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倉效應
0 篇書評

穀倉效應

為什麼分工反而造成個人失去競爭力、企業崩壞、政府無能、經濟失控?

The Silo Effect: The Peril of Expertise and the Promise of Breaking Down Barriers

38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6/02/03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3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3425472
  • 字數: 135,801
紙本書定價:NT$ 420
電子書售價:NT$ 294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金融風暴、911恐攻事件、SONY衰退、Facebook崛起……

這些看似無關,卻都有一個被嚴重忽視的共通點──穀倉效應!

政府、企業、團隊、個人,都是一座座穀倉。
雖然穀倉讓世界井然有序,但當大家活在自己的小圈圈,
就會造成不知變通,看不見危機,犯下嚴重錯誤。
8大案例 x 6大原則,教你破除穀倉,駕馭穀倉!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15

    混沌失序成新常態,什麼是勝出的新路徑? 搶先掌握未來十年的競爭法則 訂閱經濟最成功典範,十年內擴及190國、訂戶直追兩億 執行長首次公開,在混亂邊緣致勝的經營哲學

  • 電子書: NT$ 294

    ◤企業搶購、狂賣 16 刷《穀倉效應》作者最新續作◢ Google、微軟、雀巢、Facebook、亞馬遜的全新策略 ──── 從人類學視角帶出未來思考!  

  • 電子書: NT$ 420

    ☆全世界企業界、管理者、金融業者、渴望進化的人都在看☆ ☆淬煉40年、價值1,500億美元的成功法,不藏私公開☆ ☆年度最強商管書,無人能及☆ ☆企業和個人進化必備經典☆ 比爾•蓋茲盛讚:「瑞.達利歐曾給我非常寶貴的指導和忠告,你在《原則》一書中都能找到。」

  • 電子書: NT$ 450

    ★博客來、誠品一致選書推薦 ★與英美同步出版 諾貝爾獎得主、《快思慢想》作者 康納曼 醞釀十年 探測人類決策的最大黑洞

  • 電子書: NT$ 315

    蘋果、谷歌、YouTube 三巨頭CEO破天荒共同推薦! 你可能沒聽過比爾.坎貝爾,但從蘋果到谷歌都聽他的。 他是賈伯斯的商業教練,拯救貝佐斯走出逆境,從零培訓谷歌創辦人, 他教練矽谷頂尖團隊的方法與心法原屬業內機密,首次完整解密。

  • 電子書: NT$ 338

    比爾.蓋茲:「想更上一層樓的管理者,必讀的一本書。」 1999 年,傳奇創投家約翰.杜爾拜訪Google。當時這間公司成立不到一年,沒有實際的事業發展計劃,但是他們抱負遠大,想的是年營收百億美元的未來。杜爾被佩吉和布林兩位創辦人說服了,押下19年創投職涯最大的賭注,挹資近1,200萬美元,條件...

  • 電子書: NT$ 413

    9種造成錯誤決斷的思考陷阱 40道高勝算的決策技巧 讓你戰勝人性弱點,鍛造贏家策略思維 ★第一本將行為經濟學應用在管理決策的重量級作品 ★高階經理人、職場工作者、創業家、政策制定者、創意思考人必讀 ★投資、開拓市場、制定政策……避免決策失誤的最佳指引

  • 電子書: NT$ 315

    沒有任何一本書可以代替貝佐斯本人的親自撰述 剖析亞馬遜制勝的策略邏輯 以及他如何洞察未來的趨勢與機會

  • 電子書: NT$ 315

    你的選擇都是自己決定的?這只是一個假象! 你的每個選擇,背後都有一雙手。 決策領域頂尖權威強森,揭開 你我的選擇是如何「被設計」出來的。 看懂「選項」如何運作,能讓艱難的取捨變得容易, 使你溝通更精準、家庭更和諧,工作與人際關係更有效率!   ★《快思慢想》《雜訊》作者康納...

  • 詳細資訊

    ★亞馬遜行為科學類暢銷榜 第1名
    ★亞馬遜人類學類暢銷榜 第1名
    ★亞馬遜流程與架構類暢銷榜 第1名
    ★歐美最受矚目的話題關鍵字
    ★CNN、《金融時報》、 《經濟學人》、《觀察家報》、《衛報》多家媒體推薦報導


    學會像人類學家一樣看世界,
    換你主宰穀倉,從中得利!


    .Sony、微軟為什麼會由盛轉衰,但為什麼Apple、Facebook能不斷創新?
    .911恐攻事件前,已經收到正確的情報,為什麼無法阻止悲劇發生?
    .為什麼擁有一流人才的瑞銀集團和英格蘭銀行看不見金融風暴來臨的危機?
    .為什麼克里夫蘭臨床醫學中心廢除內科和外科,反而讓病患更滿意、成本降低?
    .為什麼公司內部團隊會明爭暗鬥,把資訊扣在自己手上?
    .為什麼聰明的高手看不見明顯的風險與機會?

    想徹底了解這些問題,必須先意識到「穀倉效應」!

    獲得許多新聞獎殊榮的美國《金融時報》執行主編吉蓮.邰蒂(Gillian Tett)指出,
    穀倉效應,是一種文化現象,主要是因為我們的分工和分類系統,
    她發現,穀倉效應無所不在,除了存在於社會組織,也存在個人內心與網路,
    因此,若想破除「穀倉」,必須顛覆管理學和心理學的思維,從人類學的角度分析。

    她提出3個深受穀倉所害和5個因穀倉而獲益的真實案例──
    ◎Sony:過度分工,減弱創新力道,導致公司衰敗。
    ◎瑞銀集團:分類系統顛倒錯亂,深陷金融危機。
    ◎英格蘭銀行:經濟學家對於自己的專業過於自信,對近在眼前的危機視而不見。

    ◎紐約市政府:保持辦公室空間開放,強迫員工攜手合作,進而破除穀倉。
    ◎芝加哥警局:跳脫個人的穀倉,從科技業轉戰警界,也能學以致用。
    ◎Facebook:透過社群實驗,打破階級和團隊的界線,不求效率,反而更有創意。
    ◎克里夫蘭臨床醫學中心:顛覆傳統的醫療分類系統,成為醫界的榜樣。
    ◎藍山對沖基金:靈活運用策略,從受到穀倉所害的銀行中獲利。

    最後,她認為,不必研究人類學,只要學會六大原則,也能像個人類學家,
    讓你具備兼具內外的眼光,避免風險,掌握良機。

    本書橫跨政府、企業、科技、醫界、警界、金融等各領域,說明穀倉效應無所不在,
    但是,只要懂得運用人類學家的視角看世界,
    你就能駕馭穀倉,避免失去競爭力,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還能不斷創新。

    【作者簡介】
    吉蓮.邰蒂(Gillian Tett )

    美國《金融時報》執行主編暨專欄作家,在這家全球首屈一指的金融商業媒體表現出色,2014年獲選英國新聞獎的年度最佳專欄作家,先前則獲選年度最佳記者(2009年)、年度最佳商業記者(2008年),還有溫考特獎的年度最佳金融記者(2007年),並在2011年獲得英國國家學術院院長獎章。著有《新泡沫經濟》與《瘋狂的金錢》,現居紐約。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分享書書評

    分享書書評列表(2)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652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