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是「佛陀給予我們最珍貴的禮物,一份無畏勇敢的禮物。」——一行禪師
當我們活在當下,就是一個奇蹟。越南的寺廟都有一口大鐘,而一行禪師在法國所建立的梅村,也會定時敲起鐘聲。當鐘聲響起,就是大家停止手邊工作與思考,並專注於呼吸,讓身體回到自己的家的時候。回到當下可以體會到此刻的安詳,並讓內在感到平靜。這也是禪師一生所奉行的「將正念融入至日常生活」。
一行禪師寫給每一個想要修練自己,轉化內在的恐懼、憤怒與絕望的人 你有多久沒好好覺察自己在做什麼?你的身體時時處於緊張與不安? 你忙到忘了停下來看看自己與身邊的人? 現在,只要一個呼吸,你就可以回到自己,轉化內在的焦慮; 心息相依,身行安住,禪就在你的一呼一吸間。
向生氣問好:呼氣,對它微笑;只要能如此照顧它,它就不再能控制我們,你必需覺知情緒只是情緒,它來了,停留一會兒便走了。 如果你不想生氣,就不要吃進憤怒……如此,我們就從生氣中解脫了……
─ 梅村修習正念的基礎經書 ─ 保持對呼吸的覺知,覺察內在糾結。 我們將會找到更深的寧靜、平和。 你是否還困在過往的悲傷記憶中? 對未來感到焦慮、恐懼? 對當下的自己感到惱怒與不安? 這都是我們對於自身的不確定感所造成的混亂。
除了加薪與升等,你還關心什麼事情嗎? 如果生命走到盡頭,你心愛的人會如何追憶你? 他心目中的你,是你喜歡的樣子嗎? ……問問自己,目前的人生,你快樂嗎?
你的心,是煤炭或鑽石? 痛苦時,你以為心像煤炭,黑暗、沈重又脆弱。其實,你的心像鑽石,透明、閃亮又堅不可摧,因為心的本質是空性、是佛性,煩惱只是暫時的遮障。 重點是:如何把煤炭還原成鑽石?
住持數座寺院、在全球擁有上百個禪修中心,被譽為當代禪修大師的詠給・明就仁波切於2011年六月秘密出走,展開四年半被稱為「自我自殺任務」的遊方閉關。 故事從明就仁波切的溜出自己寺院的大門,朝向未知旅程的那晚開始。此舉的動機是想要拋開界定其人生的各種頭銜和地位,並探索自己存在的最深層、最隱藏面向。...
《心經》是「佛陀給予我們最珍貴的禮物,一份無畏勇敢的禮物。」——一行禪師
本書一開始,一行禪師即用「雲=紙」點出何謂「相即(互為緣起)」。沒有雲,就不可能有雨;沒有雨,樹木無法生長;沒有樹木,我們無法造紙。雲,是造紙所必須;所以,雲跟紙是互為緣起。相即的智慧幫助我們能更加容易理解《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接下來談及「空性」,《心經》所強調的「空性」指出世間的一切並無恆久不變、獨立存在的現象。許多人聽到空便會與空無聯想在一起,進而生起惶恐的心,而這正是因為二元思想等固有認知所導致。佛陀希望修行者能通過《心經》的教導,破除二元思想、分別心等既定思想,消除內心的不安與所有煩惱,了悟何謂空性的核心概念。
一行禪師曾在梅村多次講解與教導《心經》,他首次教導《心經》是在西元1998年,最近幾次關於《心經》的教授則是在西元2014年,這幾次的教導也收錄在本書裡。本書除了是一行禪師對經典的闡釋,也是他幾十年來學習與實修的成果。
《心經》是佛法的精隨,兩千多年不斷被傳誦,字數最少,最具啓發性,句句直指生命的實相!
作者簡介
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
1926年生於越南中部,十六歲時在慈孝寺當見習僧,為臨濟宗第四十二代傳人。後赴美研究並教學。
1960年代越戰期間返國從事和平運動,對於越南的年輕僧眾起了重大啟發,戰爭結束代表參加巴黎和談。越南赤化後,一直留在西方弘法,直至2005、2007年才分別返回越南。
1967年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提名他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1982年他在法國南部建立了「梅村」(Village Des Pruniers)禪修道場,並赴世界各地弘法。
1995年曾到台灣弘法並主持禪七法會。
2011年再次受邀來台進行寶島諦聽之旅,包括在花博戶外會場的「百人花博自在行禪」。
2017年推出首部紀錄片「正念的奇蹟」(Walk with me)。
為當今國際社會中最具宗教影響力的僧人之一,以禪師、詩人、人道主義者聞名於世。著作超過一百本,都是教導人們在生活中實踐佛法,已在台灣出版的有:《與生命相約》《你可以不生氣》《你可以不怕死》《正念的奇蹟》《觀照的奇蹟》《見佛殺佛》《你可以,愛》《祈禱的力量》《一心走路》《建設淨土》《接觸大地》《回到家,我看見真心》《愛對了》《一行禪師講金剛經》《一行禪師談生命真正的快樂》《一行禪師談正念工作的奇蹟》《初戀三摩地》《一行禪師講阿彌陀經》等多本書。
譯者簡介
士嚴法師Sĩ Nghiêm
生於香港,2008年依一行禪師出家,2007年開始在禪師的指導下翻譯其佛法開士及著作,包括《青年人禪修指南》、《接觸大地》等。
江涵芠
佛法譯師/教師,教授空性禪修五次第、金剛拳與丹道氣功等。
自1999年跟隨 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修習顯密三乘法教、藏英漢口譯和筆譯、佛曲唱誦與金剛拳氣脈瑜伽訓練,並完成噶瑪列些林佛學院六年課程。由上師任命為台灣馬爾巴佛學會首位金剛拳教師與首批教師團講師。出版作品:《世界上最快樂的人》、《蓮師心要建言》等二十餘部,佛曲專輯:〈噶瑪巴千諾〉、〈噶瑪巴天空下〉等。
張秀惠
靜宜大學西班牙語言學系研究所畢業,2003年開始於列些林高級佛學院學習藏文與佛學,圓滿八年佛學院課程,期間兼任藏、中筆譯與口譯,2011年赴印度達蘭薩拉續學,現為自由譯者,譯有《法界遍智全知法王龍欽巴傳》、《咫尺到淨土》等書。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