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破人世間種種貓膩
素人作家四十歲後的文學首演!
陳瀅巧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社會學博士肄業,主修文化批評,使她善於檢視日常習以為常的不合理,在小說中發揮的淋漓盡致。
——跨越時空的閨蜜革命情誼,牽扯三代人的流行音樂傳奇, 兩個女孩用熱血與努力,實現夢想,改版自己的人生! 我很幸運能遇到那樣一個人,燦亮如星, 為我點亮晦暗不明的前路。
槍響前,他必須找到拯救被告的方法。 一艘遠洋漁船,承載著一樁滅門命案的祕密; 為了找出真相、伸張正義,賭上的可能是整個國家的命運
貌似矜持的「老靈魂」,心底其實是碰不得的敏感…… 這是個中年婦女版的此情可待成追憶的故事。 朱天心訕訕的喟嘆著這愛的詮釋循環,其中或許還大有學問:愛是青春期的荷爾蒙問題,還是老靈魂的一廂情願?是文藝青年的本能,還是熟男熟女的鄉愁……
愛可以死。愛也是冷靜的事。 2013年,作家首次接受訪談,對其擅長描繪的男性孤獨與女性的蒼涼,以及愛情在他小說中的定位,他這樣回答:「我不是個喜歡說話的人,自然也不喜歡以說故事的方式來成為小說家。……表面雖然寫著愛情,著眼點其實為了打開現代人的苦悶荒原,這是對我個人而言除了愛情形式之外我無法做...
及至上個世紀末,家破人亡。我收拾行囊,和台灣的一切道別,開始流浪。這一流浪,便是二十年。若非流浪,我極可能不會開始寫,雖然我往往不知從何寫起。——陳瀅巧
打零工的啃老宅男、不停被搭訕的巴黎旅人、決心出軌期待外遇的熟女、找不到工作的博士老公與失去胎兒的老婆……
旅居布魯塞爾的小說家以十個短篇分別描述普通人生命中面臨的困境,掇拾人們生活中細瑣、常見、卻又難以窺探的幽微輾轉。
尋常人生裡的感慨、無奈與矛盾,變成如此堅實而頑固的存在,幸福則成為偶然閃現的一絲點綴。所謂的美滿人生,可能根本是虛空的想望。瓦解成碎片的生活或許苦悶,但除了這些,我們再無其他。
小說裡的人物,是你、是我、是他。從日常中擷取那些被刻意遺忘的疏離感,並不是你想太多,而是她真的懂。在被生活馴服的過程中,你捨棄的那些叛逆、不協調的稜角,她全放在這本書裡了。
作者簡介
陳瀅巧
1967年生於台北。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社會學博士肄業,主修文化批評。
2007年移居布魯塞爾。
2004年於聯副發表第一篇散文作品,其後於各報章雜誌發表多篇散文。
2015年於《短篇小說》雙月刊發表〈早春〉後,以小說寫作為主。
貫穿《天使沒有性別》各篇小說,最讓人深刻感受到的或許就是這種讓人陷入絕望的疏離……這些人都被體制深深籠罩,也都明白妥協是正軌,或許會不甘心卻相對安全。然而與日俱深的疏離感卻讓人舉棋不定,望著鋼絲躊躇,To be, or not to be,等到真正下定決心,無論妥協或反抗,誰知意外的悲喜正在那裡等著,終不免「人生過處唯存悔」了。
——資深出版人 傅月庵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