 繁體中文版獨家作者序,解析晶片法案後的美中台局勢發展 「如果有哪本書能讓所有人了解矽時代,並認知到這個時代的刺激與重要程度毫不亞於原子能時代,就是這本書了...
「你看待世界的方式,會限制你的視野。 科技帶來的真正機會,是擴展了人類的能力。」-Tim O’Reilly 未來,你的優勢在哪裡? 軟體科技革命教父歐萊禮顛覆你對世界的想像, 公開他如何理解與預測創新潮流的方法 給所有在AI時代力爭上游的人一套全新能力。 掌握開創誘人價值的行動法則,就是你的新機會...
疫後時代最迫切的經濟問題 席捲全球的疫病終將平息,因為防疫而加速的自動化卻沒有停歇; 當科技的滔天猛浪不斷襲來, 究竟會為我們開創不用工作卻很繁榮的烏托邦, 還是落入多數人沒有工作、貧富不均的悲慘世界?
沒有貨櫃,就沒有全球化, 不會有好事多,也不會有電商龍頭亞馬遜、阿里巴巴,更不會有高科技; 透過貨櫃的起源故事,比爾.蓋茲讀到創新, 金融史學家伯恩斯坦、價值投資人帕波萊讀到產業本質。
資訊大混亂的時代,更需要辨別真偽的技能! 人人都能解讀數據背後隱含的陷阱,撥開迷霧,看見真相。 搞定統計學,就搞定全世界! 你是否認為,「統計學」是欺騙大眾的數字遊戲?最會說故事的經濟學家提姆.哈福特(Tim Harford)卻在本書中告訴我們,好的統計數據不是用來扭曲真相或掩蓋事實,反而是幫助我...
★《原則》作者達利歐最新力作,唯一中文完整版! ★在變動世界裡找到不變的「大週期」,定位現在、推測未來、預作準備 ★美中爭霸、誰上誰下?橋水基金用演算法打分數! 算出衝突2026年在台海爆發? ★比爾.蓋茲、三任美國財長、華爾街巨擘一致推薦必讀
殺不死我的,使我更強大。 既然黑天鵝事件無法避免, 那就想辦法從中獲取最大利益 《黑天鵝效應》作者最新鉅作 每一件事情都會從波動得到利益或承受損失。 脆弱是指因為波動和不確定而承受損失。 反脆弱則是讓自己避免這些損失,甚至因此獲利。
好決策通常建立在對未知與風險的認識上,但現代決策者愈來愈常以機率表達他們的評估結果,但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機率與統計數字更容易使決策者誤判。本書中對各類決策進行全面分析:從國家經濟決策到個人財務規劃;從賈伯斯開發新產品,到歐巴馬下令狙擊賓拉登。
《紐約時報》亞馬遜非文學類 No. 1 暢銷書 解決風險、不透明、隨機問題的「不確定系列」第五部曲 繼《黑天鵝效應》《反脆弱》,塔雷伯最大膽、顛覆之作
★大前趨勢「技術 × 經濟」最新著作! ★FinTech金融科技、IoT物聯網、GPS定位經濟、AI人工智慧──大前研一獨家視點,迅速掌握數位新大陸中的致勝先機! ‧中國企業即將壟斷無人機市場? ‧科技4.0時代將產生新的階級制度? ‧不久的未來,你再也不需要銀行&基金管理人? ‧一切...
釣愚是全球自由市場的現象,這本書是為每個人所寫的,包括對經濟學有興趣的青少年、各年齡層的讀者群、政策制定者、經濟學教授,以及所有想要擴展人性視野的人。 ★ 2016年公理商業圖書獎經濟學金書獎 ★ 2015年英國《獨立報》最佳經濟學書 ★ 2015年 LinkedIn 最佳商業書 ★ 2...
佛里曼說:在加速時代中,偶爾試著「暫停腳步」,省思幫助自己或他人的方法,可以找到新的定錨與啟航之處。若這麼做使你稍有延遲,也別擔心。 ★《紐約時報》暢銷書 ★《華爾街日報》十大必讀好書 ★Amazon.com 商業理財暢銷書 Top1 ★《柯克斯評論》(Kirkus Reviews)20...
《財星》(Fortune)雜誌選為「有史以來最聰明的書」(Smartest Books of All Time) 《金融時報》年度最佳商業書 《黑天鵝效應》作者塔雷伯成名之作 《隨機騙局》(更新二版) 與《黑天鵝效應》《反脆弱》並稱 解決風險與隨機問題的《不確定》三部曲 也是最淺顯易...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行為金融學創始人、凱斯-席勒指數共創者 羅伯‧席勒迄今最重要的著作 開啟經濟學新領域,在訊息瘋傳、充滿不確定的時代,必懂的經濟新勢力!
《柏南克談聯準會》說明聯準會的背景與演變,也推測了它的未來。柏南克以全新的觀點,帶領讀者深入聯準會一窺堂奧,並說明它做了什麼及其背後的邏輯。他指出經濟的改變如何推動聯準會的創新,也列出聯準會面臨的新挑戰,包括通膨再現、加密貨幣、金融不穩定的風險增加,以及聯準會的獨立性所受到的威脅。 本...
趨緩,不是停止增長,只是增長的速度變慢
它意味著邁向穩定、增進平等、減少汙染的契機
讓人類有機會迎向更美好的生活
人類近期經歷了十分罕見的人口加速狀態,過去兩世紀間,我們的全球總數從10億增加到將近80億。同段期間裡人類還發現蒸汽動力,並發明了電力。我們過去都把成長當作生產力提升,以越來越高的速度生產越來越多東西。事實上,早在2020年新冠肺炎爆發的許久之前,人們就已經在討論全球經濟趨緩了。
《大減速》這本開創突破之書,從豐富的全球資料寶庫中汲取數據,進而揭露人類的進步從1970年代早期就已開始放慢。道靈利用說服力十足的視覺化手段來說明,不論是生育率、人均GDP成長,甚至是出現新社會運動的頻率,都已經在過去幾個世代中穩定下降。
最令人意外的或許是,科技進步的速度其實也正在急遽減慢。道靈非但沒有感嘆這樣的形勢變化,反而把這當作充滿希望的一刻、當作邁向穩定的行動來接納;而他也注意到,許多更早以前曾決定近代歷史的大幅躍進,都一併帶來了蔓延四處的戰火、分裂的社會,以及大規模的貧富不均。道靈因此樂觀看待當前的趨緩,而欣然接受之。這個趨緩不是因為流行病、不是因為戰爭、不是因為殖民,而是因為人們,尤其是女性,掌握了自己的身體自主。
道靈在這本說服力十足的新書中,證明減速的新紀元帶給我們穩定經濟、增進平等,並停止進一步汙染損害環境的機會。他主張,我們並未朝烏托邦邁進,但到最後我們很有可能會過著更好的生活。
專業推薦
吳惠林 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林建甫 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暨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
詹宏志 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
全球媒體一致讚譽
我們之中許多人都信奉進步而遭進步蒙蔽,看不出道靈所闡明的趨緩現況。身為真正知識分子的他向讀者證明,如果我們人類存續下去,生活就會更加緩慢──而且有可能會更好。
──保羅‧查特頓(Paul Chatterton),《永續城市解密:真正改變之宣言》(Unlocking Sustainable Cities: A Manifesto for Real Change)作者
這本書是以視覺方式了解人類歷史和社會變遷的新標準。道靈利用精美繪圖,帶來了觀察長期社會變遷、成長極限以及貧富不均擴大現象的宏闊觀點,並強調了適應這種趨緩的重要性。
──中谷友樹,《日本健康不平等分布圖冊》(The Atlas of Health Inequalities in Japan)作者
這本引人入勝的書,幾乎是一定會讓你原本對於「世界上過去發生了什麼」以及「過去的世界怎麼了」的想法改觀,也想必會讓你重新思考我們可能會邁向何方。
──茱麗葉.包威爾(Juliette Powell),《3300萬人的聊天室:如何利用社群網站創造十倍、百倍業績?》(33 Million People in the Room)作者
筆力萬鈞、引人深思、恰逢其時。道靈教授以出色的文筆向讀者揭露,急遽上升的勞動強度,加上從資本取得的異常大量獲利以及給予資本的自由度,為什麼都無法支撐世界人口和整個地球。他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向讀者展示,我們可以怎樣去選擇更有希望且更人道的未來,例如從更強大的工會到更環保的經濟等方式。──法蘭西斯‧奧格雷迪(Frances O’Grady),英國工會聯盟總書記
當世界轉型成人口先穩定後減少的新「常態」、成長本身速度放慢,而道靈以他出色的文筆去探索這帶來的巨大挑戰時,他的樂觀有著感染力。
──維琪‧普萊斯(Vicky Pryce),《女性vs資本主義》(Women vs Capitalism)作者
這本提出挑戰又發人深省的書,不管在哪裡發現了成長減速的證據,就會撒開大網廣泛搜羅。快速成長的歌舞昇平年代已是過往雲煙,在人口和預期壽命方面最為顯著,但在經濟生活水準方面也能看出。
──羅伯特‧詹姆斯‧戈登(Robert J. Gordon),《美國成長之興衰》(The Rise and Fall of American Growth)作者
道靈在這本有違直覺而讓人大開眼界的書中,推翻了人們普遍對加速的迷思,並證明有益的趨緩早就持續在發生──也必須要發生。
──凡妮莎‧拜爾德(Vanessa Baird),《新國際主義者》(New Internationalist)共同主編
自從馬爾薩斯以來,有關未來的說法都是在描述快速成長。也就是那一點讓道靈的《大減速》如此耳目一新。這本書挑戰我們的未來眼光,以及我們對「改變之本質」的基本假設。
──方洙正(Alex Soojung-Kim Pang),《如何縮時工作:一週上班四天,或者一天上班六小時,用更少的時間,做更多的工作,而且做得更好》(Shorter: Work Better, Smarter, and Less—Here’s How)作者
世界是不是要急速失控了?我本來也這樣覺得,直到我讀了《大減速》。道靈描述的這個更慢、更穩定的仁慈版未來,給了我新希望。
──威廉‧包沃斯(William Powers),《哈姆雷特的黑莓機》(Hamlet’s Blackberry)作者
作者/譯者簡介
作者:丹尼.道靈(Danny Dorling)
牛津大學哈爾福特麥金德講座地理學教授,研究領域遍及住宅、健康、就業、教育和貧窮。經常上電視和廣播電臺,並為《衛報》(Guardian)、《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等報章雜誌撰寫評論。受聘為政府和國家統計機關顧問。著有《1%:貧富不均,這才是全球經濟大危機!》(Inequality and the 1%)、《平等效應》(The Equality Effect)、《一切堅固的東西》(All That Is Solid)、《人口100億》(Population 10 Billion)、《所以,你認為你了解英國?》(So You Think You Know About Britain?)、《不公不義》(Injustice)等書。
2006年開始和一群研究夥伴展開重繪世界地圖的計畫,共同架設了人口統計地圖數位收藏網:worldmapper.org。出版了十餘本書,探討英國社會分配不均的相關議題,以及數百篇期刊論文。這方面的研究大多開放存取:dannydorling.org。
譯者:唐澄暐
喜歡怪獸和空想世界的創作者兼譯者。著有短篇小說集《陸上怪獸警報》、長篇小說《蔣公銅像的復仇》等。譯有《怪獸大師圓谷英二:發現日本特攝電影黃金年代》、《五十億年的孤寂:繁星間尋找生命》、《錫安主義:猶太復國主義的起始、終篇與續章》、《論真實》等書。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