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华北某省P县西河村为案例,关注社会团结的命题:村庄共同体为何日渐衰败?村庄的公共生活在工业化之后为何衰减?这种村庄共同体的变迁与村庄工业化的关系如何?是否能在村庄工业化过程中形成新型的社会团结?本书通过对西河村在乡村工业兴衰过程中村庄公共利益分配、社会秩序与村庄文化规制变化的研究,试图解释村庄共同体在本土产生的乡村工业影响下所发生的变迁,并以此为基础讨论村庄建设的基础与可能性。
本书以“消费主义”为核心概念,探讨百货公司在近代中国的意义,特别思考这种资本主义的企业组织如何借由创造全新的消费经验,传播现代消费主义。五光十色的百货公司不仅是现代物质文明的展示橱窗,也是我们理解城市文化的一把钥匙。如果说,近代上海的传奇建立在以消费主义为基础的人、物关系上,而百货公司正是人、物互动...
上海人民出版社建军90周年献礼书“解放战争”系列之一。此为《决战:中原西南解放战争1945~1951》,作者为著名军史专家、《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作者刘统。用流畅的笔触讲述了中原野战军,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刘邓大军,根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从配合重庆谈判的上党战役、黄河归故斗争、坚持中原、突围中...
上海人民出版社建军90周年献礼书“解放战争”系列之一。此为《决战:华东解放战争1945~1949》,作者为著名军史专家、《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作者刘统。讲述了华东野战军通过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创新改造俘虏兵化敌为我、充分发挥群众支援战争的优势,以及通过情报、渗透、策反等工作,在华...
上海人民出版社建军90周年献礼书“解放战争”系列之一。此为《决战:东北解放战争1945~1948》,作者为著名军史专家、《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作者刘统。1945~1948年的东北战场风云变幻。从日本投降,捷足先登进沈阳、十万大军闯关东企图“霸占”东北,接着“风云突变”,接收碰壁,山海关、锦...
在民国外交史上,“英美派”外交官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本书将“英美派”外交官置于1931~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全局视野里,考察这个群体产生的内外环境,探讨“英美派”外交官与国民政府美援外交的关系,及其在国民政府美援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揭示“英美派”外交官主要代表人物之间及其与国民党高层政治之...
盧卡奇是匈牙利現代著名思想家,20世紀有廣泛影響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理論家。本書是作者數十年廣泛收集盧卡奇原始文本及其有關材料,深入細緻研究的成果。作者依據大量第一手文獻,通過盧卡奇走向馬克思的艱難曲折複雜的沉浮歷程,全面研究了盧卡奇-系列著名代表作,客觀描述了盧卡奇的思想變化過程,及其一直到最後都...
本书通过对明清云南省志的全面解析,就明清云南民族认知演进和国家西南边疆治理进行深入研究。明清时期国家政权对云南民族的认知经历了由收集民族外貌服饰、生产生活方式等表征信息,到关注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和国家民族双向认同的发展过程,认知模式也由明代以汉人移民区为核心向外拓展的墨渍浸染式,逐步转变为清代以已知民...
本书分为民事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诉讼法律制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四编,共十四章,包括民法通则、婚姻法、继承法、合同法等。
本书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了发达国家是如何真正变富的,考察了发展中国家所承受的来自发达国家的巨大压力。本书是韩裔英国教授张夏准博士的代表作,论据充分,资料翔实,对于中国改革30年后思考发展战略有重要参考价值。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实际上处于一个十分微妙的关系,发展中...
本书借鉴媒介学的观念与思路,探讨媒介是如何嵌入人们的社会生活,进而引发社会、生活的有机转变的。同时,该书另辟蹊径,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媒介,如牌坊、道路、祠堂、礼物、瓷器、扇子、家庭、墓葬石刻、门户、桥梁、茶叶、生肖、书信、长江等,着重剖析这些媒介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流变中如何勾连起人们的社会关系,维系着...
把儿童视为拥有权利的主体并从人权的角度加以保护,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本书纳入了儿童权利保护领域的新内容,比如,对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具体而深入的阐释、从权利视角解决儿童问题以及对儿童群体权利的强调,充实了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的内容,特别是从《儿童权利公约》的视角对困境儿童特...
“妖怪学”是日本佛教哲学家井上圆了于19世纪末开创的一门学问。本书选取“天狗”这个中日两国为人孰知的且具有代表性的妖怪作为典型案例,通过史料分析,立体地还原“妖怪”与“天狗”的本来面貌,以历史发展的眼光,动态地把握它们的嬗变过程,从思想史的角度,剖析社会思想文化变迁对它们带来的影响,通过跨文化比较,...
本书以华北某省P县西河村为案例,关注社会团结的命题:村庄共同体为何日渐衰败?村庄的公共生活在工业化之后为何衰减?这种村庄共同体的变迁与村庄工业化的关系如何?是否能在村庄工业化过程中形成新型的社会团结?本书通过对西河村在乡村工业兴衰过程中村庄公共利益分配、社会秩序与村庄文化规制变化的研究,试图解释村庄共同体在本土产生的乡村工业影响下所发生的变迁,并以此为基础讨论村庄建设的基础与可能性。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